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被名字耽誤的電影

被名字耽誤的電影

看完的第一感受是這電影是被名字耽誤了嗎?

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要學樂器,隨便選擇一樣,就可以背著它每個周末,三年五載的也就學下來了。可是越長大,越在意結果,70天速成吉他,15分鐘學會催眠術,10秒教你讀懂一個人。。。現在的我們,看不到結果,怎麼會輕易去做一件事,連認識一個人都吝嗇到妄想用十秒去讀懂一個人。人越長大,越在意結果。

電影前半段陳驚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知道為何選擇揚琴,就和它一起度過了11年。她堅持下去的理由蒼白而無力,為了向愛慕的鋼琴王子王文證明自己,卻被冷嘲熱諷——音樂可是分階級的,你的揚琴也能算樂器?我還要出國,你可別害我。

為了向王文證明民樂的偉大,陳驚尋找到一群傳統藝術的擁戴者,組成一支民樂樂團。卻發現,這些最迷戀傳統藝術的少男少女,竟同時也是最「新奇」的一批人——

ACG愛好者。

電影為我們展現了一條「歧視鏈」,鋼琴咖王文歧視民樂咖陳驚;「大眾文化」的擁簇者,歧視「小眾文化」的ACG愛好者;而在ACG愛好者中,又有人歧視民樂。

就因為大眾的無知和武斷,導致ACG(新)文化在夾縫中成長,傳統民族(舊)文化瀕臨衰亡。

所以這部電影誓為小眾、為傳統文化發聲。它沒有認輸,而是「打破常規」,將改變後的民樂,在漫展上展示出來,以最直接的形式告訴「大眾」:我們可以。

「大家都是年輕人,都有想要珍惜的東西,這事兒有錯嗎」當然沒錯。不做正確的別人,只做耀眼的自己。

我想我喜歡這部電影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劇情輕快燃情,沒有所謂「傷感青春」的無病呻吟。沒有過多的頹廢與傷痛以及向現實低頭、隨波逐流的軟弱無能。

最重要的不是找到群體,而是要在滄茫的世界中找到自己。

電影最後男主帶女主去看螢火蟲,我跟老馬說,我也想看螢火蟲,老馬說,你看我像螢火蟲嗎?晚上,我說,不想吃飯,但是想見你,於是老馬把攝像頭打開讓我見見他。我為什麼不直接說你給老子出來。

晚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g 的精彩文章:

深度剖析《環太平洋2》,ACG贈票讓你搶鮮感受史詩級CG特效!
Hi校友們,ACG約你來看超級丹!

TAG:a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