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少年乒乓高手到晶元巨頭,他靠兩個字

從少年乒乓高手到晶元巨頭,他靠兩個字

文/華商韜略

「英偉達」英文名NVIDIA,對很多數碼發燒友來說如雷貫耳,因為大多數獨立顯卡電腦里,都標配了NVIDIA晶元。其實如今的NVIDIA,早已不僅僅是一家PC顯卡廠商,它的觸角已經延展至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等新興前沿領域,奧迪、特斯拉藉助NVIDIA來實現無人駕駛,谷歌、百度藉助NVIDIA來進行圖像和語言識別,而目前看到的VR硬體,大多也都採用了NVIDIA晶元。

在過去二十幾年中,NVIDIA曾經和世界上250家大大小小的圖形晶元廠商競爭,其中包括IBM、惠普、松下等赫赫有名的大品牌,也包括3dfx、ATI等專業性廠商,但它們最後要麼選擇放棄,要麼被人收購,還有很多則被淘汰出局。

是什麼讓NVIDIA成為這個市場上唯一的倖存者,並取得今天你的成績?

在華商君看來,這與NVIDIA的創始人黃仁勛身上一種精神,有著直接的關係。這種精神概括起來就兩個字——專註!

黃仁勛做事很專註,NVIDIA成立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圖形和並行計算技術,期間面臨很多誘惑,但從未跑偏。這種品質源於他早期的一次經歷。

小時候,黃仁勛的乒乓球打得不錯。13歲那年,他第一次參加全美乒乓球錦標賽。黃仁勛抱著奪冠決心而去,但到了拉斯維加斯後,他被當地的美景吸引,比賽前一天晚上還在街上閑逛,結果第二天比賽輸得一塌糊塗。

賽後,黃仁勛不停反思,最後發現自己輸在不專註上。從那以後,他開始以專註的態度投入訓練,並在15歲那年獲得美國乒乓球公開賽雙打第三名。

創業後,黃仁勛延續了專註的品質。他從早忙到晚,回到家吃完晚飯,接著工作,累到不行才睡覺,平時很少打高爾夫球,應酬不多,基本上待在家裡。

在征戰PC市場期間,黃仁勛面臨來自英特爾和AMD的強大威脅。由於沒有CPU技術,NVIDIA必須依靠兩大巨頭的平台,而後者面對NVIDIA的急劇擴張,不斷採取打壓措施,先是英特爾開始推集成顯卡,之後AMD收購ATI,與NVIDIA形成直接競爭。

2009年,英特爾甚至宣布,下一代CPU架構不再給與NVIDIA技術授權,迫使NVIDIA退出了晶元組業務。

面對兩大巨頭的步步緊逼和限制,黃仁勛面臨一個選擇:要麼堅守圖形晶元,要麼擴大戰線,進軍CPU。以NVIDIA的實力,選擇自己做CPU並非不可能。

但是,黃仁勛很快否定了這種可能:「我們的策略非常清晰,我再次重申,我們將永遠專註於圖形和並行計算技術。」在他看來,只有做最少的事情,才能比對手做得更好。

秉持這種理念,NVIDIA投入巨額資金進行研發,甚至在2008年營業收入下降16%的情況下,依舊加碼投入。黃仁勛也因此被媒體稱為IC產業最好鬥的男人。

說他好鬥,不僅因為研發上的豪賭,還因為他的口無遮攔。他曾經說,自己已經好多年不看AMD的動作,因為與對方的差距是9跟0;他還說,英特爾即使將圖形計算能力提高10倍,也無法與NVIDIA的產品相匹敵。

專註和投入最終換來豐碩果實,過去二十幾年,NVIDIA從幾十人的小公司,一舉成長為視覺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並幫助好萊塢拍出《金剛》、《蜘蛛俠》等特技大片,而美國航空航天局則利用NVIDIA來協助完成火星探險任務。

黃仁勛說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用超級計算機來預測風暴、預測地震,或者發現癌症療法,同時價格變得更平民化,能夠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新氧金星:在醫療領域成功的平台,為什麼不是BAT?
年薪1美元的前紐約市長,又為美國政府掏了450萬美元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