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在翡翠圈中一直有

「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

但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其實並不是。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隨著翡翠資源的稀缺,

臻品越來越難尋得,

這也就形成了「好玉不雕」(素麵翡翠),

與「玉不琢不成器」(雕花翡翠),

兩種不同境界的翡翠收藏。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玉不琢不成器

再好的玉多多少少也要經過一些精心的設計雕琢,

再經過精細的打磨收藏價值才會更高,

所以「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也就一直廣為流傳。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

玉器承載的藝術與文化的價值能德高提升,

也就是說其原有的價值上,

增加了藝術的附加值後體現出了更高的價值。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好玉不雕

而另一種「好玉不雕」的說法,

指的是在一塊好玉沒有遇到好的師傅前,

是不會輕易動刀的,

也就是說一定要好的雕刻設計才能配得上一塊好玉。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對於「好玉不雕 」的前提必須是料子的本身要「好」,

美玉無須雕琢,

便可呈現其天然之美,

就像在保利香港拍賣會中,

那件以4649萬港元成交的帝王綠素牌,

正是難得一見的曠世雄「材」,

種水極美、渾厚充盈。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那到底是雕琢過的玉好還是沒雕琢過的玉好呢?

【素身和雕花的區別】

◆素身翡翠

也就是行家口中的「光身翡翠」,

表面是不雕花紋和圖飾的。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從狹義上來說,

翡翠蛋面、手鐲、素身花件均屬於素身翡翠範疇;

從廣義上來說,

雕飾觀音、彌勒佛一類的翡翠飾品也屬於素身翡翠的範疇。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這是因為這一類翡翠飾品,

往往講究對稱性,

對材料要求也較高,

除了固定的調線外,

不會有多餘的雕花。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雕花翡翠

也就是雕刻繁複花紋圖飾的翡翠飾品,

這類翡翠種類繁多,

從花件,到吊墜、擺件,

所涵蓋的創作題材十分廣泛,

往往也是雕刻師創意的展示。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吸引眾人的原因

有人偏愛素身翡翠,

有人對雕花翡翠情有獨鍾,

它們都有著各自吸引人的地方。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素身翡翠】

素身翡翠素而不雕,

雕刻時大面積不雕刻,

弧面圓滑流暢,

輪廓分明、布局協調,

盡量保持翡翠原來的面貌,

也是最能體現翡翠溫潤之美的。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雕花翡翠】

雕花翡翠精緻絕倫、紛繁複雜的花紋圖飾,

能夠賦予很多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突顯了翡翠原料的自身美之外,

賦予其更高的價值,

有時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挑選的講究

素身翡翠沒什麼花哨,

能夠直觀地看到質量和檔次,

選購的時候直接看種、看色就好了。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而雕花翡翠則要觀察仔細一點,

雕刻師往往能巧妙的通過壓線法,

將裂紋雕成很漂亮的一條線,

又或者將有瑕疵的地方雕成花朵、樹葉、動物等形象。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雕刻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這些雕出來的圖飾通常都是吉祥的圖案,

又剛好可以用來掩蓋瑕疵,

但並不是每一件雕花翡翠都有瑕疵,

很多作品都只是大師們賦予了靈魂的作品。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總而言之,

無論是素身翡翠還是雕花翡翠,

只要自己喜歡,

能合自己的眼緣,

那便是最好的!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那為什麼又說「好玉不琢」呢?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