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鬆弛」才一個人的最佳狀態

「鬆弛」才一個人的最佳狀態




 

 

文 | 國館 · 主播 | 薇安







  • 你是個經常焦慮的人嗎?





  • 你會用什麼方式緩解焦慮?





  • 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在時常陷入焦慮?







前幾天,去深圳參加一個學姐的追悼會。

 


心情很沉重,怎麼想也想不到,她會跳樓,才34歲。


 


她一直都特別優秀,華中科技大學本碩連讀,28歲跟學霸學長結婚,30歲有了可愛的女兒,全憑兩夫妻自己的力量,在杭州、深圳都買了房。


 

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情,都有了完美的答卷。可是她焦慮。她本來在上海工作,但沒辦法落戶。可女兒一年後就要上小學,她就辭職,準備到深圳來。她在深圳有學區房。


 


空檔期不到三個月,她拿下了國際註冊會計師證,號稱最難考的證她一次性通過。但她找不到比上海那份年薪百萬的工作更好的,她心裡有落差,她還是很焦慮。


 


她給自己加了太多緊箍咒,終於走進了死胡同。




從高樓縱身一躍,和這個世界永別了,留下了幼小的女兒,年邁的父母。


 


她走後,手機一直都響個不停,好多公司都打電話通知她去上班,好幾家世界500強企業還發來高薪offer。


 


但人沒了,後面的一切都沒了。


 


「剛者易折,柔者長存。」這麼一個女強人,死於焦慮,唉。









早先認識一個時尚雜誌編輯,做到總監了,每天事情特別多,她又完美主義,事事抓得緊,效益不好就嚷嚷:老娘辭職好了!那就不用像老媽子一樣策劃選題,像孫子一樣邀稿,又想債主一樣去催稿。


 


五年前,新媒體浪潮剛掀起,她開個公眾號,也寫了好些10萬+之後,果斷辭職,做起自由媒體人。


 


以為焦慮都是雜誌社帶來的,沒了工作的枷鎖,不用帶著鐐銬跳舞,可以在自媒體上放飛自我。


 


結果,沒一年,更焦慮了。


 


沒有固定收入,沒法天天寫10萬+,自媒體沒法變現。


 


每天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太自由了,也很空虛。


 


認為是工作給自己焦慮的人,辭掉工作依然焦慮。


 


很多女人活得緊張,不是日子不好,而是內心太焦慮。


 


沒有一個鬆弛的心態,即使什麼都如願以償,照樣焦慮。










有個95後同事轉了篇控訴文到微信群,說是學霸師姐分手寫的。


 


點開一看,完全是潑婦罵街,不像同事說的,是一個年年拿國獎,還保研到美國的知性師姐。


 


通篇渣男前渣男短,前男友其實沒劈腿、沒暴力、沒啥渣的行為。師姐眼中的渣,就是前男友在她想結婚時跟她分手。


 


她在控訴信最後寫到:





我想不明白,為什麼渣男你要在我二十六七歲想成家時,跟我談分手?我想不明白,考大學、拿第一、爭保研、找工作,每一步都如願以償,偏偏感情,認認真真,最後渣男卻讓我不圓滿?


 


還是太年輕,才會認為只要努力,世界就應該在她掌控之中。


 


人生的常態,就是失控。明白這一點,你就會理解:很多事情不可控,外界不可控,別人不可控,結果不可控。


 


人生各個階段,縱使用盡全力,你都有可能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用心去戀愛,也難保到了30歲,同齡人都結婚,只有你落單。


 


努力經營一個家,可能沒有別人在朋友圈秀的那麼美滿。


 


你在攢首付時,不如你的閨蜜住上別墅、開奧迪。


 


人渣前男友娶了比你年輕的白富美,瞬間成了人生贏家。


 


比你小很多的00後親戚突然就年薪百萬。


 


你五年沒有加薪,很可能未來就這樣了。


 


老公可能永遠不會出人頭地,子女可能永遠考不上985、211。


 


