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嗎?音樂家更易出現雜訊性耳聾!

你知道嗎?音樂家更易出現雜訊性耳聾!

導 語

在我國有1000多萬工人在高雜訊環境下工作,其中有超過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

對於有著數以千萬計學習者、從業者的音樂行業來說,雜訊性耳聾的比例,毫無疑問是高於10%!

雜訊性耳聾是由人耳長期暴露在強聲環境下發生的緩慢進行的感應性耳聾。雜訊對人類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聽覺器官首當其衝。

比如一次高強度脈衝的瞬時暴露所引起的急性聲損傷,叫爆震性聾。長期持續性強雜訊刺激引起雜訊性耳聾。

遺憾的是,雜訊性聽力損失無法通過手術或藥物方法進行有效的治療。

那麼,雜訊對我們的耳朵,都有哪些影響?

1、雜訊環境下短時間內易出現聽覺疲勞。

聽覺器官受到過強的聲刺激,會損傷到螺旋器的毛細胞。即使馬上離開了嘈雜環境,在安靜環境下耳朵仍會嗡嗡作響,並掩蓋了真實聽力,這種聽力喪失稱為暫時性閾移,在一段時間後耳鳴消失,聽力會逐漸恢復。

2、長時間處於強雜訊環境下易出現永久性聽力損失。

螺旋器毛細胞經常暴露在強刺激聲下,會造成毛細胞破壞和退行性改變,造成明顯的不可逆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這種永久性閾移稱為雜訊性聽力損失。

下面我們來看一則真實的故事:

彈了20年琵琶得了噪音性耳聾,該保護耳朵還是繼續工作?

旺仔是嵊州越劇團的成員,負責劇團里琵琶演奏,他已經彈了20年琵琶了,「我們每年的演出很多,要演200多天,每天要演兩場。」旺仔告訴醫生,每次演出的時候,他和樂團其他成員們都要坐在擴音器的旁邊,幾個小時下來,大功率擴音器一直在耳邊不斷發聲,「還有敲鑼的,也都站在旁邊。」

四年前,旺仔慢慢發現自己的耳朵不對勁了,「覺得耳朵里悶悶的,別人和我說話,好像站在遠處一樣。」

時間久了,癥狀慢慢加重,「別人說話都聽不太清了。」

上個月,他特地趕到杭州的醫院,醫生告訴他,這是噪音性耳聾,治不好,不過要減輕癥狀也不難,就是離開噪音環境。

可這對旺仔來說,是最難的事情,「20年只會一個手藝,換工作哪有這麼簡單。」

他開始遵照醫生的囑咐,每次演奏的時候帶上耳塞,吃些針對癥狀的葯,可這些方法只能減輕癥狀,治不好病,更嚴重的是,如果不離開這樣的工作環境,離真正的耳聾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由此可見,那些行走在各地的音樂家們,在他們通過舞台演出不斷為大家奉獻出色的作品的時候,他們的耳朵,也正在經受著雜訊的慢性摧殘,日積月累,導致最終的雜訊性耳聾。

雜訊性耳聾怎麼治?

「如果確診是噪音性耳聾,只能離開噪音環境,才能防止進一步惡化。」徐亞萍說。(徐亞萍:浙大一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耳科組組長)

關於雜訊性耳聾的形成機制,國內外有很多學說,包括耳蝸結構的改變、中樞聽覺系統改變等等。雜訊會引起耳內毛細胞的病理生理改變,比如損害耳蝸微循環導致耳蝸缺血、缺氧,雜訊也會影響耳蝸細胞的代謝活動。

「所以,目前對雜訊性耳聾的治療,也主要從改善內耳血流、恢復細胞內鈣離子平衡等手段,部分地降低雜訊引起的內耳毛細胞死亡,從而幫助雜訊性耳聾的恢復。目前用於防治雜訊性聽力損傷的藥物,主要是神經營養劑、血管調節劑、抗氧化劑等。」徐亞萍說。

對於習箏的人來說,又是怎樣一個現狀?

習箏的人,每天坐在琴房練琴至少一個小時,時間一長,琴的聲音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進行多次地疊加,然後形成的聲場的音量也越來越大,然後彈琴者耳朵聽到的音,也變得越來越渾濁不清。

這個時候,彈琴者為了能清晰地聽到自己是不是彈對了音,就需要用更大的力度去觸弦彈奏,這一過程中,又加大了彈琴者所處環境的聲場音量,然後。。耳朵的聽力損傷就悄悄地開始了。。。

那平時練琴的時候有什麼辦法

護理好自己的耳朵么???

更靠譜的,換一台護耳的箏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箏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古箏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