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六一兒童動畫檔,你準備和孩子選哪部電影踩雷?

六一兒童動畫檔,你準備和孩子選哪部電影踩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你剛剛結束這一周工作的折磨,迎接你的是愜意的周末時光。

你帶上愛人孩子大快朵頤後,正準備去電影院補上你落下的復聯3,卻被電影院內童真童趣的擺設所提醒。售票員一臉熱情的微笑問候你,「先生/女士您好,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有什麼想帶寶寶看的兒童電影嗎?」

你看了看孩子的方向,「爸爸/媽媽!我想看這個動畫片!」你心裡暗自叫苦,看來複聯補番的計劃又要推遲了。

這些年,你被迫「陪看」的國產動畫電影

201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收入為296.39億元,也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隨後三年間中國電影總票房更是飛速增長,2015年票房總收入440.69億元,2016年票房總收入457.1億元,2017年更是取得559億元的傲人成績。

中國整體電影市場的持續良好發展刺激了動畫電影板塊的市場行情,2015年起,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量均在45億元以上。國內各大發行方看此良機,也紛紛下海爭奪市場,推出自製的國產動畫電影,而六一作為一個主攻兒童的檔期,更是國產動畫電影的「重災區」。

根據貓眼電影數據,僅在2017年六一檔期間,就有7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其中4部就屬於復映(即時隔幾年再次上映,直白來說就是炒冷飯)。而以上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計1.25億,其中票房第一名為潛艇總動員5的4609萬元。

與此同時,在2017年六一檔上映的還有從日本引進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該片最終拿下了1.49億的票房,成為去年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動畫電影,並且超越六一檔其他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總和。

市場雖大,但拼的仍舊是硬實力。

而就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整體情況而言,不管是票房還是電影質量都表現不為樂觀。

截止去年年底,中國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13.29億元,僅佔總體票房的28%,而進口動畫電影佔比高達7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國產電影中低幼向的說教畫風使得家長無法忍受,甚至連孩子觀看時都呵欠連連。

「過於低幼化化」、「劇情粗糙」、「邏輯不通順」、「特效辣眼睛」、「通過兒童捆綁家長消費」,已經成為了六一檔國產動畫電影的代言詞,也成為了家長心中一份難以言說的苦。

那麼轉眼到了今年六一檔,是否會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來為家長兒童洗洗眼呢?


發行方閉眼撈錢,家長無奈買單

2018年6月1日上映熱度較高的前四名動畫電影

看著今年熱鬧的六一動畫電影檔,最值得期待的無疑是哆啦A夢這位親切可人的藍胖子,其次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童年小夥伴大耳朵圖圖也走上了大熒幕……正當多半家長想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躲避觀影雷區,卻猛然發現一點不對味「大耳朵圖圖這電影......我好像在家就陪孩子看過呀,怎麼現在又上映了?」

看來躲不過的,終究還是國產動畫電影發行方一貫沿襲的老套路。

復映撈票房,不換湯來不換藥——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

連今年海報的上映時間都沒改,是有多不走心

作為一部去年暑假上映的動畫電影,大耳朵圖圖的累積票房已經達到4298萬元,此輪復映很大程度是為了再撈一筆票房。

同時在影片售票頁面,原本的「已有評分」已經被替換為「點映評分」,試圖混淆已經上映的事實。

大耳朵圖圖作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親兒子,陪伴數代人走過童年時光,發展至今口碑還是有所保障,算得上是行業標杆的存在。

但在豆瓣評分中,大耳朵圖圖的動畫電影評分明顯低於往期的動畫片作品。有觀眾評論「大耳朵圖圖還是更適合動畫片,而不是電影。」看來這次轉型之路,圖圖走得並不是很順利。那麼今年六一為何又再次安排檔期復映,就更值得觀眾深思了。

無獨有偶,這樣相似的套路被國內另一知名動畫IP同樣運用過,那就是「摩爾莊園」。2017年,《摩爾莊園2》復映,此時距離它2012年第一次上映已經過去了5年。這5年內,摩爾莊園IP還推出過續集3,但總體而言這3部的票房中還是第2部最出彩,所以成為了復映的最佳選擇。

