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草》的第N種讀法

古詩《草》的第N種讀法

讀這首古詩應該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記得當時只有前面四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八十年代農村條件比較艱苦,沒有像樣的校舍。小學臨時設置在村裡面的祖宗祠堂里,教這首古詩的老師是一位姓朱的老先生,手持教鞭一個字一個字地帶我們學習,學完後還要背誦。

老先生用了很多生動的實例,重點向我們講述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作為農村的娃娃,野火、春風、草這些關鍵詞是我們最熟悉的了。當年在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祠堂里誦讀這句古詩詞,我們真的是扯開了嗓子,覺得非要這樣才能體現出那種「燒不盡、吹又生」的韌勁來,以至於震得寄居在房樑上的老鼠都無法安生。可以想像得到祠堂里供奉的列祖列宗們看到那樣的場景,一定是欣慰萬分的。

這座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賀氏啟六公祠」承擔了幾十年的學校功能,村裡的孩子大都是從這裡開始接受啟蒙教育的,我同樣也是在這座古祠堂念到小學畢業。後來小學搬走新建,古祠堂回歸到本來的面目,並且修葺一新,現已被文物部門核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一次回老家路過,都會停下看一眼,白牆黑瓦的建築總是顯得那麼的安靜,不過我始終認為她真正輝煌的時期正是當年書聲琅琅的時候。

後來再讀到這首詩是在30年後,在我兒子的小學課本里,不過增加了後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請原諒我的無知和不好學的態度,直到這一天才知道這首詩的原名叫《賦得古原草送別》。

越發怪罪當年教材的編撰人員,怎麼能把白居易這麼有名的詩句隨意閹割還改了名呢?我知道你肯定會苦口婆心地說:你們還小呀,哪能讀懂這些,哪能背誦了這麼多,尤其是後面這四句不好理解。我只能說:艹,你們想的太多了。

其實更偏愛後面這四句,雖然沒有前四句那麼朗朗上口和滿滿的正能量。想想這麼美的詩句再要配上點《王孫游》的古琴聲,那就是在長亭外古道邊送別好基友的畫風,滿滿的都是無限的情意和不舍。

較真的毛病又犯了,上網搜了一下這首詩及背後的故事。網上說這是白居易少年時寫的,真是個牛B的人!網上還說這首詩有譏諷小人的意思,不知道是我的智商低還是理解力有問題,怎麼沒看出有這麼一層意思來?!想想生活在大唐盛世的白居易同志,在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時期,眼裡看到的應該只有美景,心裡想的也只有純粹的友情,無論如何都沒有後人點評出來如此深的城府。我只能再一次說:艹,你們又又又想多了。

讓經典的詩詞歌賦以原本的樣子展現,讓傳統文化真正回歸,不要斷章取義的點評,更不能帶著鼠目寸光來修改編撰。相信我們後來人都有自己的欣賞角度和理解力,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這也叫做初心吧。

真的不要擔心孩子們看不懂聽不明白,因為他們終究有長大的那一天。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卡啦永遠O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啦永遠OK 的精彩文章:

TAG:卡啦永遠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