……


 


樣樣焦慮,樣樣跟命運死磕,有多心累?抓得太緊,更容易失去。


 


內心鬆弛的女人很清醒,她們知道:一、自己是誰;二、行動上努力上進足矣,思想上的焦慮最多余;三、不被別人的評價體系、成功帶著走。










內心鬆弛的女人長什麼樣?說一個大家都認識的,袁泉。


 


很多人記得袁泉,是因為2017年《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那是40歲的袁泉。


 


袁泉出道很早,22歲就拍電影,就先後拿了金雞獎、花獎最佳女配角。


 


轉型拍電視劇,《小魚兒與花無缺》里那個敢愛敢恨、情深義重的蘇櫻也深入人心。


 


接下來那十年,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一個女演員最黃金的十年,她卻很少出現在熒屏上。


 


跟她同期出道的女演員,范冰冰變身范爺,開公司,走紅毯,走上國際。比她晚紅的流量小花,楊冪、趙麗穎、鄭爽、Anglebaby、迪麗熱巴,一個一個冒出來。


 


她一點也不眼紅,也不擔心過氣,這十年潛心拍話劇,打磨演技。


 


很多人說:「袁泉那麼好的演技,可惜了。」




可惜什麼?無非是放到大熒幕上,早就可以大紅大紫,她卻選擇了小眾的話劇舞台。


 


科班出身的袁泉卻不是這麼看,話劇最能錘鍊演技和演員的應變能力。在得流量者得天下的娛樂圈,袁泉守住初心,就要當一個好演員,不是好明星。


 


時間用在哪裡,哪裡就會回應。




2013年,36歲的袁泉和老舍、曹禺等入選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同時坐擁金獅獎和最高榮譽梅花獎,成了話劇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接下來幾年,厚積薄發,一發即中。




2014年拍韓寒的《後會無期》,2016年參演《羅曼蒂克消亡史》,2017年出演《我的前半生》,最近參與《朗讀者2》,每一次出現,都讓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網友驚呼:袁泉身上有一種罕見的高級美。


 


罕見、高級,是因為她有鬆弛的內心,別的演員為了片酬,什麼戲流量好就拍什麼;別的明星為了曝光度,什麼潮流來了就趕緊蹭。


 


袁泉她不,「如果不是我認同的價值觀,我寧可不演。」「跟表演無關的私人話題,我拒絕回答。」


 


知道自己就是個演員,所以好戲來了就接著,沒戲拍就練著。一張一弛,不著急,不貪心,不跟風,坐等水到渠成,高級女人之道。










不只袁泉,也不只名女人,普通人也可以活得很鬆弛。人群中,內心鬆弛的女人,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她們的生活姿態鬆弛,帶給人的氣場自然不一樣。




(1)放過自己,更容易開心。




作家李筱懿說她去埃及旅遊時遇上一個室友。室友婚姻亮了紅燈,出來散心的,沒想到旅行社說好的單人房,變成了雙人房。


 


人到中年的女人,誰攤上這種事情,沒點怨氣?倒霉跟前,還要跟人拼房,誰不是氣不打一處來?


 


吐槽拼房這個事兒,室友卻說:「願意一個人到埃及旅行的中國女人並不多,有這麼個共同點,和陌生人同睡一間房也變得沒那麼不能忍。」


 


聊開了,李筱懿問室友婚姻受挫時有沒有不甘心,室友的回答讓她一直忘不了:





都說人與命運死磕是以卵擊石,現實像塊冰冷的石頭,我們像個不自量力的蛋,死命撞上去,石頭好好的,蛋碎了一地。可是,幹嘛不把自己煮熟了再碰?最多撞出幾道裂痕,明白此路不通,但不會有玉石俱焚的慘烈。


 


成熟的蛋,成熟的女人,看得多通透。


 


就像李筱懿說的,這樣的女人沒有「一定」要怎樣,從而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沒有「堅決」不接納,從而給了自己更多的遊刃有餘。


