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震個展「異形」 撰寫未來共同體的寓言

徐震個展「異形」 撰寫未來共同體的寓言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GIF

他是藝術家、策展人,也是沒頂公司與同名品牌徐震的創始人,徐震遊刃有餘地在不同身份間穿梭,也一直活躍在當代藝術關注者的視線中。在香格納上海「異形」的展覽中,延續了徐震在後全球化生態下對文明的改造、迭代與進化命題的興趣,展覽也通過藝術激起人們對未來與原始性的想像。

徐震 ,異形 1,

金屬、礦物複合材料、不鏽鋼、丙烯、塑料、布料、石頭

2017-2018

(×28 pieces) | Each 705×2070×300cm | Each 530×1280×300cm

品牌創始人徐震自1998年開始創作以來,已經歷了20年的藝術生涯。從早期表現個體私密與情感,到直面社會現實,發展至近期對人類現實的立異與創造,他的藝術策略雖然幾經轉變,卻始終朝著文化的能動性擴張。徐震所觸及的,是關於藝術在面對時代之變時,如何創造可能性並提供新經驗的問題。全球化的三個面向「貿易—資本」、「衝突—戰爭」與「進化—變異」在近年的創作中開始明晰,而三者的交織也逐漸形化為作品中的極端異化和超級變體。對徐震而言,「異形」既是現實世界的表徵,同時也是一部未來共同體的寓言。

此次展覽真實反映徐震的精神內核,這表現為其處理文化對象及其語境的方式,以及其藉此觸發與呈現的新的組合和方案。作為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牌,徐震的背後運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沒頂公司,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後創建,沒頂公司正象徵著這樣的可能性,把時代狀況內化為創作的命題,並通過公司式的加速創作以應對全球化癥候。

徐震

異形2–沉睡的赫馬佛洛狄忒斯、西漢陶撫瑟女俑

2017-2018

130×200×165cm | Hermaphroditos 120×180×145cm | Female musician play 85×120×80cm | Ed.1 plinth 30×250×200cm | Ed.2 plinth 10×200×165cm

雕塑,礦物複合材料、丙烯、不鏽鋼

本次展出的兩件作品《異形1》和《異形2》可追溯至2013年開始推出的「永生」系列,該系列將東西方經典文明中的形象以一種既衝突又融合的方式碰撞在一起。東西方永恆與精神性的美學象徵,在對接的過程中造就了殖民歷史、國際格局與全球化未來的豐富隱喻。

《異形2》的形象分別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雌雄同體」神與漢代女俑,二者呈現了如同「永生–涅槃佛」一樣巧妙的並置。而《異形1》則將文化的解碼與組合推向極致,通過對對象進行簡單的顏色處理,「異形」與其裹挾著的令人恐懼的力量被激發出來。徐震藉此為觀眾營造了一個精神性互動裝置,通過誘導觀眾進入一個敏感的歷史時刻,意識形態符號帶給人的巨大壓迫感,促使個體面臨一個需要表態與選擇的境地。

徐震,進化-莫高窟066窟主室南壁、湯杜面具,2017-2018

200×115cm,繪畫、布上油畫

展覽的另一單元由繪畫組成,其中繪畫性作為裝置的元素被徐震調用。開始於2017年的「進化」系列將距今近兩千年的敦煌壁畫與非洲面具共同繪製於油畫布上,遠古時代的文明與現代社會所保有的原始性交錯並呈現出超越時間桎梏的美學面貌。

徐震,運氣 11:18,2017-2018

Diameter:250.0 cm,繪畫,布上油畫

「運氣」系列與「進化」系列發展於同一時期,徐震將新石器時代傳承至今的禮器進行再造,而最終形成的畫面則為徐震的產品開闢了抽象表現的路徑。

徐震 新展「異形」展覽現場,香格納上海,2018

正如「文明迭代」所宣稱的,徐震的藝術以一種重複反饋的過程一步步逼近自身所需的目標。公司式的生產最終引發現實的漏洞——從邏輯與語詞中抽身而出的不可知性,在展覽中呈現為蘊藏著豐富可能性的「異形」。據悉,此次展覽的展期為2018年5月26日至7月26日。

徐震 新展「異形」展覽現場,香格納上海,2018

記者:Q 對話 徐震

Q:您一直在藝術創作中探討「進化」這個命題,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對「進化」這個命題感興趣的?

徐震:最早做永生系列,下面是希臘雕塑,上面是佛像,都是沒有頭的,這些原本的雕塑頭部消失多數都是因為戰爭等原因,所以我就把兩種文明的產物接在一起。接在一起之後,我從中就發現了有很多問題,為什麼以前沒有人這樣做過?其實這種嫁接是很簡單的動作,為什麼以前沒有人這麼做過?後來做到「進化」系列,把非洲面具放在莫高窟壁畫的前面,互聯網等使我們看待事物變得很快、迅速而跳躍,進而導致我們的理解方式在變化,而這種變化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我在看非洲面具的時候,因為我這代人看過卡通,我就會覺得它很卡通,可愛,可過去時代的人沒有看過卡通,所以他無法用卡通的思維去判斷雕塑。這個非洲雕塑跟莫高窟的佛像,兩個放在一起會讓人覺得可愛,這種認知經驗是我們這個時代給予你的。你用這樣的經驗,再用人類學、社會學的方式去看你的國家、民族的歷史的時候,你其實是在用你現在的經驗去梳理以前,所以我就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當代,屬於這個時代的創作方式。