復映之時媒體猜測可能會加入新的元素,結果一去電影院,就是一部完完全全重複5年前的動畫電影,觀眾們紛紛表示大失所望。

在電影圈,復映都被認為是對經典影片的致敬,例如《大話西遊》《甜蜜蜜》等。但對於像《大耳朵圖圖》、《摩爾莊園》這類甚至沒有達到及格線的非經典兒童電影的復映,則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國內整個動畫電影市場的不正常風氣。

而這個風氣帶來的結果就是國產動畫新片一年比一年減少:2017年,一共有62部中外動畫電影登上國內大銀幕,與2016年持平,但其中有9部是往年動畫電影的重映,國產新片數量嚴重縮水,是2010年以來首次下滑。這類不換湯來不換藥的做法帶來的就只有市場的疲軟,以及觀眾的紛紛轉黑。

碰瓷迪士尼,永不停歇的總動員——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里

今年六一檔的第二部電影就是《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里》,看這個片名與畫風,還以為是迪士尼的最新力作呢,然而實際上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本土化國產IP。

左圖為迪士尼原版《海底總動員》,右圖為《潛艇總動員》

從以上兩幅劇照的對比可以看出,迪士尼明顯更加註重海洋中各類生物動漫化的基礎上仍舊堅持寫實,連各種海洋生物之間的大小、比例、細節都刻畫的很好,做到真正在給兒童帶來歡樂的同時激發了他們探尋深海知識的興趣。

而國內的動畫電影中,迷你化的鯊魚、在海底暢行無阻的松鼠、酷似魚類的潛艇……已經都是普遍違背生物常識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家長們就更不用談科普海洋知識,教育孩子了。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看似毫無營養的電影IP已經發行整整5部了。

不少觀眾都表示會被這樣相似度極高障眼法所「矇騙」買票

即使每部豆瓣評分都是一以貫之的慘淡,但這些並不會影響發行方環球數碼的信心。因為從2008年推出第一部電影至今,環球數碼已經憑藉該系列IP累積收穫了1.7億票房。就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年該片4000萬票房已經成竹在胸。

但是國內觀眾顯然對於這種「碰瓷」迪士尼的IP並不買賬,豆瓣評分中很多一星差評都來自於觀眾對於被欺騙的憤怒。

除此之外更具有諷刺意味的就是,該IP的發行方環球數碼是同時擁有國家政策專項扶持,以及自身人才集訓基地的大型上市企業。雄厚的創作背景卻並沒有孵化出令人滿意的作品,十分讓人唏噓。

套用迪士尼的成功或許是最方便的捷徑,但原創探索之路終究是需要自己一步步踏實走下去的。

電影只是幌子,套現政策補貼才是重點——魔鏡奇緣2

魔鏡奇緣2作為一部混合著魔鏡、白雪公主、小美人魚等多種童話角色的中國原創電影,整體邏輯十分混亂。相比較上述前兩部電影,它既沒有自身原創IP,也沒有紮實的製作團隊,甚至連故事邏輯都理不通順,它的誕生更像是一場打著電影上映後套現政策補貼的算計。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15年被爆出的《汽車人總動員》侵權一案。

此案中,發行方被迪士尼旗下皮克斯起訴直指侵權,更有網友猜測該片之所以上映是因為看中了政府扶持補貼。

2013年,發行方所在的廈門政府出台了對本地動漫企業的七項優惠政策。其中第1條就是原創動畫播出獎勵——原創電影動畫在全國性院線和央視電影頻道播出,每分鐘補貼3000元;在地區性院線播出每分鐘補貼1500元。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該片片長為85分鐘,且當時已經在全國性的院線公映,那麼按照政策,就應該可以拿到255000元。假設能獲得動漫獎項,補貼還將更高。

這類空手套白狼的國產動畫電影並不在少數,低廉的製作成本,草率的宣發排片。即使最終票房不夠理想,還有政府的豐厚補貼。

但對於市場來說,政府補貼原是鼓勵扶持原創動畫電影這樣的朝陽產業,是扶「良」而不是扶貧。現如今卻被有心之士加以利用,只在意作品數量而忽略作品品質,長此以往定會劣幣驅逐良幣,將真正的原創佳品埋沒在濫竽充數的平庸之作下。

中國優質動畫電影路在何方?