 


她們內心鬆弛,其實是和自己和解,不是自暴自棄,而是坦然處之。





 


(2)內心鬆弛,更容易年輕。


 


年輕不只是心態年輕,也是肉眼可見的年輕。


 


內心鬆弛的人,睡眠會特別好。


 


錢穆在《緊張與鬆弛》里提到:





心的集中,你須用一些力量來控制。那些控制力薄了,心便散漫,全不控制,心便集中不起。當你想睡眠時,你必試著使你對心的控制解放,讓心散了,對外全不注意,便易入睡。




當你睡後初醒,你必試著使你對心的控制加強,你只要一加控制,你心便興奮集中起來,便成覺醒狀態。


 


內心鬆弛,睡得好,身體好,皮膚好,自然容易年輕。


 






(3)不過於緊繃,生活才有驚喜。




我閨蜜簫旻什麼都特別好,長相、性格、學識、情趣、家境都是白富美級別。可27歲以前,一場戀愛都沒談。


 


不是不想談,是她從小就有個執念:一輩子只談一次戀愛,27歲跟那個人結婚。


 


遇上有才華的男人,嫌人家不實在。




遇上有錢的男人,嫌人家沒文化。




遇上居家男人,嫌人家也就是個普通人。




遇上帥哥,嫌人家心不定。




遇上一心想成家的老男人,嫌人家太著急。


 


27歲之前,他很著急,一心要找到那個360度無死角的好男人。


 


結果,自然是沒找到。


 


27歲生日一過,她就打算單身一輩子了,遇上男生都把人當朋友相處。一起出去玩什麼的,自然多了,也不會神經兮兮覺得這個人哪裡毛病多,哪裡又三觀不合。


 


她反而鬆弛下來了。


 


結果,不到一年,就談了戀愛,對方也沒有多完美,但兩個人快樂得像小朋友。


 


「你越在意什麼,什麼就越折磨你。」




這是人性規律。不盯著某個目標和結果看,專註去做,放鬆心態,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是人生常態,得到了是驚喜。







(4)慢慢來,活成當初想要的自己。




工作之餘,我常去一位老先生那裡學書法。世界太快,新媒體瞬息萬變,需要從書法那裡找一點傳統的、慢的節奏。


 


在先生的書法班裡,遇上的那幫同學,該是我周圍活得最鬆弛的一群人。


 


他們最大六十來歲,最小的大學還沒畢業,最遠的願意每月從江蘇坐飛機來上課,最近的應該就是我這種半個鐘來回的。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他們沒有去追網紅店,沒有去刷抖音,沒有去學一些短平快看似逼格更高的事情,周末就這麼慢慢坐下來,寫上一整天。


 


書法,一件掙不了大錢又成效慢的事情,值得他們跨省來學,十幾個鐘不停地寫,十年如一日地寫。




職業各異的一群人,為了內心那一方慢悠悠的田園。


 


後來,聽到他們進了中書協,拿了中國書法最高榮譽蘭亭獎,辭職開了書法培訓班……




終於,守得寧靜,過上玩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有人掏錢埋單的生活,真棒!







世事殘酷而無奈。越是這樣,我們就更需要有鬆弛的內心。


 


也許就是林徽因那句: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這就是內心鬆弛的魅力吧。







明星陪你讀書


 




「每周明星大咖解讀一本好書」




免費開放

,感謝你我的相遇



視頻解讀

,讓閱讀不孤單


100位明星陪你讀書

,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



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快樂的人,都有溫潤的趣味》正火熱銷售中。本文原標題《優秀的女人都很鬆弛》,十點讀書會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薇安Vian,來自江蘇南京。讓我用溫暖的聲音,陪你入睡。微信公眾號:憶闌珊(ID:yls163com) 荔枝FM:Vian_薇安(ID:FM89029254)。



實習編輯:陳豌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註:

十點讀書會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好朋友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做對這一點,輕鬆培養高情商孩子
比情商更重要的是財商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