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夢·勞動美

中國夢·勞動美

多雲 22℃~30℃

櫻桃落盡春歸去

05月

28日

【中國夢·勞動美】日簽048

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217天

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微型風箏

欄目:勞動·學習

編輯:Lili

有這麼一位老人陳永聯,退休後居然學會做一手漂亮的微型風箏,憑著這手絕活,他走進了運河小學的第二課堂,還做成了拱墅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人稱「沒有風也能飛的風箏」!和睦街道也專門為他開了一個「微型風箏工作室」,就在華豐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二樓。陳老的經典作品,都陳列在這裡。

微型風箏到底有多「微」?

最小的10克左右,火柴盒大小,做風箏骨架用的竹篾絲只比頭髮略粗,攤開手掌,上面可以放四到五隻。陳老說,大風箏一般適合大風天氣放,而杭州四季都是微風徐徐,所以更適合放微型風箏,即便在無風條件下也可以放。

微型風箏製作的訣竅是什麼?

做微型風箏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和輕。輕靠的就是製作的材料,一定要用絲綢來做風箏面。風箏骨架也十分講究,必須要用三年以上的冬天的毛竹,而且還要放在陰涼處自然晾乾。要把毛竹削成骨架的也是有難度的,必須保證骨架的粗細一致,圈成一個圈後,彈力是一樣的,這樣才能保證風箏的平衡。最後就是掛線,用兩根線吊起風箏,拉起一根中間線,這根線的角度要保持在90—96度。

這門手藝急需「傳人」

一說起微型風箏,陳老的話就滔滔不絕,但一展望微型風箏的未來,老人就顯得有些黯然神傷。陳老講課分文不取,起初還自掏腰包貼上原料費。除去去學校上課,剩下的時間就給孩子們準備材料,剪好風箏面,削好風箏骨架等等。陳老雖然努力在學校推廣這項技藝,但是真正想做他「傳人」的小弟子,還是沒有。來學的人雖然不少,但大多是淺嘗輒止。如果你也想學習這門技藝,可以聯繫我們,陳老是非常歡迎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拱墅區總工會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拱墅區總工會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