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能讓國家在我們手裡落後」王仁富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第三本著作出版

「不能讓國家在我們手裡落後」王仁富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第三本著作出版

原標題:「不能讓國家在我們手裡落後」王仁富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第三本著作出版


《日本皇宮裡的唐碑》王仁富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年12月初版。26萬字,文圖並茂,全部彩版。前言結束語外十九章。拓土封疆,海東盛國,鑿井刻石,題記拓片,修建碑亭,國寶流失,內藤湖南,原址立碑,斷句失誤,他山之石,崔氏史記,不能忘記,挺起脊樑,日本回函,講學回聲,千年際會,海外呼聲,征途心語,農民之子。


《日本皇宮裡的唐碑》書影


解說了唐鴻臚井刻石714年在旅順黃金山立石,1908年流失日本皇宮,至今110年未歸的前世今生。用充分新穎的中日史料,敘述了713年唐鴻臚卿崔訢出使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冊封靺鞨為渤海,改寫唐朝版圖,歸途在旅順黃金山建立唐鴻臚井刻石~冊封渤海主權石的歷史功績。遵韓愈《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教,考證了中外學術界29字刻文「鴻臚卿崔忻」句讀的舛誤,以」忻井兩口」的句讀,恢復了《舊唐書》」郎將崔訢」的姓名權,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有史以來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展開了1895年劉含芳題記」證據保全」的深意。更正了流行百年的富岡定恭」掠奪」唐鴻臚井刻石的誤解。揭示了內藤湖南受日本海軍「委託」,染指唐鴻臚井刻石,到旅順黃金山」考察」,寫出《關於旅順唐碑的調查》導致刻石的流失,齋藤實海軍大將撰寫《唐碑亭記》簽字畫押,將中國的唐鴻臚井刻石,以日俄戰爭」戰利品」的名義,」寄贈」給日本皇宮事件的經過。報道了中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講學紀念展覽宣傳回歸活動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盼望國寶回家的心愿。



位於日本皇宮內的唐鴻臚井刻石及石亭


唐鴻臚井刻石拓片


作者期望在中日友好的背景下,用唐鴻臚井刻石的研究推動中日關係的發展,把1908年的侵略石回歸中國,變為今天中日友好的鋪路石。為此,2011年日本311地震發生後,王仁富為日本地震災民捐款救助疊鶴祈福,寫信慰問日本皇宮,迅即得到日本皇宮的友好回函。此舉開啟了日本皇宮高端和中國唐鴻臚井刻石學者直接溝通交流的友好模式,也是近百年來日本皇宮第一次披露唐鴻臚井刻石的安全信息,具有重要的中日友好和國際交流意義。全書信息量大,資料新鮮,內容豐富,圖片齊全。



日方的回函


作者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白城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前館長,現白城師範學院 唐鴻臚井刻石研究中心 名譽主任。中國索引學會理事,大連歷史文化學會理事,大連大學客座教授。1994年介入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當年考察旅順黃金山刻石遺址。中文師承孫常敘,鴻臚井研究師承羅哲文。1995年首發論文,訂正使臣崔訢的名字之誤,是《文物》第一篇關於唐鴻臚井刻石文章。




2014年,恭逢唐鴻臚井刻石建立1300年之際,在童增,王錦思和張國民的幫助資助下,赴美國舊金山講學。這是唐鴻臚卿崔訢和唐鴻臚井刻石第一次走出國門,也是海內外華人和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學者的第一次見面,此行掀起了海內外唐鴻臚井刻石新聞宣傳的又一次旋風。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民晚報》,港澳台報刊媒體,日本《朝鮮日報》,《每日新聞》,《朝日新聞》和美國中文電視台,《紐約時報》,《世界日報》,《僑報》等相繼報道。為了一件事,追蹤24年,報道達到45萬字,報紙出現16次整版,為世界新聞史嘆為觀止。一個領域全部的四部著作,有三部出自一人,也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史難得一見。2005年作者的《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探討》出版,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在日本書店面世,被日本大阪大學等圖書館入藏。本書是作者2005年之後,12年間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心得的集大成,是繼韓樹英羅哲文2010年里程碑式《唐鴻臚井碑》之後,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的又一力作。


王仁富先生赴美講學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新民晚報》


王仁富說1994年開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的時候,看的是日本學者的文章,他們看見過唐鴻臚井刻石,我們沒有。所以,渡邊諒可以寫《鴻臚井考》,我寫的文章和書,只能寫「探討」。我們曾經落後,但是,」不能讓國家在我們手裡落後」,這是近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心愿,24年間,他一直記著這句話。10上黃金山,尋訪講學的腳步,從黃金山走到了舊金山。連續出版了3本著作。在唐鴻臚卿崔訢名字的考證上,居中外學術界領先。



王仁富先生與唐鴻臚井刻石紀念館館長楊岳有先生


巴比葫蘆 於祥雲書房


2018年5月3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葫蘆 的精彩文章:

所見遺址保護——「甘區不可移動文物」牌
甲午遺證 日本尋跡-2018

TAG:巴比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