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小華:情鎖黃山

戴小華:情鎖黃山

奇松

沒想到游黃山時,居然看到了一種最堅硬的基石上生長出來的最堅硬的生命——黃山松

黃山的松與別處的松絕不相同,它往往破石而生,抱崖而立,或側身於絕壁,或冠蓋於岩首,美得奇,奇得絕,給人一種傲世超俗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是黃山所賦予的。

因為黃山純石無土,所以黃山松是在生命最難以生存和發展的地方,創造了屬於生命的奇蹟。

也許是一陣風,或一隻鳥,將這粒奇特的種子帶來這處奇偉的地方。

種子從岩縫中掙扎而出,沉著地,緩慢地跋涉,攀登,挺進,成長。它需歷經多少風霜,抗衡多少險情,才能贏得生命的繁榮。

它那生的征程,是一首撼動人心的生命進行曲。

黃山松有的高數丈,有的不盈尺,有的曲伸有度,有的卧立成章,有的枝幹如臂,有的盤結如龍。其中以迎客松的知名度最高。

這株活了千多年的迎客松,至今全無蒼老的跡象,依然挺立於文殊洞頂,玉屏樓東。

迎客松獨自上到高處,斜著身子張望。它像是黃山天然的主人,遠伸低垂的枝椏迎接著遠客的到來。

迎客松更以它獨特風姿,打破了樹形的均衡和諧,呈現出現代人所崇尚的不對稱美,引起了藝術家們豐富的聯想。

然而,最能突顯黃山松它那巍峨韌性的,是一顆生長於天都峰絕頂之上,一顆僅長三四寸,終冬不凋的萬年松。

萬年松即使被連根拔起,也不屈服,仍倔強地尋找再生的機會。也許這一等就是數年,但只要再接觸到水石,這受盡磨難的生命,又能蒼翠如新。

這種生命雖倒靈魂卻不倒的奇蹟,這種被風暴擊敗而最終又在風暴中復生力量,使我意識到,真正偉大的生命,是不會死的!

怪石

我曾經想像過黃山,也看過關於黃山的風暴片和紀錄片,可是當我真的面對黃山時,卻覺得黃山本身就是想像的產物。

黃山,活像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造型藝術品,一下子全涌到我的面前,呈現出千態萬狀。

黃山,有72峰,峰峰見奇,山山見異。蓮花峰,是黃山最高峰,海拔1860米,凌空而立,有如一朵初綻的蓮花;天都峰拔天極地,氣沖霄漢,傳說是天上神仙的都會;始信峰,凸於絕壑,清幽秀麗,形態各異的石柱,構成「十八羅漢朝南海」的景象;玉屏峰,以石為屏,以松為文,上千的玉石屏風一層層地由山下向中央聚攏,有若玉屏朝觀音。

黃山之美始於松,黃山之奇,更在於以「變」勝。許多山石都有其各自的形狀,有的像蓮花瓣,有的像大象頭,有的像老人,有的像仙女,有的似獅,有的若猴。

排雲亭四周更是奇石羅列。遠處石人峰上有「仙人踩高蹺」,近處有「仙人曬鞋」、「仙人曬靴」,左邊有「仙女繡花」,右邊有「武松打虎」,每座巧石形象逼真,有如人工雕成。

若問哪來的神工巨匠把它們雕刻成的呢?

我想,風、水和火應是最早、最偉大的雕刻家。因為,大自然自有其一套規律,創造出屬於它自身的想像和美。

然而,最讓我驚嘆的,是那如同用利斧,把一座大山切成兩半,在形成的險崖絕壁之間,所露出的「一線天」。低頭從「一線天」中往下望,陡峭的梯削鑿在垂直的絕崖峭壁上,視線再沿著幾十丈高的峭壁透向天空,這時,給你造成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奇幻感覺,至今難忘。

情鎖

走在黃山險峻的崖邊,那些用來防護、作為圍欄的鐵鏈上竟有成千上萬個鎖。有的孔眼中,同時鎖著許多鎖,有的則是鎖上加鎖,糾纏成一串。

串起的應是人世間的情慾和愛恨吧?

這些鎖,在長久歲月的侵蝕下,銹了。至於那原本想要鎖住「愛」的心,是否也跟歌著銹了?!

現代人已經質疑愛情的永恆性,並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然而,當見到一對對的男女,仍然以一種虔誠與誓願的心情,把那刻了自己和自己愛人的名字的鎖,緊緊地鎖在黃山之巔,鐵鏈之間時,我就知道,人再變,內心深處始終還有著對永恆的期盼。

可是他(她)們是否明白,在婚戀關係中,是不應該想將彼此緊鎖在一起的。

他(她)們又是否知曉先知亞默斯達法說過的話:

「……你們一塊出世,也要永遠合一……不過在你們合一之中,要有間隙。讓天風在你們中間舞盪。

彼此相愛,卻不要做愛的系鏃:只讓它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共飲。彼此遞贈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快樂地在一處舞唱,卻仍讓彼此靜獨,因為,連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單獨的,雖然它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因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只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密:因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蔭影中生長。」

賣鎖的人向我招攬生意,我擺擺手,因我不願意將愛鎖住。何況,人心和世情又怎能鎖得住。不過,走過黃山,黃山卻深深鎖進我的心中了。

----作者簡介----

戴小華,馬來西亞著名的華文作家,祖籍滄州。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永久榮譽總會長暨會務執行顧問,馬來西亞文協文化基金會主席,馬來西亞作家協會會務顧問。曾任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作家協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

至今在中、馬、台出版的專著有24本,編著53本。曾多次獲獎。其中散文《與龍應台對話》、《失落的伊班族》、《黑風洞的祭典》、《戈壁明珠》、《婚姻》更被選為馬來西亞華文課文、中國新疆中學語文地方教材(初中版),及廣州暨南大學中文教科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字遊 的精彩文章:

顧月華:堂吉訶德店中的中國客人

TAG:字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