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芝士 維吾爾族神話

芝士 維吾爾族神話

相比較哈薩克族的神話(芝士 | 哈薩克族神話傳說),維吾爾神話就難收集得多了。來到新疆後,我所有的維吾爾族朋友都向我表示,從未聽說過本民族的神話故事。

與其他突厥語民族相比,維吾爾族在歷史上對伊斯蘭教極為虔誠,所以原始的騰格里崇拜也被抹除得最為徹底。我在圖書館中也沒有找到任何一本關於維吾爾族神話的書籍。

就在這個時候,我想起來了中國知網這個神奇的東西。會不會有一些維吾爾族的學者,寫過關於本民族的神話研究呢?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蒙古族學者那木吉拉先生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維吾爾族女天神創世神話的論文,裡面記載了一篇關於女天神創造世界的神話。

這篇神話是一位維吾爾族神話學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喀什記錄下來的,口述者是一位80歲高齡的老人。據老者所說,這則神話他小時候是聽祖母唱出來的。

這則神話被收錄時有漢語和維吾爾語兩個版本,現在最初始的維吾爾語版本已經軼失,只留下了漢語版本。能查到的所有維吾爾語版本都是漢語轉譯的。這則創世神話命運之坎坷,令人唏噓。現將神話故事抄錄如下。

註:該神話故事由維吾爾老人牙庫布口述,阿卜杜拉先生整理,最初發表於《民間文學》。

很早以前,整個宇宙里沒有太陽、月亮、地球和星星,也沒有人,更沒有牛、驢、馬、羊等家畜和妖魔鬼怪。只有茫無邊際的灰濛濛的天。整個宇宙間只有一個女神。她和人長得差不多,就是比人要大得多。平時她都靜靜地睡覺,醒來後,舒展一下身體,就把整個宇宙塞滿了;伸開胳膊(或翅膀),就把整個宇宙蓋住了;睜開眼睛,宇宙一下子就亮堂堂的了;眼睛一閉,宇宙就全黑了;一打呼嚕,雷聲就震動整個宇宙。

後來,她很寂寞,就鼓足力氣吸了一口氣,把宇宙間的所有的塵土和空氣吸進肚子里了。爾後,使足力氣一吐,吐出來個又大、又圓、又亮的東西,飛起來掛在東邊的天上,這就是太陽;又一吐,吐出來月亮;再一吐,吐出來個地球;她不停地吐呀吐,唾沫星子都飛起來,掛滿了天空,變成了星星。

因為這些太陽、月亮等與女天神自己都不一樣,又不會說話,女天神就想按照自己的樣子再創造一些人。便又使勁一吐,把吸進肚子里的塵土都吐出來了,成了許多小泥巴點點,這些泥巴點點飛起來又落在地球上,就變成了許多又小又矮的人,這些人不會走動,也不會說話。

女媧造人的神話也有類似劇情

女天神又一吐,吐出來無數的小昆蟲。這些小昆蟲們去推這些小泥巴人,推呀推,小人們會走會跑了,但還是不會說話。女天神就給他們吹氣,女天神的氣一吹進這些小人們的嘴裡,他就會說話了,又說又笑,還會唱歌跳舞。但是女天神太大,他們又太小,女天神就用手一個一個地撫摸他們,拉扯他們,很快這些小泥人就長大長高了。女天神把人分為男女兩種,讓他(她)們分散到各地,住在一起,繁衍後代。就成了今天的各個民族。

後來女天神又創造了野獸、家畜;又創造了河水、湖泊等。由於沒有給昆蟲創造吃的東西,昆蟲就變成了妖魔鬼怪,專門和人作對。女天神又給人類吹進了智慧,人便成了地球上最聰明、最有智慧、能主宰一切的主人。

這則神話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則標準的突厥民族創世神話,符合一切創世神話的特徵,但卻沒有絲毫體現伊斯蘭教的元素。這則神話顯然是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誕生的。我詢問了我的導師,「天神」對應的維吾爾語是「Tengri」,直譯過來也就是「騰格里」。這正是突厥語民族中所廣泛信仰的原始宗教。

