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孔雀「百鳥之王」的悲劇

孔雀「百鳥之王」的悲劇

孔雀被譽為百鳥之王,體態優美,光彩艷人,娉婷悅目。它被視為文明之鳥,寓意美麗吉祥富貴,不僅是傣族的民族象徵和崇拜圖騰,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縱觀中國文化史,象徵身份權勢的孔雀補、孔雀花翎,以及民間喜聞樂見的孔雀舞、孔雀畫、孔雀紋等,一起構成了特有的孔雀文化體系。

美不盡言的孔雀有著王的專屬驕傲,然而,時過境遷,君不見滿屏絢麗後的軟弱,亦不知山窮水盡時的「生離」與「死別」。

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大量引進藍孔雀進行飼養,「孔雀」被迫改名為「綠孔雀」,人們又進而將綠孔雀、藍孔雀統稱為孔雀。綠孔雀和藍孔雀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兩者在生物分類學中為同屬不同種,差別等同於大家熟悉的寵物狗和狼。

綠孔雀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美麗吉祥富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性格兇猛,但已瀕臨滅絕,主要分布在中國及東南亞國家,有三大亞種,並可進一步分為九個細分亞種,其中三個細分亞種已滅絕;藍孔雀是印度文化中的神鳥,後來在西方文化中又陸續衍生出「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貶義,主要分布在南亞國家和伊朗,物種單一無亞種,作為引進品種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性格溫順,易於養殖,國內飼養的藍孔雀目前售價一般為500元。

平日里人們耳濡目染的多是藍孔雀,但其形態、聲音均遠不如綠孔雀,尤其是雌性藍孔雀外形醜陋,而雌性綠孔雀和雄性綠孔雀落羽期的外觀相近,同樣美得令人窒息,隨著時間推移,普通人已難以準確說清兩者的區別,只能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結果越來越多的人錯把「馮京」當「馬涼」,分不清李逵李鬼,將中國文化中的孔雀形象張冠李戴給了藍孔雀,「外來戶」藍孔雀則一步一步「順應民意」鳩佔鵲巢,竊據了百鳥之王的昔日榮耀,而綠孔雀離「王者榮耀」則越來越遠。

與指鹿為馬的「生離」相比,趕盡殺絕的「死別」更令人唏噓。我國歷史上綠孔雀曾遍佈於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和西藏等地區,目前僅剩雲南和西藏還有分布,其他區均已滅絕,是中國最瀕危的野生動物物種之一。1995年中科院和雲南省聯合調查結果顯示,綠孔雀種群數量約1000隻,2014年中科院調查顯示綠孔雀種群數量已不足500隻。

趕盡殺絕的套路似曾相識——無限制的開發、無底線的盜獵和無常識的混養。南宋《桂海虞衡志》曾記錄廣南西路有「以鸚鵡為鮓,以孔雀為臘」的風土民俗,當地居民對綠孔雀的偷獵盜獵時有發生;雪上加霜的是,很多機構將綠孔雀和藍孔雀混養交配,加速了純種綠孔雀的滅亡。

總體來看,綠孔雀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破壞。綠孔雀對棲息地的環境和空間都有很挑剔的要求,需要同時符合樹木稀疏、林下空曠、地勢平坦、食物富足、水源充沛、易於隱蔽、無人為干擾等條件。雲南地區熱帶季雨林剛好符合這些要求,其原始狀態下的河谷生態被稱為綠孔雀僅剩的棲息地。一般情況下,該區域天然河流河灘旁上百平方公裡面積的自然棲息地,才能維持一個綠孔雀種群。但如今,大量已經建成或即將開建的小水電破壞了當地的乾熱河谷生態系統,季雨林嚴重毀壞。

建一個小水電,淹幾十里原始森林,毀掉一個區域生態系統,滅絕一個珍貴物種,哪怕這個物種代表了民族文化和精神信仰,這是人類頗為拿手的「絕活」,也是無數生態悲劇的縮影。

悲乎,百鳥王!你輕身飛走,影避凡塵,將沉重羽翼甩給了世人;浮生若夢,無力挽救,只盼前路再渺茫,良知尚存。(茆京來)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HPV疫苗:副作用是真的嗎?接種安全嗎?
張玉山:戈壁沙漠里的引水人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