曾經,中國動畫電影是亞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從20世紀20年代起,以萬氏兄弟為代表的中國第一批動畫創作人開啟了他們上下求索的歷程。1941年,萬氏兄弟聯合執導了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故事情節生動形象。

《鐵扇公主》當時在日本的宣傳海報

而此刻遠在東瀛,當時還是14歲的日本漫畫動畫鼻祖手塚治虫也深受該片啟發,立志也要做出自己的動畫,因此從某種程度可以說是萬氏兄弟影響了日本漫畫的起源。

負責《大鬧天宮》中美猴王定型的嚴定憲(右)與手塚治虫(左)

隨後,國內優質動畫創作者更是陸續推出《大鬧天宮》、《九色鹿》、《小蝌蚪找媽媽》等在內的優質原創電影。到了後來,隨著動畫製作水平的日益提升,勤勞的造夢者們又推出了《中華小子》、《哪吒傳奇》等可以每天連載播放的動畫片,打開了孩童們的啟蒙之門。這份匠心,實屬不易。

然而好景不長,原本優質的創造氛圍開始逐漸被撈快錢的風氣所帶偏。

據統計,從2012年起,中國動畫產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達到了26萬分鐘,而排名第二的日本僅有9萬分鐘。

大批量產出的背後必定是對質量的注水,2010年暑期有不少觀眾反應央視少兒頻道晚間11時至次日凌晨1時推出的欄目《動漫星空》非常蹊蹺,正常孩子在這個時間段早就已經入睡,那麼這些動畫片又是播放給誰看的呢?

通過調查才得知,大批動畫製作者深諳國家補貼政策,所以低價或者貼錢拜託電視台引進自己發行的動畫片。而這種「高補貼、低價格甚至免費引進」的交易模式,對於我國動畫市場無疑是巨大的破壞。

同理六一兒童檔,在市場秩序已經被破壞的前提下,各大發行方更是吃准了家長會被孩子「綁架看片」的定理。不管家長選擇帶上孩子看哪一場動畫電影「侮辱智商」,就都會有發行方在幕後賺的盆滿缽滿,眾多網友家長更是在網上叫苦連天「在陪伴孩子長大的路上,就是永不停止的爛片踩雷史」。

豆瓣評分中滿滿都是觀眾對於國產動畫電影的失望

而反觀迪士尼、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它們也會定期推齣動畫電影。但在這些電影中,動畫製作人並不會簡單地將影片低幼化,而是更多包含了青少年、成人在內的多層次年齡段,因此它背後的普世意義也更加豐富,這樣的動畫電影也就更加值得被嘉獎與傳承下去。

近年來國內引進的《尋夢環遊記》與《你的名字》受眾層面明顯更廣,分別獲得12.12億元與5.76億元的好成績,口碑更是一路好評。

以前者為例,感人的內核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俘虜了從大人到兒童的大波影迷。在動畫電影這片領域,內容才是真正的王,只有講好一個故事,觀眾才會心甘情願為之買單。

而我國未來動畫電影的正確方向也正是如此,以《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在內優質國產動畫的崛起無疑就是對於目前市場上那些粗製濫造的「量產貨」的警告,也帶給觀眾以及市場重振的信心。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不同年齡段的觀眾自然也會對一部優質動畫電影產生不一樣的理解。比如在《大聖歸來》中,孩子們看到的更多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霸氣與威猛,而作為陪伴的家長更懂得這個故事對於現實社會中的影射,這樣的動畫電影才會有值得學習與傳承的資格,能夠為家長提供啟蒙孩子的空間。

而反觀如今六一檔的三部國產電影,無一不是重複生硬的說教模式,大多都是對家長與孩子雙重的「智商侮辱」。

現如今,只有我國國產動畫電影真正從低幼化向全民化發展,不再僅僅注重學齡前兒童的市場需求,才是它告別六一後真正的成人禮。(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出行市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費用不變增加人手?其實你有三種方式來迎接挑戰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