徐震 新展「異形」展覽現場,香格納上海,2018

這種改變的源頭就是互聯網、快節奏,社會整體被重新定義,這些都給我們創作提供了龐大的語境和可能性。很多事物都是在變化的,這些促成了當代的一種習慣。我覺得當代藝術更像一種城市文化,進化得很快,有一種競爭性,這就構成了我們對於「當代」的認識。

徐震 新展「異形」展覽現場,香格納上海,2018

Q:您的作品大部分是直接用雕塑的拼接構成裝置作品,為何這次展覽中展出的「進化」、「運氣」這幾件新作選擇用繪畫的方式來呈現?

徐震:有幾種原因,樓上展出的幾幅繪畫,「運氣」和「進化」系列,這類繪畫被我們稱作「像素」寫生,因為它完全依靠於電腦,在電腦上把稿子做完,然後繪畫工作人員基本上每天用50萬至150萬的像素點,把它畫出來,畫的人可以沒有繪畫基礎,就畫像素就可以了。其實,在我看來,它們都有點像繪畫版的雕塑或裝置,所以我會覺得它是一種用繪畫語言呈現的類似於雕塑或裝置的一種繪畫感。它們是繪畫,但是跟樓下的裝置的方式是接近,只是媒介不同。樓下這個裝置可以360度在中間穿行,這是繪畫沒有的,但樓上那幾幅作品就是單一視角,放在那裡,「運氣」系列有一種抽象的迷惑感,「進化」系列中的非洲面具很明顯是立體的,後面是平面的,所以它有立體與平面的對比性。所以我們選擇的這些題材有的能畫,有的需要雕塑或裝置做出來,但思維方式和創作方式是一樣的。

徐震 運氣 05:38

布上油畫,2017-2018

Diameter:250.0 cm

繪畫有很多表現方式,我們這種繪畫的繪畫性不是通過一個人來產生的,它的繪畫性是通過我們設計的一種製作過程,任何人來畫,都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來完成,誰來畫都可以,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很多人看了這樣的繪畫,覺得為什麼畫照片還是有繪畫的靈光感,這就有點像時間,在畫面上反覆打磨的結果,「進化」那兩張畫,幾乎平均半年才能完成一張,一個人每天只能畫一點點。這種方式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半年之後就會形成一種莫名其妙的繪畫感。

很多人都說我們做作品,又簡單,又有效,比如上下佛對接,東西方的東西拼接在一起就完了,但其實對我來說,這是有一種上下文的對接的,我也可以找另外兩個東西對接,但有時候意義一樣,引發意義的前提是不一樣的,還是要考慮藝術性。比如上下佛,「永生」這個系列,我的重點是兩種審美放在一起,產生的一種矛盾的審美,這種矛盾的審美就是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中產生的矛盾性審美,「運氣」系列,一個綠環就很中國,五六個環套在一起,就不是中國的東西,就是一種西方的現代主義,理性推導出來的一種對抽象性的理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視覺經驗呈現來說,能促使人去接受它裡面的這些東西就可以了,藝術家不是一定要說出很多理由和道理,關鍵還是要看作品是否有呈現出來。

徐震 新展「異形」展覽現場,香格納上海,2018

異形 1(局部)

Q:一樓的這組裝置叫「異形」,也是這次展覽的主題,這組作品的由來是什麼?

徐震:樓下的這組作品主要的起因是關塔那摩事件,我們複製了那個事件的一張照片的場景,這個事件是美國的虐囚事件,我覺得兩排囚犯跪著的姿勢與中國漢俑的姿勢非常接近,我就把漢俑放大,塗上跟囚犯衣服一樣的顏色,我們是提出了一個可能性,而不是一個結果,每個人看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就是在考驗每個人自身對於正確性的判斷。這個作品的臨界點,不是要告訴你一個結果,這就是一個測試。每個人站在自己的邏輯里看問題都是沒錯的,從別人的角度也想不通你想的問題,在面對各種矛盾時,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說,一個顏色是否能牽扯出很多問題?至於過程和結果我並不關心。我只關注藝術,在我看來,藝術是一種濃縮的,這種濃縮決定了人的基本規律,決定了人如何認知很多行為規範和經驗,而經驗的產生如何影響另一種經驗?當代藝術的可貴之處就是有很多這樣的東西。

徐震,進化-莫高窟 254窟西壁畫、塞努佛面具,

2017-2018,200×135cm,繪畫、布上油畫

Q:今年是剛好是您作為藝術家生涯的第20年,在您看來,都經歷了哪些變化?

徐震:從我個人來講,沒什麼變化,與我20歲的時候基本是一樣的,我充滿好奇,充滿未知,覺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能唯一有區別的就是比以前有信心。今年也算是一個階段性的調整期,步入40歲之後,要考慮下一步要做些什麼,目標是什麼?從我們的角度開始考慮這些。

素材致謝絕對藝術,中國藝術現場綜合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現場 的精彩文章:

弗朗西斯·培根:我的一生就是一堆龐大的混亂
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提名獎正式公布

TAG:中國藝術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