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建王朝有個 「60年魔咒」,熬過60年就是強盛的大帝國?

封建王朝有個 「60年魔咒」,熬過60年就是強盛的大帝國?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




封建時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60年魔咒」現象:能熬過60年的極限,便有極大概率成為強盛的大帝國。反之,則淪為短命王朝。




一個王朝是否國祚綿長、國力強盛,有兩個條件:




一是順利地活到60年。



二是活到60年時,王朝運轉正常。











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一統的大帝國是秦朝。秦朝雖然軍力強大,但因為為政太過殘暴,而且分裂的潮流反覆回潮,多方原因交織,統一的秦朝只維持了15年便滅亡了。




西漢是第一個突破「60年魔咒」的大帝國。西漢於公元前202年建國,到第60年時,正處在景帝末期、武帝即將執政的時代。漢高帝消滅異姓王分裂勢力,文、景兩代對內奉行輕徭薄賦政策,對外與匈奴維持暫無大戰的狀態,因而國力不斷上升,到漢武帝時達到極盛。故而漢武帝能夠創造北擊匈奴、開拓西域的不世之功,極大地拓展了大漢帝國的生存空間。西漢國運長達210年。



東漢同樣突破了「60年魔咒」。東漢建國第60年即公元85年時,正好處於「明章之治」的末期。東漢開國後連續出現「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兩個政治上的高峰,新生的東漢政權著力革除西漢末年土地兼并、豪強亂政、外戚專權、吏治腐敗等弊政,使得國力大大提升。東漢開國時全國人口僅有2100萬人,到了漢章帝末年人口實現翻倍,達到了4330萬。這個夢幻般的開局,令東漢獨霸東亞大陸達190多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大部分王朝都沒有活過60年。唯有東晉、北魏兩個超過了60年。




然而東晉立國先天不足,司馬氏皇族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掌握政權,在其103年的歷史中,王氏、庾氏、謝氏、桓氏等世家大族輪流執政,絕大多數司馬氏皇帝都是擺設。所以談不上什麼國祚綿長,國力更是不值一提。只不過碰巧北方一片大亂,僅能維持不死而已。



北魏王朝存在了148年(公元386-534年),在開國60年左右時正是太武帝拓跋燾執政,太武帝在位期間軍事成就極其突出,西邊徹底消滅了大夏,控制了西域;南邊將國境線由黃河一線推向淮河,在宋魏大戰中佔了上風。得益於軍事擴張,北魏不斷完成封建化、漢化的進程,到孝文帝時基本進化成半成熟的封建帝國,所以才能一舉打破五胡十六國以來,少數民族政權短命的怪圈。




隋朝建國37年便因暴政滅亡,但隋朝上承漢魏以來400多年變亂,總結創造出的制度成果卻完整地傳承給了唐朝。




正是因為制度燦然、統治得法,唐朝剛建國就迅速進入爆炸模式,從第二代皇帝唐太宗,便開始連續吊打突厥、西域諸國和朝鮮,李靖生擒頡利可汗、徹底滅亡東突厥的戰績,成為後世可望不可即的傳說。建國第60年唐高宗在位,高宗的「永徽之治」繼承和發揚「貞觀之治」的政風,包括高宗之後武則天執政,也基本秉承唐太宗的政策,使得國力持續提升。唐朝國力強盛的局面一直持續了100多年,上升時間之長,歷代罕見。










兩宋享國319年,雖然國力積弱,開國之初便接連遭遇對遼作戰的重大失敗,西夏的崛起也令北宋無可奈何,但在第60年左右這個關鍵時期,時任皇帝宋仁宗一改真宗時的昏弱和折騰,採取與民休息、適度改革的政策,使得國力有所恢復。同時,仁宗待人寬厚,慧眼識人,北宋湧現出一大批聞名後世的大賢大才之人,如范仲淹、歐陽修、包拯、韓琦等人,賦予宋朝極其鮮明的人文氣息。國無賢必亡,國有賢必不速亡。北宋能夠在慘重的靖康之難後延續國脈,與人才昌繁不無關係。




元朝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它統治方式之怪異、民族矛盾之突出、階層分化之明顯、農商錯位之劇烈,都是其他朝代沒有的,它雖然活過了60年(1279-1368年),但社會矛盾積累到60多年時已經無法掩蓋。從1348年起,便以農民起義的形式進行了總爆發。蒙元貴族無力解決社會矛盾,純粹以軍事手段進行鎮壓,結果仗打了20年,政權被顛覆,蒙元貴族被攆回了老家。




明朝建國第60年是明宣宗時期。明朝的特點是,政治上達到了君主專制的巔峰,丞相制度被徹底廢除,皇帝直接掌握政府;行政制度上,中央內閣制度和地方行省制度,以及邊疆地區管轄制度都逐步完善,給後來的清朝奠定了基礎;軍事上從國初的外向型逐漸向自保型轉變,基本放棄了遼東和交趾。特別是軍事方面,宣宗時期是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系列特點帶來的結果是,明朝對內的控制遠遠強於秦漢隋唐,但由於不熱衷於擴張,四面受敵,逐步退縮,使得整個王朝呈現穩定而內斂的特點。故而,在游牧民族勢力不強的條件下,王朝可以長久地持續下來。










清朝第60年時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帝。滿清的統治者吸收歷代興亡的教訓,在緩和民族矛盾、積極完成漢化上,做的非常成功。不僅靠強大的武力壓服了全國,還憑藉有效的政治手段,贏得了各族人民的認同。康熙皇帝平三藩、收台灣、征葛爾丹、北擊沙俄,取得了赫赫武功的同時,還不斷完善政治制度,基本上消滅了所有危及皇權的隱患,像外戚專權、後宮干政、宦官專權、權臣亂政、地方割據這些歷代王朝的常見病,都被很好地預防。當然,清朝末期也出現了慈禧垂簾聽政的情況,但彼時清朝內外受敵,外國勢力深度介入,不能與古代王朝相提並論。總體上看,康熙朝開創的良好政治局面,是清朝國運長達268年的重要保證。




作者:

票非人,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

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我和太子誰做得對?此人妙語回答,裝瘋熬過三朝活到百歲
原來《三國演義》中這些人物的名和字,早就暗示了人物將來的命運,所以我們改名字的時候有些字盡量避開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