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國姓為「朱」的明朝,老百姓要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改了一個字

在國姓為「朱」的明朝,老百姓要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改了一個字

宇宙浩瀚,歷史撩人,大家好我是小壞。眾所周知,我們居住的地球雖然壽命已經數記不清,但是我們人類的歷史記載,不過才上下五千年而已,可謂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一般啊。相較於宇宙來說,這點時間實在是不算什麼,但是這五千年來建立的文明卻是動搖不了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泱泱中華歷來就是講究禮儀之地,尤其是君臣有別,父子之矩更是讓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臣於君,子對父都是向來要注重有所避諱,這一點從古人的生活在就可以看出來。就拿名字來說吧,避諱的程度簡直就是極為苛刻,就像我們的大詩人李賀,其才華程度不亞於前人,更是有著詩鬼的稱號,但是卻英年早逝,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就離於人世。抑鬱寡歡,不得仕途正是他死的真正原因,不是他考不上也不是有人從中作梗,只是因為他的父親名字中有一個字為「縉」,所以李賀不能去參加科舉考試,只怕進士二字衝撞了父親的名諱。雖然當時的韓愈不斷勸說李賀,但是仍擋不住腐朽的封建思想。

還有就是在明朝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一個中央集權制最為強烈的朝代,在那個時候的名諱方面更是要極力避諱。就像是朱棣的小舅子徐輝祖來說吧,說到這個人有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小壞這麼說你就懂了,這個人的爹就是徐達。大家知道嗎徐輝祖不來不是叫這個名字,是後來硬生生的改過來,他的本名叫做允恭,取義為恭而文雅不失大體。但是誰成想在他九歲的時候老朱家的孩子出生了取名為朱允炆,他們的名字中出現了同字怎麼辦?改吧,所以以後就叫做徐輝祖了。

那不免就要有人問了,名字都這麼忌諱了,那在國姓為「朱」的明朝,老百姓要吃豬肉怎麼辦?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啊,家裡來親戚,本來就是要熱鬧熱鬧免不了殺豬宰羊的,但是大家交流起來怎麼說呢,難道說要問問那隻豬怎麼殺?開玩笑,估計到最後豬沒殺死反倒把你自己擱進去了,派兵抓捕,落入大牢,秋後問斬乾淨利索,都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當然了,本來就是從底層打拚起來的朱元璋怎麼可能會體會不到老百姓的感想呢?不可能因為一個字連肉都不讓吃了對不對?畢竟自己也是吃過的,本事就是勞苦百姓出身的朱元璋深知百姓疾苦,所以特意發出聲明,把豬這個字改成了「豕」或「彘」,這樣就不用再擔心老百姓不能吃豬肉了,自己也不會擔心有辱國體了,大家皆大歡喜嘛。

另外就不僅僅是一個朱的姓氏,當然還有其它的名字中的字,所以呢大明律中就特意加了這一條:「凡上書,若奏事誤犯御名及廟諱者,杖八十。余文書誤犯者,笞。若為名字觸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廟諱,聲音相似、字樣個別,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對於對名字忌諱的事,現在也是深受影響,但是多體現於宗親長輩之間,也就是說對於長輩名字用過的字中晚輩不能再次使用,以示對長輩的尊敬。當然了,現在就是有很多人對此不能理解,認為沒有必要,但是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這是必然的,畢竟君臣有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第一個權閹,王振為什麼能夠專權?
想回到明朝當王爺?看起來神仙待遇,實際上堪比囚徒,下場更凄慘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