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駐華德國軍事顧問的最終結局

二戰駐華德國軍事顧問的最終結局

1938年,德國強令駐華德國軍事顧問團回國,並威脅將不回國的人以「叛國罪」送上法庭,但仍有多位德國顧問毅然留在中國。在抗日戰爭,以及此後的歲月中,這些顧問演繹出了一個個傳奇故事。

赫茲伯格 幫助中國人戰勝瘧疾

抗戰期間,中國藥品十分緊缺,連治療瘧疾的奎寧都很罕見,有醫學博士頭銜的德國軍醫赫茲伯格在中國大後方發明了一種代替奎寧的藥品,拯救了眾多中國人的生命。

赫茲伯格1894年出生於萊比錫,1932年來華前曾是德國國防軍軍醫。1938年,納粹德國急召在華顧問回國,赫茲伯格由於妻子是猶太人,拒絕回國,而是前往中國政府陪都重慶效命。

當時,瘧疾在中國大後方流行,因戰亂和缺少奎寧等因素,瘧疾的感染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赫茲伯格經過兩年多的試驗研究,終於在1940年夏發明一種代替奎寧的藥品,這種藥品很快得到普及。為此,蔣介石親自表彰赫茲伯格大夫。1946年,赫茲伯格和猶太妻子返回德國前,中國政府送給他們一筆豐厚的獎金以示感謝。戰後,赫茲伯格在德國西部的布拉姆舍開診所,他活到95歲才安然離世。

霍布里希 陣亡於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日軍在常德市郊河

氵伏的中國軍隊陣地上,發現一具陣亡的白人軍官屍體,日本兵從屍體上搜出一份證件,上面寫著「弗蘭克·霍布里希,德國國防軍陸軍中尉」。此事傳到日軍大本營,日本政府隨即向東京的德國大使館提出抗議。德國大使起初也不明白德國軍官怎麼會跑去指揮中國軍隊,後來得知這個陣亡的霍布里希就是1938年拒絕回國的德國軍事顧問之一。

1907年,霍布里希出生於德國魯多爾施塔特,19歲參加德國國防軍,1932年來華前已獲得陸軍中尉軍銜。抗戰爆發前,他在江南地區設計要塞工事,但這些國防工事在戰爭初期都被遺棄了。

1938年6月,霍布里希拒絕返回納粹德國,他認為長江上游江防要塞還未建成,他有義務幫助中國建立牢固的長江要塞群。他因此被德國國防軍除名,隨後中國政府授予他陸軍中校軍銜,1941年又被晉陞為上校。

1943年11月,霍布里希前往常德視察要塞,正好碰上日軍發動進攻。在霍布里希的堅持下,第57師師長余程萬准許他前往常德市郊河氵伏進行實地觀察。當時河氵伏的中國守軍為第171團第2營,共500多人,雖然兵力薄弱,但霍布里希認為可以憑藉工事與日軍周旋,如不戰而退入常德,將打擊部隊士氣。

22日,日軍集中火炮對中國軍隊陣地轟擊。營長袁自強見形勢危急,勸霍布里希離開,但霍布里希誓與第2營共存亡。日軍採取波浪式密集衝鋒,中日兩軍反覆爭奪,霍

布里希與袁自強都上一線拼殺。激戰中,霍布里希被日軍子彈擊中,不幸陣亡。

常德會戰結束後,國民政府追認霍布里希為陸軍少將。1946年,中國政府將霍布里希犧牲的消息通知了他在德國的家人,並為生活困窘的霍布里希家人送去撫恤金。

巴倫斯班格 誓死保衛重慶

1938年,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馮·法爾肯豪森回國後,前德國國防軍上校霍斯特·巴倫斯班格接替了他的職務,擔任蔣介石的德國軍事總顧問。

抗戰中後期,巴倫斯班格最突出的表現在於1944年力阻蔣介石放棄重慶。1944年12月2日,日軍發動的豫湘桂戰役到了最後關頭,日軍逼至貴州獨山,中國大後方震動,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人魏德邁兩次建議蔣介石遷都西康 (今四川雅安),以避鋒芒。巴倫斯班格堅決反對,他向蔣介石進言,遷都將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就國際形勢而言,盟軍和蘇軍已兵臨納粹德國本土,太平洋戰場也是形勢大好,此時中國政府若放棄陪都,將被世界恥笑,勢必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其次,中國軍隊應集中一切力量投入貴州作戰,萬一貴州不守,還可在烏江上設防;第三,如果遷都,中國整個戰爭機器將產生混亂。

巴倫斯班格用激將法刺激蔣介石:「您可以遷都西康。我作為貴國軍事顧問願意同重慶共存亡!」巴倫斯班格的勸阻終於堅定了蔣介石的信心,蔣介石在12月2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若至萬不得已時,乃堅守重慶,決與此城共存亡。以此決策既定,乃心神為之泰然矣。」

在巴倫斯班格等人協助下,蔣介石調集重兵對獨山之敵進行反攻,12月8日終於收復獨山,迫使日軍退到河池。

1946年,巴倫斯班格返回德國,令他悲痛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在戰時作為國防軍軍官已陣亡在蘇聯。老年喪子的巴倫斯班格心情抑鬱,1950年1月28日病逝。

施托茨納 保障芷江戰役通訊暢通

1945年4月,一名德國軍人出現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里,他的任務是為參加芷江會戰的中國軍隊保持通訊暢通和保密。這個德國人便是掛著中國陸軍少將軍銜的埃里希·施托茨納。

施托茨納生於1898年,參加過一戰,1928年以德國國防軍中尉身份來華。在中國服務10年後,施托茨納本能地拒絕返回德國。作為一名通訊專家,他為中國通訊部隊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芷江會戰前,施托茨納仔細研究了湘西地形,認定綿延300多公里的雪峰山事關重大,這道山脈無形中為防禦方增加了不少便利,而且湘西河流縱橫,即使日軍越過雪峰山脈,進入芷江盆地,也必將陷入中國軍隊預設的火力網中。對通訊部隊來說,只要保證指揮命令和戰場實時情況上傳下達,即便某些部隊被日軍暫時分割包圍,也能堅持下來。施托茨納將這些意見彙報給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何應欽由此對芷江會戰勝利充滿信心。

由於施托茨納通訊保障得力,芷江機場的所有中美空軍輪番出動,在湘西戰區上空盤旋、掃射和轟炸,哪裡有日軍,哪裡便火光衝天。

到6月中旬,參加芷江戰役的日軍各部隊基本退回原出發地域,芷江戰役歷時兩月,終以日軍潰退而告終。

1949年,施托茨納隨國民黨逃往台灣島,在那裡以少將軍銜退役。之後,施托茨納回到聯邦德國,於1976年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大特務徐遠舉:「人上人」淪為階下囚
瞿秋白的愛情談判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