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硬漢子」海明威

「硬漢子」海明威

原標題:「硬漢子」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聲世界文壇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個世 界都為此震驚,人們紛紛嘆息這位巨人的悲劇。美國人民更是悲悼這位美國重要作家的隕 落。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樹園鎮一個醫生的 家庭。


他的父親酷愛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他的母親喜愛文學,這一切都對海明威日後的生 活和創作產生了不少的影響。

中學畢業後,海明威在美國西南的堪薩斯《星報》當了6個月 的實習記者。這家報館要求新聞報道簡捷明快。


海明威在《星報》受到了良好的訓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場領略感受戰爭的熱切願望,加入美國紅 十字會戰場服務隊,投身義大利戰場。


大戰結束後,海明威被義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 軍銜。


伴隨榮譽的是他身上237處的傷痕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爭記憶。 康復後的海明威作為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常駐巴黎。


他對創作懷著濃厚的興 趣,一面當記者,一面寫小說。他的創作得到當時著名小說家的鼓勵和指點。


在近10年的 時間裡他出版了許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 第一部重要的小說。寫的是像海明威一樣流落在法國的一群美國年輕人。


他們在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戰爭給他們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傷害,他們非常空 虛、苦惱和憂鬱。


他們想有所作為,但戰爭使他們精神迷惘,爾虞我詐的社會又使他們非常 反感,他們只能在沉淪中度日,美國作家斯坦因由此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


這部小說是 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觀的真實寫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個文學流派因而也被人稱 為「迷惘的一代」。

1929年,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 小說的主人公享利是個美國青年,他自願來到義大利戰場參戰。在負傷期間,他愛上了英籍 女護士凱瑟琳。


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時竟被誤認為是德國間諜而險些被槍斃。他只 好跳河逃跑,並決定脫離戰爭。


為擺脫憲兵的追捕,享利和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在那 里,他們度過了一段幸福而寧靜的生活。


但不久,凱瑟琳死於難產,嬰兒也窒息而亡。享利 一個人被孤獨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絕,欲哭無淚。


小說在戰爭的背景下描寫了享利和凱 瑟琳的愛情,深刻地指出了他們的幸福和愛情是被戰爭推向毀滅的深淵的。


1928年,海明威離開了巴黎,居住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古巴,過著寧靜的田園生 活。


他經常去狩獵、捕魚、看鬥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海明威無法再過寧靜的 生活了。


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奔波於西班牙內戰前線。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期間,他作為記者隨軍行動,並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鬥。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明威立即將自己的遊艇改裝成巡艇,偵察德國潛艇 的行動,為消滅敵人提供情報。


1944年,海明威隨同美軍去歐洲採訪,在一次飛機失事 中受重傷,但痊癒後仍深入敵後採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獲得一枚銅質獎章。


1940年,海明威發表了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義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 而鳴》。


作品描寫了主人公美國青年喬頓,他志願參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奉命在 一支山區游擊隊的配合下,在指定時間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樑。


喬頓炸毀了橋樑,在 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獨自狙擊敵人,等待他的是死亡。喬頓有高度的正義感和責任心,他因自 己能為反法西斯鬥爭捐軀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中篇小說《老人與海》:老漁夫桑提亞哥在海上連續84天 沒有捕到魚。


起初,有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釣到魚, 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不會交好運。


第85天, 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


頭兒和這條 魚周旋了兩天,終於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無數鯊魚的爭搶, 老人奮力與鯊魚搏鬥,但回到海港時,馬林魚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盡地一 頭栽倒在陸地上。


孩子來看老頭兒,他認為桑提亞哥沒有被打敗。那天下午,桑提亞哥在茅 棚中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獅子。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 可就是打不敗他。」

這是桑提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與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 過桑提亞哥的形象,作者熱情地讚頌了人類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孩子準備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學會老人的一切「本領」,這象徵著人類這種「打不敗」的 精神將代代相傳。


桑提亞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徵: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即使在人 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強者,是「硬漢子」。


「硬 漢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經常表現的主題,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們在外界巨大的壓力和 厄運打擊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他們儘管失敗了,卻保持了人的尊 嚴和勇氣,有著勝利者的風度。 海明威一生勤奮創作。


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寫作。他寫作時,還有一個常人 沒有的習慣,就是站著寫。


他說:「我站著寫,而且是一隻腳站著。我採取這種姿勢,使我 處於一種緊張狀態,迫使我儘可能簡短地表達我的思想。」


海明威於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 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中,同時也由於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


對於這一 讚譽,海明威是當之無愧的。


獲獎後的海明威患有多種疾病,給他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沒能再創作出很有影響的作 品,這使他精神抑鬱,形成了消極悲觀的情緒,終於以自殺這種方式解脫了自己。


這也是海 明威「硬漢子精神」的一種追求吧。


如果加不進去,加作者微信:LY1500597207,備註:歷史(拉你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倒幕」運動與明治維新
色當戰役

TAG: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