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姐」領路人戴克宇:她走了,她從不曾離去

「江姐」領路人戴克宇:她走了,她從不曾離去

2018年4月22日,原四川省婦聯黨組書記、主任戴克宇於成都去世,享年96歲。戴克宇曾是「江姐」的入黨介紹人,也是四川姐妹的娘家人。特以此文追思戴克宇走過的人生足跡,送上全省婦女姐妹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戴克宇

201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

小說《紅岩》曾經風靡全國,其記載的革命英雄故事,尤其是江姐的故事,深深地銘刻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江姐的人物原型叫江竹筠,2009年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江姐的故事曾讓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也動容。這位具有鋼鐵般意志的巾幗英雄,就像紅岩上傲立雪中的紅梅花一樣,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說到江竹筠,不由得讓人產生疑問, 她當初是如何被發掘成長起來的呢?她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呢?

這就必須說到一個人,是她把江竹筠引進了黨組織的大門,從此,黨多了一位忠誠、勇敢、堅毅的革命戰士,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功勛。

這個人就是江竹筠的同學和入黨介紹人戴克宇。

戴克宇15歲(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7歲介紹江竹筠入黨。從1937年到1950年,戴克宇輾轉於重慶、貴州、四川等地鄉村小學教書,同時執行黨的任務。新中國建立後,戴克宇長期從事婦女工作,曾任原四川省婦聯黨組書記、主任,是中國「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分子」的先驅,為婦女的解放、維護婦女兒童的權益做出了積極貢獻。


1938年底,戴克宇和後來與她相知相守了一輩子的愛人李培根,同時考入巴縣興隆場中國公學附屬中學高中部。那時,李培根18歲,戴克宇也才17歲,卻都已是中共黨員了。不久,學校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李培根任特支書記,戴克宇任支委。他們一道開展黨的工作,一道組織學校的抗日救亡活動。

戴克宇,1940年攝於重慶樹人高級職業學校

1939年春,正渴望加入共產黨的江竹筠也考入此校。戴克宇很快發現江竹筠學習非常認真,課餘時間常讀一些進步書刊,又積极參加社會活動,示威遊行、撒發傳單總是走在最前面,與敵人針鋒相對地鬥爭。戴克宇便主動接近江竹筠,和她一起議論時事,交流閱讀心得。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江竹筠大膽地向戴克宇吐露了想加入共產黨的願望。

「你要找共產黨,學校就有。」戴克宇高興地回答,並立即報告支書李培根。

戴克宇保存的中學同學江竹筠的照片

李培根便與江竹筠進行了一次個別談話。之後的一個星期日,在學校附近的叢林里,李培根、戴克宇、江竹筠三個人舉行了莊嚴而又簡單的入黨儀式:李培根宣布黨組織同意吸收江竹筠入黨的決定,江竹筠宣誓,許下了她至死不渝的承諾。

戴克宇作為江竹筠的入黨介紹人見證了這一時刻。

1939年底,革命形勢緊迫,上級黨組織決定讓戴克宇和李培根疏散轉移,他們便先後離開這個學校。1942年下半年,戴克宇又奉命轉移到李培根的家鄉江北唐家沱玉皇觀小學校教書,與李培根重逢。1943年春,組織決定李培根離開家鄉,轉移到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南川縣合溪鄉,並決定戴克宇以夫妻關係同去。最終由黨組織促就了這樁再自然不過的美滿婚姻。

此後他們又轉移了好幾個地方。解放戰爭期間,黨的地下工作任務日益繁重。他倆時而並肩工作,時而各在一方。他們總是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1949年春,李培根任中共川東特委川南一工委書記,工作範圍包括江津一帶。1949年11月他們在江津迎接解放。當得知江竹筠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犧牲的消息時,戴克宇李培根悲慟不已。


四川一解放,戴克宇便走上婦女工作的崗位。1950年任川東區民主婦聯組織部副部長。1956年,出任四川省婦聯副主任,1973年到1983年連任兩屆省婦聯主任之後退居二線,任省婦聯顧問,並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戴克宇思維敏捷,工作深入,做事雷厲風行。

戴克宇,1953年春節攝於成都市郊

1973年8月,在四川省第四次婦代大會上,戴克宇當選為省婦聯主任。當時,作為以維護婦女權利為己任的婦聯組織,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猖獗。不但基層幹部群眾反映強烈,凡到全國婦聯開會,有些省區的與會者都談到四川婦女被拐賣去的情況,其中遭遇悲慘者不少。

對此,戴克宇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憂心如焚。把解決這一問題列為自己的重要工作日程。

