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又稱春尺蛾、沙棗尺蠖、楊尺蠖,屬鱗翅目、尺蛾科,是一種發生期早、食性雜、食量大、發育快、暴食暴發性強、危害嚴重的林業食葉害蟲,也是近年來濮陽地區重點監測的林業有害生物,能危害蘋果、梨、棗、杏、核桃、葡萄、楊、柳、榆、槐、桑、沙棗等多種林果樹木。國內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河南、山東、河北、青海、四川等省,濮陽地區主要分布在台前、范縣、南樂等縣區,低齡幼蟲取食幼芽和花蕾,嚴重影響寄主正常生長,大齡幼蟲取食葉片,食量大,常常暴食成災,短期內將樹葉吃光,導致枝梢乾枯、樹勢衰弱。

1 識別特徵

雌成蟲(圖1)體長7~9毫米,無翅,淡黃、灰黑或灰褐色(寄主不同體色也不同),觸角絲狀,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刺尖端圓鈍,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雄成蟲(圖2)體長10~15毫米,翅展28~37毫米,觸角羽狀,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條褐色波狀橫紋,中間1條常不明顯。卵(圖3)長圓或橢圓形,長0.8~l.0毫米,有光澤,殼上有整齊刻紋,初產時灰白,後深紫色,孵化前變為黑紫或藍紫色。大齡幼蟲體長22~24毫米,灰褐或棕褐色,腹部第二節兩側各有1瘤狀突起,腹線白色,氣門線淡黃色。蛹體長12~20毫米,灰黃褐色或棕褐色,臀棘刺狀,末端分叉,雌蛹有翅的痕迹。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圖1 春尺蠖(雌成蟲)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圖2 春尺蠖(雄成蟲)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圖3 春尺蠖(卵)

2 發生規律

春尺蠖在濮陽地區1年發生1代,以蛹在樹榦基部周圍土壤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中旬當地表下3~10厘米處地溫在0℃左右時成蟲開始羽化出土,羽化高峰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有些年份(如2016年),冬季氣溫較高,翌年2月初就有成蟲羽化。成蟲多在下午或夜間羽化出土,雄成蟲有趨光性,白天多潛伏於樹榦縫隙及枝杈處,夜間交尾。卵始見期在2月下旬,產卵盛期在3月上中旬,卵多產於樹榦1.5米以下的樹皮縫隙、枯枝、枝杈斷裂等處,十餘粒至數十粒聚產成塊狀或條狀。每雌蟲產卵量約100粒,卵期15~30天。3月中下旬幼蟲孵化,4月上中旬幼蟲進入2~3齡高峰期。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活動能力弱,取食幼芽及花蕾(圖4),較大時取食葉片,3齡以上幼蟲危害最為嚴重(圖5)[吉山花瑤],4月中旬進入暴食期,4~5齡幼蟲耐飢餓能力強,可吐絲借風飄移傳播到附近林木危害,受驚擾後吐絲下墜,旋又收絲攀附上樹。4月下旬幼蟲開始老熟入土,在樹冠下土壤中分泌黏液硬化土壤做土室化蛹,入土深度以16~30厘米處為多,約佔65%,最深達60厘米,分布於樹榦周圍,低洼處較多。5月上旬進入化蛹高峰期。蛹期9個多月。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圖4 春尺蠖(低齡幼蟲)

春尺蠖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圖5 春尺蠖(大齡幼蟲)

3 暴發原因

3.1 蛹羽化速度快

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促使蛹大量羽化為成蟲。當地表下3~10厘米處地溫在0℃左右時,春尺蠖越冬蛹開始出土羽化,遇到春季氣溫回升快的年份,10天時間出土羽化量就可超過70%。

3.2 卵孵化率高

生物學特性決定了暴發可能性。春尺蠖具有多食性、暴食性、吐絲下垂、繁殖成活率高的特點。正常年份成蟲羽化1周後就交配產卵,一隻雌成蟲可產卵100粒左右,在適宜溫度條件下,15~30天即可孵化出幼蟲且成活率較高。

3.3 寄主樹種增加

近幾年來,隨著林業生態工程項目及各項林業政策的實施,春尺蠖寄主樹種如蘋果、梨、核桃、楊樹等種植面積大量增加,給春尺蠖的存活、發生、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3.4 防治時機不準

春尺蠖1年發生1代,發生時間早、時間短,初孵幼蟲孵化集中蟲體小,低齡幼蟲危害幼芽、花蕾,食量小,不易被發現,一旦上樹分散到樹冠上部,就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機,樹高林密,防治困難。

4 綠色防控技術

4.1 翻土法

一是土壤上凍前,在距樹榦1~1.5米範圍內,對樹盤周圍土壤深翻30~40厘米深,利用冬季低溫凍死越冬蛹;二是早春化凍後結合施肥、鬆土鋤草等管理措施,挖出蟲蛹餵食家禽,減少蟲源。

4.2 誘殺法

2月上旬至3月上旬成蟲發生期,一是利用雄成蟲的趨光性(雌成蟲無翅),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燈懸掛高度1~3米,每隔200米掛一盞,每天從19:00至次日6:00開燈誘殺;二是性誘法,每畝掛一個性誘捕器,誘殺雄成蟲,性誘芯一般15天更換一次;三是將水10份+糖6份+醋3份+90%敵百蟲晶體0.1份混合配成糖醋液放入林中誘殺雄成蟲,每畝放2~3盆;通過誘殺雄成蟲,減少雌雄交配幾率,以降低蟲口基數。

4.3 阻隔法

2月上旬在樹榦上1~1.5米處纏綁粘蟲膠帶,系成上緊下松喇叭狀,把雌成蟲及孵化的幼蟲阻隔在樹榦下部,以利殺滅。

4.4 除卵法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尺蠖產卵後孵化前,用小刀或鑷子等工具,挖除樹皮縫隙、枯枝、枝杈斷裂等處的卵塊,並集中燒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5 震落法

幼蟲發生期,利用幼蟲受驚吐絲下垂的習性,用力搖動樹木(幼樹),振落幼蟲再集中殺死。

4.6 藥劑法

一是飛機防治,主要藥劑採用3.6%煙鹼苦參鹼微膠囊懸浮劑+1%阿維菌素微囊懸浮劑,每畝用藥50克,並加入沉降劑食鹽和潤濕劑尿素各10克,噴洒量每畝不少於300克。二是地面噴葯,對發生面積較小、樹木比較分散以及飛機不便作業地點,在幼蟲孵化後至3齡前,對樹榦和樹冠中下部,用25%滅幼脲Ⅲ號膠懸劑1 5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4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大馬牙棗早實豐產栽培技術
山核桃優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