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的本質:死亡

人的本質:死亡

縱以死生悲契闊

可憐日薄近西山

萬古到頭歸一死

醉鄉夢地有高原

GIF

1

在我們已有的觀念里,人必有一死。突破常理,不經發問:

人是否能夠倖免於死?死亡的盡頭是否存在生命?

一個人死了,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他的器官已經衰竭,血液不再流動,細胞不再呼吸。一個生命正常的生理過程,從出生到死亡,連續的B1到Bn的過程,有規律更替

如果我想要倖免於死,獲得永生。就像倖免於一場車禍,一次事故。在死後還能活著。這個想法顯得光怪陸離,因為我們不曾見過有這樣的人存在。討論人是否能倖免於死,首先需要回答:

人是什麼東西,是由什麼組成?

有兩種觀點:

1.人是肉體和某種東西(靈魂)的結合體

2.人只由肉體組成

GIF

2

第一種觀點被大多數人接受,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生物的一點就是人有靈魂。靈魂在這裡被理解為意識/慾望/理想…的基礎,是一種非物質形式的存在

靈魂區別於肉體,無法用具體的實物來表示。一旦死亡發生,肉體會逐漸腐爛,最後回歸自然界。那靈魂呢?靈魂是否能夠繼續存活?答案是無法確定。我們無法找到一種方法驗證靈魂的存活,非物質的東西無法用物質來表達

可以理解的是,一個人的死亡,是他生命的終結,也就是靈魂和肉體聯繫的終結。把人看成一個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三明治,肉體消失,三明治也跟著消失。那靈魂去哪裡了?是否可以猜想:

肉體從B1到Bn的過程中,靈魂也存在S1到Sn的過程

在死亡的那一刻,靈魂也跟隨著毀滅

GIF

3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普遍認同肉體和靈魂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是相互並列的關係。但第二種觀點認為人只是由肉體組成,靈魂只是他的一種特徵,一種非常棒的特徵

一隻粉筆,它是一個物體,它的特徵是可以寫、畫、塗。一個手機,可以打電話、聽歌、發簡訊,它的特徵比粉筆高級多了。那麼一個人,可以思考、慾望、計劃…不經讚歎,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物體,他的功能(特徵)在地球上已經是最高級的了。以此類推,一個外星生物,它有更更高級的特徵,比如腦電波交流,脫水休眠

這種解釋可能不太容易被接受,因為我們都先入為主了。如果我們思考,人身體的那個部位最聰明,你的大腦告訴你答案是:大腦。我們的大腦(靈魂)肯定不會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我們的思考就是大腦的活動,它首先會給你一個信息:你最重要的是大腦(靈魂),肉體是其次的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的結論是:

人無法倖免於死

第一種觀點,死亡伴隨肉體和靈魂的同時消失。也就是靈魂確實存在S1到Sn的變化。靈魂的非物質性決定了這種變化只能用非物質的形式表達,像一個人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增加,這種並不像B1到Bn的變化那麼有規律。隨著一個人的成長,他會越來越有經驗,越來越棒(靈魂的增長)。慢慢地,細胞衰竭,他反應變得遲鈍,老年痴呆,大腦停止運作(靈魂的毀滅)。靈魂在生命的最後1秒/1毫秒/1微秒,降為,生命結束。

第二種觀點,死亡就是肉體的消失。既然肉體消失,那麼也就沒有生命。如果是用化學手段保持肉體完整性,這個肉體沒有活性,也應該是沒有生命了吧,因此就沒有靈魂這個特徵。

本文源於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從哲學層面探究人的本質,死亡的本質。本課程不是洗腦,是教你突破固有的習慣思考問題。人的恐懼在於未知,當你對未知不再陌生,你將無畏於將要來臨的一切,生活也就掌握在你手中。課程很不錯,一個非常棒的教授,精力充沛、睿智多才,每個音節都很清楚的美式口音,猶如饕餮盛宴,大快朵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翎書生 的精彩文章:

TAG:白翎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