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戀家長的羈絆?

自戀家長的羈絆?

好久不見。

最近事情要處理的很多,前幾天還趕走了很多人,這個號真的粗糙,怠慢大家了。謝謝走的人對我的包容,該走的也走得差不多了,有幾個我希望離開但自己沒走的被我拉黑了。謝謝還在的人,現在世界安靜了,我們來說些能不用顧及你我各自是誰的話吧。

之前還有個可愛的陌生人發消息說,寧可生活中不要相遇不要認識,也希望留在這。我不才,只想對您這麼寶貴的善意說,隨意逛,請自行賓至如歸,永遠歡迎。

不知不覺這裡竟然是陌生人組成了主要粉絲。神奇。我寫完都不發朋友圈啊,你們是從哪兒找到我的呢。

這個號最初我是計劃著寫得很「市場化」,最好有朝一日寫成我不太看得上但還羨慕的木汁那種號。後來發現在自我表達的時候我還是有點貪心,我不希望和你們說不負責任的違心話,慢慢的這個號就從討好你們越來越傾向於討好自己了。嗯這也是我最近又釐出另一個號的原因。叫「X號當事人」。那裡會有一些面對公共我自認為更負責的發聲。

好了從此以後這裡完全是「日記」了,會有長段文字,挑戰你的微信三秒閱讀習慣。不喜歡這種長段文字的感受的話,也請離開吧。

今晚聽之前公司做的所謂「知識付費」的音頻說書節目,節目形式主要就是,梳理一本書的主要內容,並通過專業的播音員把內容朗讀出來。沒有背景音樂,時長20分鐘左右。能讓你注意力集中、快捷高效地獲取一本書最梗概的內容。我從不只一個人那裡聽到批評,這種形式真是功利,讀書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沒吱聲。讀書這個詞,真是在快節奏的當天被神化得不要不要的。就只是個動詞而已。誰規定了讀書的姿態不能是功利的?還是你覺得工具書不是書,只有文學作品才是書。還是你不相信文學作品有時也應當從提綱挈領的視角去看。另,這20分鐘其實是個加強版目錄,時間金貴。你可以通過了解梗概再去判斷是否要花半天的時間閱讀原作全書,沒有人承諾要憑藉這20分鐘讓消費者獲取全書的內容。事實很可能是這些吐槽的人里可能生活中連這功利的20分鐘都拿不出來。我不太喜歡讀完一整本才發現不值得讀的感受,浪費幾個小時和浪費20分鐘,有較少閑暇的情況下我選20分鐘,只當拓寬眼界。

當然,我說上面這些,是基於我信任我司的解讀質量,我也親自去聽過這個音頻節目。此處不為其他節目站街。在閑暇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也不成立。時間非常非常非常充足的話(比如一天有連續2小時的時間可以不為外界負責完全自己支配)我建議不論什麼書還是去細細瀏覽一遍才能真正領略它的功與過。另雖然我不喜歡讀完一整本才發現不值得讀的感受,但總還是能有一些非主旨的小點觸動到我,如果我有時間能延伸它們,也算不上不值得讀。所以,有時間很重要。上面的話適用於時間相對不鬆弛的情況。(and時間鬆弛的話書也還是可以功利地讀,嗯。)

進入正題(嗯對上面不是正題…這裡變自留地之後我的廢話可能會更多),說今天我聽到的一本,談的是自戀型母親。梗概中沒有強調為什麼非要是母親,聽完覺得父親也很有可能如此。所以下面的話都針對家長,不針對母親。

有講到自戀家長的癥狀,只關注自己,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通關遊戲,等等。

裡面提到一個我很有體會的場景。當孩子痛苦時,家長不會送上擁抱,而是第一時間告訴他,你要堅強起來。

嗯,就是這個場景。「你要堅強起來」這種話在我聽來已經是非常體恤了,因為用到了堅強這個詞,它起碼證明家長意識到,你此刻是脆弱的。現實生活里,通常我們聽到的是,「你這麼頹廢像什麼樣子」「憋回去,哭也沒用」「別讓我看到你這個樣子」「遇到點事就這樣你能有什麼出息」。對吧?這才是我們聽到的話。

