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決定宋朝命運的幾個因素

決定宋朝命運的幾個因素

《細讀中國史叢書叢書.宋史》(作者余蔚)簡潔扼要地講述了宋史,讀起來十分精彩。宋代在經濟、文化方面幾乎都達到了歷代的頂峰,社會繁華昌盛,城市發展迅速。但是宋朝在國際政治方面卻及其失敗,對外用兵常常打敗仗,防禦邊境也是屢遭挫敗;幾次出兵收復幽雲十六州都失敗;讓西夏割據獨立。

那麼原因是什麼?以下是我根據此書總結的決定宋朝命運的幾個因素:

第一,很顯然的,「重文抑武」。鑒於唐末藩鎮割據、王室衰微、大權旁落的歷史教訓,以及趙匡胤本人就是以將軍之身篡位建國的,所以他自然決定加強中央集權,並且避免以後有將軍搶他或他子孫的皇位。改革措施主要是將地方軍權收歸中央,將中央軍權(軍事準備、人事任免、後勤補給、軍事行動等等)分配給各個部門,採用文官制武官的制度。將軍沒有管理後勤補給的權利,由別的官員負責。

第二,沒有馬。在古代,平原作戰騎兵甚於步兵,另外,騎兵在機動性上也優於步兵。北方的游牧名族,契丹、女真等,就是憑騎兵而作戰得勝的。不幸的是,唐代的產馬區在宋代都失去了。一半是在西夏,一半實在北方邊境,而且人口比唐代多了很多,無法提供安全、充足的牧地了。北宋時曾嘗試買民間的馬,但是普通的馬不適合打仗。所以朝廷只能買馬,但是數量不夠充裕。到了南宋,買馬的途徑就更少了,馬的質量也不行。

北宋時期,國家對於邊境採取戰略防禦的政策,這是一個失敗的策略。北宋邊境線非常長,需要非常龐大的軍隊鎮守,這導致了軍費支出嚴重,軍力也過於分散。因此北方民族的騎兵得以多次成功突破邊境防守。敵人入侵了要派兵去阻擊,那麼問題又來了,步兵的機動性太差,後勤的輜重部隊的保護與跟進也是個重要難題。而遼國或金國的騎兵的行軍速度就快多了,也能通過掠奪解決補給問題。所以宋軍集結前來阻擊的兵力往往不足,因此被騎兵輕易打敗。對比宋夏戰爭,宋軍能依靠堅陣,打一場不落下風的激戰。但是邊境戰略防禦的策略下,兵力分散,軍隊機動性差,所以彙集成大軍太困難了。

如果宋朝有馬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宋軍在邊境上可以通過主動進攻作為防禦,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讓戰爭發生在敵國領土上,不至於被侵略後物資被掠奪,田地被毀,當地生靈塗炭。如果敵國侵略了,宋軍的騎兵也能及時的狙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和觀影相關 的精彩文章:

TAG:閱讀和觀影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