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以及蒙古族的語言中都有這個單詞。這個單詞可以追溯到匈奴人所說的「撐犁」。而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天山山脈,在維吾爾語中也是「Tengri」。

但是,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後,當地的原始宗教必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我在上一篇介紹哈薩克族神話文章里,提到了當地神話的伊斯蘭化。而維吾爾族神話的伊斯蘭化則更有意思。

在另外一則神話中,女天神被降級為「安拉的助理」。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折衷和妥協。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唯一的主,那麼女天神自然不能作為一個與安拉並列的神而存在。但是作為根深蒂固的原始宗教,女天神的神性又難以被剝奪。於是便有了這篇非常有意思的《女天神創造亞當》。這篇《女天神創造亞當》,也是我在那木吉拉先生的論文里找到的,最早發佈於《民間文學》。

亞當是我們的女天神創造的。自從有了真主,我們的女天神就當了真主的秘書和參謀,幫助真主統治整個世界。可是女天神不知道怎樣做乃瑪孜(禮拜),不知道每天做幾次,只好跟著別人的樣子去做。

有一次,她忘記了按時去向真主祈禱,真主很不高興,要懲罰女天神,就決定把女天神從天上趕下來,讓她獨自在地上生活。女天神因為在地球上生活得很孤獨、寂寞,就用地上的泥土捏了一個人,是男的。但泥人沒有靈魂,不會講話,不會走路。

女天神對自己不按時向真主祈禱的過錯向真主表示了懺悔,祈求真主給泥人以靈魂。真主念女天神曾為自己做過不少事情,又已經認錯,就滿足了她的要求,向泥人吹了口氣,於是泥人有了生命;泥人就像剛睡醒一樣,哼哼著,揉了揉眼睛,站起身來,又伸了伸胳膊和雙腿,打了一個很響的噴嚏,睜開雙眼向女天神致謝,感謝她創造了自己。這就是亞當。女天神聽了亞當的話很是高興,就又用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名夏娃,讓她作亞當的妻子。

從此地球上有了人類。

亞當和夏娃

這個神話非常有意思,可以作為一個伊斯蘭文化影響下原生神話妥協的典例。中世紀時期,伊斯蘭教的傳播是非常溫和而寬容的。阿拉伯帝國最早是有一定的信仰自由的。作為帝國的主流宗教,在傳播向其他民族的過程中,如何讓當地民族的文化在伊斯蘭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傳教士必須解決的問題。

這則神話將創造人類的功勞一分為二,女天神創造了人類的肉體,而安拉則創造的人的靈魂。並且是在女天神「祈禱」之後,真主才特別開恩。而在故事的一開始,女天神不知道怎麼做「乃瑪孜」的橋段,顯然是影射出伊斯蘭教剛剛傳入維吾爾族時當地人的不知所措。女天神最早作為真主的秘書,而後又被放逐。這一過程顯然是被剝奪神性的過程。短短的一則神話,融進了數百年的宗教變遷。

除此兩則神話外,維吾爾族還有一則神話流傳至今。名字叫《頂地球的公牛站在哪裡?》。這則神話其實是《女天神創世》的一個補充。起到了補足世界觀的作用。

女天神創造大地的時候,吸收了宇宙間的空氣和塵土,然後使勁一吐,塵土就變成一個大大的地球,從天神嘴裡滾了出來。地球被吐出來後就從天上往下掉,因為它特別大,特別重,所以掉得特別快,離天越來越遠了。

女天神怕地球落得太遠,找不到了,便想把大地固定住。她命一頭天上的公牛頂住地球,止住地球繼續往下掉。公牛飛快地鑽到地球的下面,用一隻角把地球頂住了。從此地球不再往下掉了。但是公牛用一隻角頂地球,時間長了,就累了,把地球從一隻角換到另一隻角上,每當公牛換角的時候,地就要動,這時地上就要發生地震。頂住地球的公牛站在一個碩大的烏龜上面,大烏龜趴在女天神吐出來的大水上面。這些都是由女天神安排的。