這些話,在接受者來看,是在傳遞兩種信息。一,我非常討厭你脆弱的樣子。你脆弱的樣子不該存在,你的消極情緒不該存在。二,你痛不痛苦不重要,你的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問題解決。這種信息,如果是上司傳遞來的也就罷了。最致命的打擊在於,這是最親近的家長傳遞出來給孩子的,是一個最渴望從他們身上得到關愛和諒解的角色,是一個最信任付諸所有不堪自我的角色,是最後的心理防線。

信息傳遞後會導致的後果。我只談對孩子的影響。一,否認自己有產生消極情緒的權利,一產生消極情緒就進行自我批判和自我逃避,並把處於消極情緒中這個所有人都會發生的正常情況認知成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但事實上親身體驗告訴我,只有完全發泄出來之後才能更加輕鬆自如地面對和解決問題。二,親子代隔膜增大。一方表現出情緒是為了尋求理解的,但另一方不但拒絕理解,還潑冷水。本該是最信賴的地方,就會變成最提防、最沒有安全感、收到負反饋最多的地方。三、「我的情緒和感受不重要,我做出了什麼成果才重要。」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降低。

「我當然知道我該堅強起來。但你可不可以先抱抱我,然後再和我討論後續該怎麼堅強。因為你是我的家人。」

如果試圖改變他們,試圖儘力表達自己的情緒希望他們能理解。通常結果是,他們越發不耐煩,並希望你立刻收起脆弱的樣子,馬上行動起來大幹一場。(哦這裡有個適用前提是,不是那種經常和父母發泄負能量的人。比如我自己,長這麼大我一共記得自己壓力過大真的承受不住,向家長開口傾訴過四次,因為每次都是憋到不行才謹慎開口,所以我清楚地記得次數以及每一次發生了什麼。如果你是個動不動就自暴自棄拒絕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心裡一有不滿情緒就發泄的人,這篇不是寫給你的。)他們越是這樣,就越試圖解釋自己和改變他們。最後絕望的發現爸媽不是精神距離最近的人。

我曾很長一段時間陷於這個惡性循環。這四次傾吐,都是我近乎崩潰的時候實在找不到求助對象,才向爸媽開口的。想要寬慰,但收到的都是冷水,要求我把自己的情緒收回去收好。最近半年,我開始放棄改變他們的念頭,開始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以下是我想到的原因。

一,上一代人,有很多,沒獲得過愛。沒獲得過的東西怎麼要求他們給出。他們忙著活下去,沒人在乎快樂還是痛苦。接納這一點後,我意外地在這個問題上原諒了一半。我們這代從物質條件上講真的大多數人相比父輩幸福了很多,觸手可及的屏幕閱讀空間還充斥著一大堆挑起人情緒的內容,我們更關注和看重感情和感受,我們在這方面的付出和索取都更多。(當然上一代人里也有優秀且獨特的家長比如黃磊,只是更多人的爸媽恰巧是大多數。)

二,代溝。承接上條。當然代溝這件事是任何時代都存在的。代和代之前差了幾十年,經歷不同,價值觀不同。當然總有一些更在乎孩子感受的家長也一直存在,千秋百代的,能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家庭都一樣的幸福,代溝深還不願意互相妥協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三,這是我反思自身的一點。我用來自你們的孤獨對抗你們的孤獨。我沒有走出這種熟悉的相處模式,去探索表達更加自由的相處模式。我在索取,在努力做出改變,但沒有努力付出。當然,意識到這一點後,近半年也開始嘗試改變。效果依然沒有達到最理想,但是,好像是在朝著期待的方向改變了。

最後,關於原生家庭,我覺得我還是有挺多話想說。以後遇到合適的時機再說吧。

代溝這兩個字給了我挺多安慰的,說實話。最近也意識到生孩子養孩子是件很偉大的事情。所以,這兩點給了我理由在面對生活中原生家庭的部分我會以更柔和、更耐心的態度處理事情。共勉。

再次感謝。晚安,祝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三個鑰匙孔 的精彩文章:

大多數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TAG:第三個鑰匙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