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雙創」教育創造學生價值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雙創」教育創造學生價值

孫忠海剛剛出差回來。從廠商那裡帶回了輕焙智能烘焙秤的樣品,這讓他激動不已,也讓他為即將到來的京東眾籌增加了底氣。

「做了才知道每個環節都不簡單,哪怕是最簡單的外形設計和材質選擇,我們聯繫了好幾家廠商,才找到一家合適的合作方。」孫忠海說。

SOVO激活學生身上的「創客基因」

孫忠海是大連展銳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軟體工程系2016屆畢業生。大四時,孫忠海發現智能烘焙的市場空缺,和幾個「吃貨」同學一商定,就開始了創業項目。用科技創新產品將用戶從烘焙入門難度大、難掌握,烘焙原材料品牌雜亂、難選擇,飲食數據沒記錄等問題的窘境中解放出來,輕焙智能烘焙秤是他們的創業產品,包括輕焙秤和APP軟體。

得益於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扶持政策,現在孫忠海的創業公司就在大連東軟信息學院SOVO里辦公,不僅租金全免,還能繼續得到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各項指導。

SOVO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2002年,學校按照真實的IT企業環境建立了大學生創業中心(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簡稱SOVO),並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商標,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創新創業說易行難。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而且明顯處於弱勢。如何有效地縮短他們的『想法』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走好從『學生』到『創客』的『一步之遙』?」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校長溫濤說,這涉及三個關鍵因素:首先,創業者的創業動機和素質、能力是創新創業的起點;其次,創新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會時常遇到一些普遍問題,比如資金短缺、缺少經驗、項目方向錯誤、團隊管理不當、忽視產品細節等,要看他能不能有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最後,從環境上看,如果創業者和他的項目處在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里,會有助於存活幾率的提高。」

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一直在改造升級。從2002年起,學校就開始探索創新創業教育, SOVO作為校內的創新創業實踐平台,採用虛擬公司的運營機制,學生在這裡將所學的知識以完成企業實際項目的形式進行應用,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學會什麼叫成本,什麼叫投資,怎樣研發產品、開拓市場、管理團隊,經營業務。

學校建立了校級創新創業項目庫,每年學校都有近300個校級創新創業項目,學生在SOVO除了做自己的項目,還經常與其他的項目成員交流溝通,在提升自身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能通過交流迸發出新的點子。

很多在SOVO中做過創業項目的學生變得敢於挑戰、做事果敢,在溝通能力、團隊意識、職業觀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SOVO中的實踐經歷成為學校學生最驕傲的標籤,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SOVO的辦公空間,劃分為三個區域:「極客」創新空間、「夢想工場」創業加速器和科技企業孵化器。「極客」創新空間主要吸納有創意的創新團隊,根據大連市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及學校的優勢專業,構建了智慧城市、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數字媒體四大創新空間,為創意變成現實提供指導與服務。「夢想工場」創業加速器主要吸納具有創業精神,商業模式較為成熟的創業團隊,為創業最後一公里保駕護航。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實體企業提供商業、技術、市場、資金、人才、培養、法律等一攬子服務。

孫忠海創立的公司在SOVO就接受了三個階段的服務,現在他正在SOVO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區域,藉助學校為實體企業起步階段提供的各項幫助,走好創業的關鍵一步。

「雙導師」為創新創業護航

王建男沒想到自己畢業四年後,會站在母校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講台上,作為企業外聘教師給學弟學妹們講授創新創業課程。能成為學校的「外聘教師」,源於他的另一個身份——大連檸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工作兩年後,王建男辭去月薪過萬的工作,帶著自己創業的項目,重回母校,入駐學校SOVO。2016年,公司註冊成立,一款為高等教育提供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的產品——對勾,隨即問世。2017年5月,產品更名為「聆課」,從課前預習到課中考勤、提問,課後作業等,將在線教育的優勢與傳統教學融合,連接、覆蓋、服務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環節。現在這款產品已與20餘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

2017年4月,王建男開始使用聆課平台在母校講授《從非商業計划到商業計劃》。此時,站在講台上的他已然是一個風趣幽默、受學生喜歡的90後老師。

聘請校友擔任學生的創新創業導師,只是學校創新創業導師團隊中的一部分。學校SOVO鼓勵校內富有創新創業指導經驗的老師申報校級創新創業導師,並積極對接外部企業導師資源,目前搭建了校內外150多名創新創業導師隊伍,涵蓋投融資、市場營銷、企業運營、管理、法律、專業技術等多個領域,主要從觀念引導、政策解讀、專業輔導、校友帶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階段、全流程的指導和服務,在過程中為學生創業保駕護航。

創新創業課程的任課老師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校內的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校外的不少來自知名企業,或者是創業成長型公司的負責人。校內的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會通過參加相關培訓進行自我提升,讓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校外的企業導師自身就是站在產業前沿,或是具有實際的創業經歷,確保課堂上能夠將行業產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新工具、新應用」融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做到人才培養的「常新」。