哈薩克族的神話中也有神牛的故事,其中對於神牛頂著地球的故事,哈薩克族神話和維吾爾族神話如出一轍,連細節都極為相似。只不過在哈薩克族神話中,創世的人物是「迦薩甘」。下面是尼合麥德先生收集的《迦薩甘創世》一文中關於神牛的描述。

天在上,凝然不動;地在下,不大甘心,總是搖晃不定。迦薩甘拉來了一頭碩大無比的『青牛』,把地固定在牛的犄角上。大青牛天生犟脾氣,只願意用一隻犄角支撐,地仍然不時晃動,尤其每逢大青牛將大地從一隻犄角倒換到另一犄角上去的時候,大地就震蕩起來,發生強烈的地震。迦薩甘非常氣惱,順手抓起一些高山,當作釘子,把大地牢牢地釘在大青牛的犄角上。

撒拉族的信仰自然也是伊斯蘭教,在撒拉族的神話中,伊斯蘭教的真主已經替代「天神」成為了創始者。但是創造世界的方式,仍舊沿用了突厥民族的傳統。

撒拉族有一則神話,名為《胡大吹出天地》。「胡大」是伊斯蘭教真主的一種稱呼。真主安拉(Allāh),音譯為「安拉胡」。在波斯語中用(胡大)Khudai來尊稱安拉,撒拉族也多稱真主為胡大。《胡大吹出天地》可以見於滿都呼先生主編的《中國阿爾泰語系民族神話故事》,下面給出一段節選。

在早得沒法計算的年代裡,天地不分,到處是黑夜,沒有白晝,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是一個創造宇宙萬物的主———胡大,他吹了一口氣,延續了六天六夜,比狂風還猛,比旋風還大,吹開了天地,天往上飄,晃晃悠悠,直到無法夠著才停下來;地往下落,落呀落呀,直到到了底,河流現出來,這才慢慢落穩,從此才有了天地之分。現在我們看到的天地,就是胡大吹出來的。

在這個神話里,反覆強調「吹」這個要素。雖然創世的人物變成了胡大,但是整個神話的框架顯然是從之前的傳說里留存下來的。

維吾爾族的族源神話沒有流傳下來,但是維吾爾族流傳下來了很多非常具有文學價值的史詩和傳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烏古斯可汗》這部史詩。這部史詩成書很晚,最早的抄本發現於公元十四世紀左右,是在吐魯番由回鶻文寫成的。這個最早的手抄本現藏於法國巴黎國民美術館。

公元十四世紀,伊斯蘭文化已經在西域地區成為了主導文化,但是諸如佛教等其他文化影響在當地尚未被完全消除。而且伊斯蘭教的中心集中於喀什、和田等地,對於吐魯番、哈密影響不深。並且《烏古斯可汗》並非一時一人之作品,而應該是由回鶻學者對口述傳說整理而來,所以這部史詩中遺存了大量的古代維吾爾傳說故事,並且通過英雄身邊的諸多追隨者,隱喻了突厥諸部落的來源。

同其他民族的史詩一樣,這部史詩的主角也有著不凡的童年。書中稱烏古斯汗「臉色是藍色的,嘴巴像火一樣紅,眼睛是粉色的,頭髮眉毛是黑色的,比動人的天仙還要漂亮。」

當然,如果真有一個長這樣的人站在我面前,我想我是不會認為他漂亮的。這種對英雄外貌的異化是民族史詩慣用的手法,比如漢族的傳說中舜便長著重瞳。據傳說這個孩子只吮吸了母親的初乳,便不再吃奶,轉而吃肉喝酒,在短短四十天後就長大了。「烏古斯」便是「初乳」一詞的回鶻語音譯,這也是烏古斯汗名字的來源。

據說他長大後「腿長得像牛,腰像狼腰,背脊像是黑貂一樣,胸脯黑得像熊一樣,全身長滿了毛。」在這一描述中,顯然可以看到圖騰崇拜的印記。其實這種表現原始薩滿崇拜的痕迹在全書中有很多,比如烏古斯汗後來召開了部落大會。他「豎起兩個大杆子,上面掛著金雞銀雞,下面擺著黑羊白羊。」這種儀式與中原地區的祭祀並不一樣,更像是一種薩滿教的儀典。

