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前幾天,患者張先生晨起漱口時發現口角歪向一邊、口角漏水,自訴發病前無明顯吹風受涼及感冒病史,詳細詢問後得知在發病的前一天吃了羊肉並喝了酒。原來這是因進食了「發物」而引起了面癱

平常,也會經常聽到患者詢問:「是不是現在不能吃羊肉、狗肉了?這些都是發物,是不是會加重病情?」

但「發物」這一詞,無論是在中國傳統醫學或是現代科學中都沒有這個說法。那麼這傳說中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呢?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網路圖,僅供參考)


什麼是「發物」?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王志明醫師認為,「發物」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含義:

廣義的「發物」是指在能誘發人們出現某些不適癥狀或疾病,或者引起原有病情加重或影響其康復的食物

而狹義的「發物」是指可以引起類似於現代醫學的「超敏反應性疾病」的食物,即通常所說的引起人們過敏的食物,如能引起部分人皮膚瘙癢甚至腫脹的芒果等。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網路圖,僅供參考)


如何避免食用「發物」?

市面上的食物那麼多,我們又怎樣能避開這所謂的「發物」呢?

1.每個人對應的「發物」不一樣,因人而異。

首先,大家必須明確一點,每個人對應的「發物」是不一樣的,即中醫所謂的因人而異。

例如:體質屬陽虛的人,常表現為怕冷,四肢冰涼,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稀、不成形,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等,那麼西瓜、梨、柿子、鴨、鵝等發冷積的寒涼之品是萬萬不能多吃的。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網路圖,僅供參考)

而體質屬陰虛的人,通常表現為自覺身體發熱、心煩、口渴、夜間出汗、失眠、面部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等,那麼這一類人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食品是慎食的。

2.「發物」應該因病而異。

譬如患有子宮肌瘤、乳腺癌等婦科疾患的患者,應對蜂蜜、蜂王漿等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忌口;胃潰瘍、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應對油炸、酒類、高脂肪等食品忌口,並避免暴飲暴食。

3.「發物」需與日常所服用的食物相應。

人參與蘿蔔、米湯與牛奶、紅薯與雞蛋等要分開使用等。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網路圖,僅供參考)


「發物」的分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常見的食物,按照發物的性能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為熱性之物,如辣椒、花椒、胡椒、蔥、姜、蒜、茴香、羊肉、狗肉、羊肉等。

二為寒性之物,如綠豆、海帶、西瓜、橙子、芒果、火龍果、冬瓜、黃瓜、白蘿蔔、白菜、菠菜等各種生冷之品。

三為助濕之物,如酒、螃蟹、蝦、榴槤、肥肉、甜食、油煎炸食品等。

四為易滯氣之物,如甘薯、芋頭、蠶豆、栗子等。

總之,「發物」應當注意因人因病而異,並且避免食物相剋,切記不能盲目跟風的食用食物。

(編輯Lisa)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王志明醫師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推薦閱讀

醫生解讀:「發物」究竟是什麼?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

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一直坐在第一排,孩子就是矮小症?


你家的孩子是矮小症嗎?快點擊「了解更多」,報名參與【關愛矮小,青春童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家長必看!糾正孩子弱視,早期治療應該這麼做
養白鴿惹禍!六旬老人顱內感染真菌,癥狀似感冒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