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BA總決賽的結果,也許掌握在科比的手中

NBA總決賽的結果,也許掌握在科比的手中

為了祖國體育事業,快關注我們吧

今年的NBA季後賽值得歷史銘記:39年來東西部決賽首次同時出現「搶七」,兩支球隊連續四年會師總決賽前無古人……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影響著今年NBA的走勢

說白了,這股力量是一口口「毒奶」,製造商是科比·布萊恩特——

自從科比今年季後賽與ESPN合作發布了一部名為《Detail(細節)》的戰術分析類電視節目之後,「科比的詛咒」成為了整個NBA最捉摸不定的神秘力量。

1

我們先來看看這一連串事實,球迷們自然會了解,「科比的詛咒」有多麼可怕。

《Detail》

第1期,科比分析自己和丹佛掘金的季後賽對戰,恰逢季後賽開始。

第2期,科比分析德羅贊在季後賽的進攻戰術,猛龍隨即0:4被騎士淘汰,德羅贊的表現慘不忍睹。

第3期,科比分析米切爾的跑位和進攻選擇,恰逢米切爾挑戰哈登,隨即爵士1:4被淘汰。

第4期,科比分析霍樂迪能否幫助鵜鶘戰勝勇士,隨後鵜鶘連輸兩場,總失分達到35分。

第5期,科比分析詹姆斯的進攻選擇,恰逢騎士和凱爾特人在東部決賽相遇,騎士輸掉前兩場。

第6期,科比分析塔圖姆的進攻動作和方式,凱爾特人輸掉第3、4場東部決賽,塔圖姆手感冰冷。

第7期,科比分析庫里在防守中的站位和動作,勇士隨即輸掉西部決賽第4場,季後賽主場16連勝終結。

第8期,科比分析杰倫·布朗在進攻中的投籃選擇,凱爾特人輸掉東部決賽第6和第7場,無緣總決賽,杰倫·布朗手感冰冷……

「科比在ESPN的這個系列節目真的是季後賽詛咒嗎」,美國媒體SB Nation甚至用了這樣的標題,一本正經地討論起科比的分析和季後賽的諸多關聯。

另一家媒體《Newsweek》更是在一篇分析《Detail》的文章中提到了庫里和勇士的例子,還拋出了一個質疑,「科比的詛咒」到底會持續多長時間?

2

「科比的詛咒」或許只是一種巧合,但是這部戰術分析類的電視節目,本身卻不是玩笑。

每期節目,科比都會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分析。在分析凱爾特人「菜鳥」塔圖姆的進攻時,他就不只一次將自己「置身」與塔圖姆的比賽環境之中。

「我看了那一集分析我的視頻,而且看了不下25遍,我覺得受益匪淺。」這是塔圖姆在提到科比的《Detail》時給出的評價。

另一位新秀米切爾在談到這個節目時候,同樣不吝惜讚美之詞。

米切爾1分鐘前

我已經看過兩遍了,他彷彿在以我的角度去講解那些戰術。在真正有人去剖析那些小細節之前,你是不會理解的。他分析比賽的方式真是言之有理了。

雖然視頻「有毒」,但米切爾的這番評價,說到了最關鍵的因素——科比在這部系列片之中,不論分析的主角是他自己還是其他的球員,他都會以「我」的第一人稱分析比賽中的每一個攻防回合。

「如果是我,首先我會將自己的腳趾轉到我打算進攻突破的方向,這樣當你起步時,你就不會浪費多餘的力量……然後,當JR·史密斯在籃下封住了我的路線之後,我不會頂著他強行上籃,這樣太容易犯規了,我會考慮用一個轉身,變向到另一面跳投。」

同為13號新秀,科比和米切爾心有靈犀。

「這太瘋狂了,就彷彿科比在教你用他的思維方式打球一樣。」杰倫·布朗自己在社交網路上轉發了科比分析他的那一期《Detail》。

對於米切爾、塔圖姆和杰倫·布朗這些初入NBA的年輕人來說,有一位巨星導師能這樣一個回合、一個動作地講解攻防中的對錯,可以說相當有價值。

3

每一期節目的開始,總會出現科比說的兩句話:「這部系列片並不是為了質疑和爭論而生,這部系列片也不是為了娛樂大眾而存在。」

短短不到30分鐘的時間裡,科比在視頻的背後用聲音講述著籃球世界的真實和殘酷。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籃球就是強悍的身體、激烈的對抗、過人的天賦、穩定的投籃……但在科比的講述之中,籃球是一項有關智慧和細節的運動。你要贏得比賽,就要學會根據對手的一舉一動果斷地做出變化,專註於每一個細節。

正是這些在球迷眼中一秒就被忽略的細節,改變著球場上的局勢。而那些總是批評「科比打球太獨」的人,或許在看完這個系列片之後,多少會理解,科比在每一次選擇單打時,他依舊在考慮和觀察防守者的站位,以及每一位隊友的跑動。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部系列片能在國內網站豆瓣上擁有9.9的超高評分。

其實,科比說的又何止是籃球,同樣是生活,「記住,決心能夠幫你贏得比賽,但細節,才能幫你贏得總冠軍。」科比的智慧,絕妙至此。

4

科比巨星和「預言」的光環之下,《Detail》滲透到了千萬球迷之中。而在話題之外,技術上的革新給了美國傳統電視台更多生存空間,從流媒體平台到移動觀賽,再到與社媒之間的聯動,體育內容有著巨大的市場。

不止是科比。TNT電視台在比賽期間十分注重解說與評論環節,巴克利、肯尼·史密斯、埃米·約翰遜和奧尼爾四人作為固定的解說拍檔,會在比賽日竭盡所能讓球迷們享受比賽;加內特退役後,TNT為他開設了一個名為「KG 21Area」的脫口秀環節,為球迷們帶來賽場外的球星與聯盟故事。

在美國繁榮的電視節目之中,退役巨星們與電視節目的融合效果令人驚訝。

國內球迷眾多,球迷近些年的體育消費力也逐漸在增長,市場的變化無疑是令人欣喜的徵兆,藉助著世界盃、NBA以及中超CBA等大賽的話題,體育電視內容依然有著廣闊的空間。

不知《Detail》能否給中國電視體育人帶來一些啟示?

文/編:崔義剛

本文綜合澎湃新聞、搜狐體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教授點名 的精彩文章:

廣廈站到了懸崖邊上,但並不意味著結束
終止連敗只是開始,魔鬼賽程才是綠城的「試金石」

TAG:T教授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