蒙古發現的6-8世紀左右的畫

在史詩中,為民除害是一個英雄重要的成長軌跡。烏古斯成為英雄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節點是殺死了禍害人民的「獨角獸」。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獨角獸」並非是我們印象中那種優雅的帶角白馬,而應該是一種兇殘的肉食性猛獸,長著一隻獨角。類似於我們漢族神話里的「狴犴」。

之後的故事便是烏古斯汗統領各個部落征伐四方的,這隱喻了突厥民族發展壯大的過程。突厥民族的足跡遍布歐亞大陸,烏古斯汗傳中記載的內容也可以體現這一點。比如書中提到烏古斯汗征討「烏魯木可汗」的故事,並且記載戰爭的地點位於「亦得勒河」。這個「烏魯木可汗」和烏魯木齊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烏魯木齊是蒙古語,但「烏魯木」則是「羅馬(Roman)」的突厥音譯,亦得勒河則是今日的伏爾加河。這場戰爭或許是虛構的,但我們要知道,匈奴人是突厥人的直系祖先之一,這點基本上得到了學界的共識。那麼這段故事,或許和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歐洲征戰對應了起來。

更有意思的是,史詩里記載烏魯木可汗的弟弟叫做斡羅斯伯克。「伯克」是突厥語中「首領」的意思。這個音譯就很明顯了,這明明就是「俄羅斯」嘛。而斡羅斯伯克的兒子為了保住自己的城堡,對烏古斯汗表示了臣服。烏古斯汗給他另外起了一個名字,叫「薩克拉夫」。而這個薩克拉夫,我們現在更多地喜歡將之翻譯為「斯拉夫」。

烏古斯汗王傳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用具體的人來隱喻民族。烏古斯汗可以看做是整個突厥民族的象徵,而追隨他的伯克們自然就象徵著各個部落。比如烏古斯汗班師回朝,再次路過亦得勒河,在渡河困難的時候,有一個將領想出辦法,以柳木作舟渡過了亦得勒河。於是烏古斯汗就封他為「欽察伯克」,欽察這個詞的發音,和突厥語里的「小舟」很像,其中或許有關係。但欽察人確實是突厥民族中重要的一支,後來蒙古人建立的「欽察汗國」就因其居民多為欽察人而得名。

同樣,生活在伊犁的葛邏祿人也被這部史詩提到了。書中說烏古斯汗在翻越雪山的過程中丟失了自己的花斑馬,一個英勇的伯克獨自在雪山中將馬找了回來。這個人就被封為「葛邏祿伯克」。葛邏祿在字面上有「多雪的」含義,而葛邏祿人則是常駐伊犁的一支突厥部落,後來與西遷的部分回鶻人建立了著名的喀喇汗國。

《烏古斯可汗》一書就用這種方式介紹了諸多突厥部落的起源,而後講述了烏古斯汗王對於其他民族的征討。其中提到了女真、康居、身毒(印度)、唐兀悌(西夏)、夏木(敘利亞)、馬薩爾等國家與部族。整部史詩恢弘壯闊,浪漫洒脫,極具文學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看。

歷經千年磨難,這些神話與史詩已經不再被口口相傳。我的維吾爾族朋友們也從未聽說過這些神話故事。感謝這些辛苦發掘歷史的學者先輩,讓這些故事可以重見人世。

參考書目及材料

[1]那木吉拉維吾爾族女天神創世神話研究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

[2]那木吉拉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神話比較研究學習出版社 2010

[3]張越、姚寶瑄新疆民族神話故事選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

[4]阿布杜拉、姚寶瑄維吾爾族女天神創世神話試析民間文學 1985(9)

建築學學生,建築史、民居、民族文化與民俗愛好者,現潛伏在西域天山。遊戲、二次元、科幻、文藝等各種宅,但偶爾也撒歡。

歡迎訂閱「三分鐘讀神話」,了解現代奇幻背後的古國神話,古國神話背後的種種八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分鐘讀神話 的精彩文章:

媚娃的盒子-追尋歐洲神話仙女之旅

TAG:三分鐘讀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