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年科研工作者做科普的魅力與困惑

青年科研工作者做科普的魅力與困惑

圖片來自堆糖社區用戶 逃す

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亮點頻頻,其中,中科院物理所與「知乎」(知識社交平台)合作推出了「從腦洞到科普」知乎鹽沙龍活動。五位主講人分別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李治林(凝聚態物理博士)和程嵩(理論物理博士生)、《科學世界》雜誌編輯孫天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碩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秦子川(古脊椎動物學碩士生)以及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毛新願(航天工程博士生),他們是知乎相關話題的優秀回答者或科普領域的知友。主講人圍繞「科學研究中,有哪些真實的腦洞問題?」展開5分鐘的主題演講,內容包括「從神話到科學:始於腦洞,終於腦洞」「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說」「神話傳說中的大洪水,真的存在嗎?」「讓恐龍活起來——最起碼,不要死得過於徹底」以及「為什麼要去月球」。內容精鍊有趣,語言通俗易懂。

自由討論環節出現了「穿越回過去有物理學依據嗎?」「如果宇宙有邊界,那邊界外是什麼?」「在太空中釀啤酒會有什麼樣的特點?」等腦洞問題,這相當於將知乎的線上問答搬到會場,精彩、刺激。主講人善於使用類比、比喻等修辭方法實現科學內容的通俗化,這也是知乎上腦洞問題(自然科學類話題)的優秀答案所體現出的主要共性,比如,談及「More is Different「(源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Philip W. Anderson在1972年的一篇論文)時,程嵩借用劉慈欣科幻小說《詩云》中地外文明窮盡漢字組合以挑戰李白詩作的情節,將粒子物理的科研任務類比為「尋找宇宙中的漢字」,凝聚態物理則類比為「尋找漢字的優美組合」;談及人類探尋宇宙的空間尺度時,毛新願將宇宙比作太平洋,人類的探測在空間尺度上相當於剛剛跨越第0.1個水分子,而一滴水裡擁有10的21次方的水分子數。討論中還多次體現出主講人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嚴謹態度,比如,比較謹慎地回答超出自己研究範疇的問題,在作答時多次使用「可能」、「嘗試回答」等表述。

最後,主持人袁嘉浩(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博士生)提出自己與兩位主講人作為中科院物理所公眾號編輯正面臨的困惑。物理所公眾號已運行三年多,總關注人數超過50萬。面對公眾號文章留言中多次體現出部分公眾對科學的認知盲區,他們有時覺得做科普挺累:「值得嗎?到底會影響到多少人?」主講人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受到科普作品影響並走上科研道路的,同時提出,希望公眾有能力鑒別科普內容的質量。事實上,如果能將科普內容看作產品,公眾就是消費者,會自行選擇所需的科普產品。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參與科普,為科普產品的質量保駕護航,並努力平衡好內容的通俗性與嚴謹性;另一方面,科普工作者也對產品進行包裝甚至再創造,比如科學記者、科學編輯、科普場館工作者、科普作家、科普影視團隊等。科普產品市場的逐步凈化與規範,需要多方協作,但根本上可能依賴於公眾選擇科普良品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主要依靠科學教育協助形成。美國在科學傳播領域的發達現狀,與其完善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體系及長期施行,密不可分。

兩個小時的活動,成為科研與科普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經典案例,也讓大家感受到科研工作者作為一線科普人的親和力、幽默感以及專業性。他們在面對腦洞問題時,依靠自身的專業素養提供了一定範圍內的見解,為公眾提供了一種思考的可能,而不是一個標準的答案。有的腦洞問題及其解答,其實已經超出了科學的領域。這樣的腦洞問題不僅出現在網路問答社區,還出現在科研工作者講座的提問環節,出現在科普網路節目的問答與評論中,更出現在很多人天生充滿好奇的內心裡。對於回答者而言,他們需要的,或許是更多的理解與支持,是科普能力的培訓與提升,是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習與交流。

真心期待,科普的春天真正到來。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今年沙塵天這麼多,是因為三北防護林被砍了嗎?
「不知情、未參與、未制止」,中科院就「請道士做法」致歉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