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才是登上皇位以身作則的好皇帝

他才是登上皇位以身作則的好皇帝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主場「小於論歷史英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後唐時期唐烈祖的故事。公元937年建立南唐之後,正是新朝的開始,自有一番鼎新革故的景象。那日唐烈祖李昪舉行登基大典,滿臣文武,百官稱賀。大禮結束後,便傳旨文武百官一一有賞,各有升遷,但這是有兩件事需要李昪處理。一個是如何對待吳王楊溥,一是如何對待他已死去的養父徐溫。這兩件事處理得好壞,關乎人情、民心,也關乎他的政治聲譽。說來,這李昪倒也不愧開國之主,果然順應人情民心。登極之後,即傳旨優待吳王楊溥,尊稱他為「高尚思元宏古讓皇帝」,把潤州的牙城改為丹陽宮,請「讓皇帝」住在宮裡休養,並派親吏馬思讓為丹陽宮使,帶兵數百,嚴加護衛。

而小編認為所謂的『』護衛『』實際上就是監視,以防備這位「讓皇帝」與楊氏舊臣接觸,捲土重來,圖謀復國,可憐這位「皇帝」讓出帝位後僅僅只活了一年,就壽終正寢,死時年僅二十八歲,這是後話。但是從唐烈祖李昇來說,他這樣做已經被人稱之為仁至義盡了。關於追謚養父徐溫以尊號,也是唐烈祖做得比較漂亮的一件事。養父徐溫在臨終前的幾年,養父養子間的明爭暗鬥十分厲害,二者在感情上已經勢如冰炭,但是死了一個,矛盾也就解決了。唐烈祖樂得做得大方一些,給死者『』養父『』戴戴高帽子,好表示自己的孝心和豁達大度,所以他追謚徐溫為皇考太祖武皇帝。後來李昪宣布歸宗,恢復李姓,而小編覺得恢復了李姓之後,徐溫的「皇考」,「太祖『』之名自然也就不成立了,於是就改稱他為「義祖」,這也是後話了,但在當時而論人們卻頗為稱頌唐烈祖的孝心。

唐烈祖李昪登基之後最關心的是,修明內政,善用賢才,他對吳國的舊臣並沒有棄而不用,而是量才錄用,一樣可以為官甚至得到重用。而同時唐烈祖李昪也十分關心農業生產,他在一道詔令中說:歷年來干戈相尋,烽煙遍起,大片的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千萬株桑樹枯萎,沒法養蠶。百姓們的衣食日漸短缺,餓斃道旁者有之,赤身露體者有之,賣幾賣女者也日有所聞。寡人聞之,內心甚感憂戚。今規定:凡百姓來歸者,由官府撥給荒地開墾。有三年之內能種活三千株桑樹者,賜帛五十匹;每個丁口能開墾荒地到八十畝者,賜錢二萬。新種桑樹和新墾田地一律五年不征租稅。此外,為了鼓勵農民發展生產,他依舊實行過去的老辦法,親自下鄉去慰問農民,並在每年春耕開始的時候,舉行隆重的籍田儀式,即在國都郊外的一塊荒地上,祭祀農神后稷,然後親自扶犁開耕,命令文武百官鋤頭鐵耙一起上,整出壠溝,插上五穀種子。

可見這位開國皇帝的確給老百姓做出了個好榜樣,百姓也自然十分愛戴這位皇帝。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拍皇帝的馬屁,討皇帝歡心之人,常常挖空心思地向上彙報自己治理的地區內出現了什麼樣的祥瑞,其目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政績。封建時代的舊主們,大多是口頭上說的漂亮,在行動上卻是搜刮民脂民膏,生活極為奢侈浪費的。小編翻閱大量資料記載中得知,唐烈祖李昪出身貧寒,幼年時又有過一段苦難的遭遇,所以懂得世事的艱難,百姓的甘苦。他做了皇帝以後,卻也不縱情聲色,而是依舊過著十分儉樸的生活,力求以自己的行為給達官貴人和皇親國戚做出好榜樣。他經常穿著是粗布衣服,只有在重大慶典或接見國賓的時候才換上絲綢製作的龍袍。他腳上 一直穿著蒲草做的鞋子,別人勸他換雙講究一點的靴子,他說蒲草鞋走路比較穩當,不會跌跟斗。

他盥洗用的臉盆是粗糙的鐵盆,吃飯用的碗和盤也是鐵制的,夏天掛的蚊帳用質次的青葛布製成,冬天蓋的被子是粗麻布絮上些亂絲綿。皇宮中不用年輕美貌的宮女,只留些年老醜陋的宮女做些漿洗縫補的粗活。宮中留有一些從中原逃亡出來的宦官,但是唐烈祖明確規定,宦官絕對不許可干預政事,膽敢對政事多嘴者格殺勿論。又規定外戚不許擔任輔政大臣,有本事的可以做小官,沒有本事的靠官府賑濟度日,不能享受什麼特權;如有為非作歹的,與庶民同罪。對於那些為國家犧牲的忠臣義士,規定由國岸撥給三年的俸祿撫恤其家屬,如有成年子弟的,官府可優先錄用。象唐烈祖李昇如此為政,可說是五代十國時期其他任何一個君主所做不到的。好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寫到這裡了,不知您看到這樣一位勤儉節約,以身作則的皇帝有何感想呢?歡迎評論!本文由「小於論歷史英雄」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他是後唐末帝親家,殺死了石敬瑭的兩位皇子,種下後晉滅亡的禍根
五代十國後蜀國皇帝孟昶,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多情皇帝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