現在,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教師隊伍中近一半具有行業實踐經驗,近60%的老師為雙師雙能型教師。通過引、聘、訓、評,建立了一支「雙師型」「雙薪制」「雙崗位」的師資隊伍。以「雙薪制」聘請企業高水平技術專家擔任實踐教學兼職教師;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定期在企業進行輪崗實訓;通過企業技術專家來校培訓以及實驗室實踐技能訓練,提升校內教師實踐教學技能;改變教師評價體系,將工程實踐能力作為教師的核心考評指標。

學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也很重視師資效益的充分發揮,比如推出雙師創業課的教學模式。一個課堂,兩名教師,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講解。一位是學富五車的專職教師,另外一位是馳騁商場多年的成功企業家。在講台上,兩位老師時而觀點一致,時而針鋒相對,就學術理論和工作實踐進行討論和分享,碰撞出更多思維的火花。這種課的定位與專業課不同,特彆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老師們會讓學生不停地回答問題,讓學生養成一種愛思考的習慣。通過這樣的訓練,讓他們看到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思路有很多種。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變了,卻更受學生歡迎,講台下總是很熱鬧,大家不是在分享案例,就是在熱烈討論項目,更多的創意和靈感在不知不覺中噴涌而出。

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打通「四重門」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有創業的基因。」在學校,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都會很自然地提起這句話。創業基因不僅源於企業背景,更源於學校將創新創業融入了教學的每個環節,創新創業普適課程實現了全覆蓋。

2015年7月,學校在SOVO基礎上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設置了12門創新創業普適課程,自2015級學生開始,實現創新創業普適課程100%覆蓋。這些課程主要側重於創新思維與方法培養、基本商業知識和精神培養、產品創新和商業技能培養。這種普適性課程從大一開始講授,十分有助於喚起學生內心的創新創業動機,也讓學生很早就可以提高能力和素質。

「教育創造學生價值」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溫濤說:「我們有給予學生『最大的關愛』這樣一個培養指標體系,能力指標包括:技術知識與推理能力、開放式思維與創新、個人職業能力、溝通表達與團隊工作、態度與習慣、責任感、價值觀、實踐應用創造社會價值,將該體系中8個一級能力指標的英文首字母組合在一起,即『TOPCARES』(最大的關愛)。『最大的關愛』就是通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來創造學生的價值,並通過學生未來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實踐為社會做貢獻,從而創造社會的價值。」

在「最大的關愛」這樣一個提綱挈領的牽引下,創新創業教育充分與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相融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任昊對學校的素質教育深有感觸。他說,學校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專門開設了2學分的素質教育課,實行動態學分管理。從隨手撿起校園裡的垃圾,到春運火車上開展便民服務,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完善素質。而這份素質教育帶到創新創業中,則成了不可或缺的品質。從責任心培養到團隊合作,從溝通演講能力培養到創新創業意識加強,素質教育助力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反過來又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學校積極引導各專業將行業產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新工具、新應用」等專業教育融入教育教學中,並靈活運用環境認知、實踐模擬、創新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關注社會需求、理論聯繫實際,實現課內外創新創業的一體化有機結合,並通過深度產教融合激發老師和學生的創新潛能,引導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培養創新創業的能力素質。

溫濤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應該為學生打通「四重門」:第一重門是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的普適性培養,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和勇氣,形成學生內在的驅動力。第二重門是創新創業精神和文化的培育,促使學生將精神文化內化成自覺的行為習慣。第三重門是在專業教育層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第四重門是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強化和項目孵化。對已經順利走過前三重門並自身對創新創業有著真實渴望和現實條件的學生,學校予以孵化平台,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啟動、運營、保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大學成為創新創業的「夢想工場」。

在學校創新創業的探索中,準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很重要。在溫濤看來,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過程教育,而不是一種結果導向,並不是為了鼓勵學生成為「老闆」,也不是教導學生只有通過創業才能走向成功,為的是給學生注入職業發展的「基因」,在學生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並教會他們以怎樣的精神品格,怎樣的方式方法去孕育這顆種子,使其發芽、開花、結果。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在大學時就開始創業,很多會在就業一段時間後走上創業道路,還有很多可能永遠不會創業,這是學生自己的選擇。但如果學生通過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擁有了這樣的素質和能力,他不僅自身很容易實現高質量就業,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業來幫助他人就業。」溫濤說。

近幾年,每次在學校的畢業生雙選會上,都有校友的身影,他們以用人單位業務骨幹或是創業公司負責人的身份回到校園,吸引更多的學弟學妹加入到他們的團隊,一起打拚。

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斐然。學校在2006年成為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首批示範學校,2016年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科技部火炬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2017年,學校又被評為教育部首批99所「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第三批50所「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的教育是幫助學生有能力把自己選擇的路走好,這樣不僅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也將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溫濤說。(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新頁夜讀:給青春期的女兒寫了6封信
我想知道媽媽有多愛我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