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產海上平台用雙燃料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國產海上平台用雙燃料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5月30日,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首台國產海上平台用25MW雙燃料燃氣輪機發電機組在哈爾濱交付中海油公司。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相當于海洋石油開採平台的「動力心臟」,此舉打破我國能源領域關鍵設備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標誌著我國已自主掌握此「大國重器」核心關鍵技術,將我國海上油氣開採的命脈握在了自己手裡。

這一國產化25MW雙燃料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由中船重工龍江廣瀚燃氣輪機有限公司負責生產。七〇三所和龍江廣瀚燃機公司先後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創造多項第一。這是我國首台海上平台用、經過船級社認證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機組,是我國首台工業用雙燃料機組。

這一將躍動在我國海上平台的首顆國產「中國心」,具有可自由切換雙燃料可耐高溫可適應高轉速高壓、耐腐蝕、抗衝擊等特點。科研團隊通過開展多輪設計優化及試驗驗證工作,首次突破並掌握了雙燃料切換控制技術,填補了國產雙燃料燃氣輪機的應用空白,提高了燃氣輪機對燃料的適應性,拓寬了燃氣輪機的應用領域。

七〇三所所長林楓說,該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研製是一項典型的軍民融合成果,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我國真正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擺脫了國外壟斷,建立了核心設備自主生產和維保能力,改寫了國外設備價格昂貴、維修費用高等受制於人的歷史,對提升我國在能源生產領域的安全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處理性侵不當,瑞典學院辭職風波令諾貝爾文學獎評選陷窘境
辦公室是服務陣地,不是「私人領地」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