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菜市口的行刑場

北京菜市口的行刑場

菜市場永遠是消息傳遞最快的地方,也永遠是最熱鬧的地方,小至東家家長里短,大到國家廟宇高堂,而這一情形,又在政治風氣最為濃郁的京城,最為顯著。而北京菜市口,就是位於北京城西的著名「刑場」,人多眼雜的菜市場成為刑場,展現的是政府機構強悍的威懾力,北京菜市口之所以很是出名,主要是這個地方行刑了不少知名人士,包括戊戌六君子,朝廷大臣,甚至無數義和團運動的團民。

這本書講述的19世紀80年代以後的清政府的變革,而以北京菜市口為中心,以刑場被斬首的達官貴族、販夫走卒為人物線索,通過斬官串聯起來的一個個活生生的故事。

在菜市口的主要就是斬首。其實最開始還有一個腰斬的刑罰,在雍正二十年河南學政俞鴻圖被腰斬,「即斬為兩段,在地亂滾,且以手自染其血,連書七『慘』字。其宛轉未死之狀,令人目不忍睹」,隨即腰斬被廢,後面斬首即為砍頭。斬首是個技術活,一刀人頭落地,贏得滿堂喝彩,胸前掛印更是絕活兒,因此不少執行者都是屠夫。

世界上從來不存在鬼,只有人裝神弄鬼,什麼「金鐘罩、鐵布衫」,「刀槍不入之軀、穿牆入戶之能」,作為國家最高領導層,作壁上觀,想坐收漁利,既希望義和團足夠強大能夠趕走洋人,又希望一旦義和團落敗不被牽連,以至於派出去進行實地勘查的官員,居然未「真正搞清楚」這套魔術,相信了刀槍不入、穿牆入戶。當然最後如何處置這些人員,只是去菜市口「問斬」了。

在中學時候學習的清末歷史,垂簾聽政的「肅反」、百日維新、義和團運動,短短的幾個字,一筆帶過的血腥場面,隻言片語的斬於菜市口的肅順八大臣與戊戌六君子,甚至打著反洋旗號的義和團運動被血腥鎮壓的斬於菜市口的幾百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婦孺老少,僅僅成為歷史課本中短短的幾頁紙,乃至幾段話。

有人覺得這書太過血腥,不太適合女孩子讀,只是不讀史無以明志,不管是血雨腥風還是歌舞昇平,都是我們文化的傳承,都是我們民族進步的象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喃 的精彩文章:

TAG:玉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