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楊致儉:傳承要注重傳統,傳播要符合當代

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楊致儉:傳承要注重傳統,傳播要符合當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致儉更忙了。除了為即將到來的「非遺日」作演出準備外,他著手編寫的《中國古琴傳統斫制藝術》《古琴五行譜教學法》等著作正在籌措出版事宜。同時,每周還忙於錄製音頻,利用喜馬拉雅FM平台,向聽眾講述經典古琴名曲。「我是這個時代的古琴演奏家、製作家,必須先傳承最原汁原味的傳統古琴,然後再用最當代和有效的手段去推廣和傳播。」

古琴演奏家

古琴面圓底平,象徵天圓地方。琴長3尺6寸6,象徵一年有366天。古琴上有13個用貝殼做的圓點,名「徽」,即音階,它代表一年中有12個月以及一個閏月。2003年,繼崑曲之後,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受家庭影響,楊致儉自小與古琴結緣,師從古琴泰斗「南龔北李」學習廣陵派、虞山派經典曲目和古琴製作技藝。同時,他也曾師從「江南簫王」戴樹紅,潛心鑽研琴簫演奏藝術。他說:「古琴是中國古代文人的音樂語言,古人彈奏古琴,是在與自然、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琴棋書畫,以琴居首。在各個歷史時期,古琴的形制各有差異。楊致儉尤其偏好盛唐之琴。一般來說,古琴的器形為「唐圓宋扁」。即唐代古琴造型肥厚,體腔寬大,如伏羲式。但在工藝上,唐琴通常對底板進行了倒角,使得最終在古琴的「肩」和「項」的部位,產生一種「渾圓」。「本該很厚重的琴體,最終顯露出了一種線條感和一種巧勁」。他也欣賞宋代的仲尼式古琴,「看上去比較拙,但很中庸、耐看」;以及明代的蕉葉式古琴,「琴身像芭蕉的葉子,兩側呈波浪狀,連綿起伏不絕,而且通常還有葉脈、葉柄,很寫意。這與知識分子參與古琴演奏,從山水、自然中尋找情趣有關」。

遺憾的是,清代以後,受環境影響,古琴製作工藝逐漸沒落,再也不復當年的盛況。「古琴藝術的傳承不僅表現在琴派、琴史、琴人、琴譜、琴曲等演奏藝術上,還表現在古琴製作上。」從同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楊致儉一門心思投入到了古琴的製作中,在他看來,身為熟悉琴、了解琴的古琴演奏家,「做琴」也是分內事,「選擇建築領域,我可能就是芸芸眾生的一員。但我自小受傳統文化浸潤,喜好琴棋書畫,選擇古琴這條路,既理所當然,更無怨無悔」。

古琴配件展示

古琴製作家

唐代的古琴在製作技藝上已經完全成熟了。在楊致儉看來,「古琴製作」的老師有三:老師、典籍與「不會言語」的歷代傳世古琴。「老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看得越多,對古人的敬畏越多。」為了再現唐朝時的技藝,近年來,他多次去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尋訪歷代古琴,「用古人的智慧,去指導當代的古琴製作藝術」。

古琴傳統製作技藝極其複雜,根據木胚、髹漆、裝配等工藝流程,概括分為十幾道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若干的詳細方法,總體近百道工。製作一把古琴,通常要歷時2至5年。歷代古琴製作首重選擇良材,面板宜選天然乾燥的桐木或幾百年的杉木,底板選用堅硬的梓木,均須紋理順直、硬度適中,且無疤節和蟲蛀。「所謂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聲。」不過,即便是用同樣材料、工藝製作的古琴,也不會完全一模一樣,「天然材料的質地、紋理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每張古琴的音色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大自然賦予古琴製作者的驚喜」。

上師大音樂學院的學生們饒有興趣地了解古琴的製作工藝以及科學量化的檢驗過程。

「以前古書上說,面板要厚一點,不能太薄,那到底厚到什麼程度?底板要厚一點,否則發音不夠清亮,厚到什麼程度?這些都沒有數據。」在楊致儉看來,古琴斫制技藝是音響學、美學、物理學的統一。幾年前,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古琴製作領域的數字化研究機構,構建了古琴外觀造型和腹腔結構的數字化信息庫,「要用科學的、量化的方法去看待古琴製作上的許多問題」。此外,他還與恩師李祥霆合作,研發「醉琴齋」絲弦,恢復了一度失傳的中國傳統蠶絲琴弦製作工藝。

古琴文化傳播者

在喜馬拉雅FM平台上,楊致儉還是一位「主播」,他的《楊先生講古琴》系列瀏覽量已超過30萬次。一周講解一首古琴曲,既談古琴演奏的音樂技巧,也說人文背景,還留出一段時間推薦經典的古琴演奏版本。每段音頻時長近20分鐘,《高山流水》《神人暢》《鳳求凰》一一在列。「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古琴文化的傳播者,嫁接新的傳播方式後,能引起年輕人的興趣。」他也嘗試讓古琴與鋼琴「對話」,更創新性地挖掘古琴文化的意涵。

2005年,楊致儉創立「天下古琴」傳習中心,借王維《竹里館》的詩句取名「幽篁里」。這棟坐落在淮海中路的三層洋樓,展示了多款伏羲式、仲尼式、蕉葉式古琴,成為聽眾聽琴音、賞琴曲的去處。去年11月,他的「古琴大師創新工作室」在浦東新區唐鎮正式對外開放,完整重現了複雜的古琴斫制工藝,包含槽腹結構、木胚裝配、裱布、灰胎等多道工序。此外,他也計劃在音頻平台上開設「微課堂」,深入淺出地講述古琴歷史與製造技藝。

「琴如其人,所謂琴道,就是通過琴去了解外物。」楊致儉說,身為藝術家,他將在古琴文化的推廣上持之以恆,「最終,量變會產生質變,至少,現在古琴已經不瀕危了,古琴的愛好者已經不寂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都什麼年代了,你為何還要來上海購物?這些案例告訴你……
印度一部長奇葩言論稱互聯網是幾千年前古印度人發明的,連印度網民也看不下去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