1974年3月,公安部、農林部根據中央指示派工作組來四川,中共四川省委通知由公安廳、省婦聯等部門抽調幹部協同工作,組成聯合工作組,分別到遂寧、蓬溪、萬縣、雲陽幾縣,就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開展調查研究和試點工作。戴克宇擔任副組長。

這次調查和試點,不僅弄清了情況,還明確了一些政策界限。這年六月,四川省成立了由公、檢、法、民政廳和群團領導組成的專項領導小組,戴克宇任副組長併兼任辦公室主任。戴克宇帶領工作組到拐賣婦女問題突出的一些縣,邊調查邊落實打擊犯罪分子,解救受害婦女的工作。

對於打拐的緊迫,戴克宇常說:「婦女如果連生存權都沒有,何談解放。」

1978年,戴克宇率團出席全國第四次婦代大會。會議結束時,她以代表團名義上書鄧小平,反映四川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活動的工作情況以及存在的阻力和問題,並建議中央發文責成有關省協同作戰,以便有效地打擊犯罪活動和解救受害婦女。此信引起了中央的重視。經過幾年的努力,拐賣婦女兒童之風被有效遏制。

戴克宇受表彰


戴克宇深知婦女的真正解放必須依賴於女性在思想上的覺醒和自我獨立意識的增強,這就需要女性有自己的文化研究平台和載體。

一直到文革前,戴克宇作為省婦聯副主任,分管宣傳工作,同時兼任《四川婦女》雜誌總編。1982年4月,四川省婦聯的機關刊物《婦女生活》(現已改名為《分憂》)創刊。

戴克宇親自參與了創刊號的組稿和編輯工作。之後,她又十分重視促進雜誌社與各級婦聯組織的溝通。凡省婦聯召開的執委會或基層幹部會,她都會給雜誌社提供機會宣傳介紹編輯計劃和聽取大家的建議與要求。

作為四川婦女運動喉舌的《分憂》雜誌,不僅大力宣揚婦女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而且敢於為婦女說話,以維護婦女權益為己任,受到各級婦聯和婦女群眾的歡迎。創刊初期,發行量逐月上升,最高月發行量達40萬份,成為省內外有影響的刊物。

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一些傑出的四川婦女譜寫了光輝篇章。但是長期以來,她們中許多人的光輝業績被湮沒。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戴克宇認識到搶救和編纂婦運史資料的緊迫性,並與省婦聯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達成共識。1980年8月成立了婦女運動歷史編纂小組,後又經向有關部門申請,正式建立婦運史研究室。她不僅布置、指揮,還親自參與走訪老同志、召開座談會等具體工作。

有一年,她到北京出席全國婦聯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在「兩會」期間並不長的空隙,也抓緊時間與婦運史工作人員走訪在京的原川陝蘇區女紅軍多人。

1983年8月8日在四川省第六次婦代會致開幕詞

她與婦運史幾位幹部先後編輯出版了《婦女之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四川婦女)、《巴蜀巾幗壯歌》(紅四方面軍女戰士革命鬥爭實錄)。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受到黨內外同志的讚揚。

1983年,戴克宇退休後,依然熱心婦女工作,擔任了10年四川省婦聯顧問。

1995年戴克宇在北京參加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時留影


完全退休後,戴克宇謝絕了一切社會職務,安度晚年。

戴克宇的晚年是幸福的,有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還有相知相伴的愛人。戴克宇和李培根的婚姻走過了整整七十五年,所謂「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應該就是像他們這樣的神仙眷侶吧。

戴克宇與老伴

鑽石婚時,老伴李培根激動地填詞一首,有這樣一些字句:

「六十年來匆促過,同舟共濟依然」

「戶外梅花開不敗,新枝老乾相連」

「暗香疏影夢常圓」。

戴克宇認為這首詞也代表了她的心聲,高興地複印若干份分送朋友。

離休後,老夫妻倆常常一起出遊,一起參加老同志聚會。戴克宇愛好橋牌競賽,李培根卻喜愛閱讀和吟詩,興趣愛好不同,卻能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一人有病,另一人就會陪護在旁。這對真正的老夫妻令現代人無比羨慕。

2018年4月22日,這位頑強堅定的革命戰士、全川婦女姐妹的「娘家人」走完了她燦爛的一生。她對中國革命事業的貢獻,對四川婦女兒童事業的貢獻,我們永遠銘記!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四川幸福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女性 的精彩文章:

省婦聯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 活動
清北哈佛等的「讀書人」借閱最火的8本書,你看過幾本?

TAG:四川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