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物」在地理中的那些事兒之植被篇

「生物」在地理中的那些事兒之植被篇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又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氣候和地貌是決定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兩個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則是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兩面「鏡子」。作為生物最主要的一部分植物,又可以作為反應自然地理環境的兩面鏡子其中的之一。而植被又是近幾年高考題中的高頻點,這裡小蹊就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地理中的生物植被。

1

生物與其它要素之間的關係

作為自然地理環境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它可以改變大氣成分,改造大氣圈,可以制約陸地水的化學成分,改狀況陸地水分狀況,可以改造岩石圈,促進土壤形成,可以改變地球面貌,形成新的自然地理環境。

01

生物與氣候

赤道附近為雨林,向兩極地區基本上依次為草原、荒漠、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地區為針葉林、苔原等。需要注意的是:苔原氣候與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區分是以最熱月10℃上下來區分的,10℃應為這兩種氣候的分界線。而在地理學界定義的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線,也相當於針葉林的上界。

而植被茂密的森林地帶,周圍圍的氣候相對濕潤,氣溫相較周邊區域低;我國西北內陸區植被稀少,加劇了乾旱程度。

02

生物與土壤

植被的生長對土地壤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大多數耕作業需要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帶;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的紅壤適合茶樹生長;枸杞、沙棘等適合在鹼性土壤生長等;

植被在土地壤的形成過程中也起主導作用,由枯枝落葉經土地壤微生物形成的腐殖質會形成土壤中的有機質,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少也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標誌。

03

生物與地形地貌

陰坡與陽坡的植被不同,一般喜陽的在陽坡,喜冷的太多在陰坡,比如冷杉在陰坡,而馬尾松則在陽坡。坡度平緩的可以發展種植業,而坡度大的只能是林業或牧業。

植被對地貌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一具有保持土地、減少侵蝕的作用,可保護原始的地表形態;二通過植被的風化作用,可以加劇岩石的風化,改變地貌形態。

不同類型的植被對水土的保持作用也不同,比如天然林與人工林之間,人工林的水土保持作用較差一些,高大稀疏的喬木與低矮的密集的草木植物之間,後者的水土保持效果較好。

海拔相同的兩個區域

坡緩且面積較大的地方,生物生存空間廣;坡陡且面積較小的地方生物生存空間小;從山麓到山頂相對高度相同的區域生物生存空間逐漸變小。

04

理想模式下的位於赤道處某山脈植被帶的垂直地域分布

山麓處的自然植被與該山地所在的區域的典型植被一致。

除此之外植物與水文之間的關係可以簡單表述為:可以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等。

2

生物演替

演替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種侵入,另一些物種消失。群落組成和環境向一定方向產生有順序的發展變化,稱為演替。它的標誌就是群落在物種組成上發生了變化。個人認為演替的前提應該是地理環境的變化,本質是某些生物在該變化後的環境中競爭優勢大而導致的。生物群落之間通過種內或種間競爭,優勢物種定居並繁殖後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根據植物群落演替的起始條件即裸地類型可將植物群落演替分為原(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

在從未有過生物生長或雖有過生物生長但已被徹底消滅了的原生裸地上發生的生物演替,稱為原生演替。也有稱之為裸岩上的演替,演替過程經歷時間長,速度緩慢。一般由裸岩→地衣→苔蘚→草本→灌木→喬木(森林)的演替過程(旱生演替)。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一些種群取代另一些種群是優勢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比如形成森林之後,只是喬木佔據了優勢,但森林中各類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一般的棄耕農田

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過度砍伐森林、農田棄耕等)因素的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時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先鋒植物一般為蒲公英。

簡單的說,原生演替就是從沒有生命體的一片空地上植被類群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體的空地上進行的植被演替。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

內部因素,也是根本原因。如種內關係、種間關係;

外部因素,也是引發群落演替的重要條件。比如洪水、洪水、乾旱、火山噴發、火災、建造水庫、過度砍伐森林等。

3

生物多樣性

在分析生物多樣性的時候,可參考如下思路:

影響植物多樣性的因素

當水熱條件差,植物分布稀疏,種間競爭減弱甚至消除,適宜該水熱條件的植物數量就是該地的植物多樣性數量。因為水熱條件越差,適宜的植物數量越少,水熱條件與生物多樣性正相關,所以一般認為水熱條件越好,生物多樣性越高,其實這種說法有偏頗。從種群角度看,每個物種都試圖佔據更多的生存空間,排斥其他物種,為提高繁殖率,要求生物多樣性儘可能降低。所以水熱條件好,只是意味著更多的生物可以生存,但能通過種間競爭獲得優勢的只能是少數。水熱條件與生物多樣性不存在絕對的正相關關係。

比如在2017年全國卷裡面所遇到的山地苔原帶就是在山地苔原帶下部,種間競爭強,植物多樣性較低,隨著海拔升高,環境壓力變大,種間競爭減弱,植物多樣性升高,而在更高海拔區域,適宜生存的植物種類減少,植物多樣性減少。原題可點擊蹊心論卷 | 2017全國1卷綜合題解題思路

圖片來自網路

資料參考自網路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將地理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蹊 的精彩文章:

這些地理名詞你分得清么?
羅訥河的洪水與拆壩

TAG:地理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