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購買白茶,這3個細節值得你認真看看,尤其是買老白茶!

購買白茶,這3個細節值得你認真看看,尤其是買老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茶怎麼買?這是一門學問,且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就白茶產地而言,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之別。不同產地的白茶,有何區別,該如何買?

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還有白茶的品種,亦是多樣化。

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品質各有千秋,作為白茶愛好者,選哪種茶?比例是多少?這三種茶,哪種最具有收藏價值?

除此之外,白茶中還有新茶和老茶之分。

新茶鮮爽,老茶醇厚。新茶嬌美,老茶沉鬱。不同的風格,又該如何駕馭?

說起來,買茶的門道,真不少。

若是要讓村姑陳分享買茶方法,第一點,要先學會區分掌柜說話的真假性,特別是遇到老白茶,要尤其注意,不可被忽悠上當受騙。

如下文提到的這三個故事,更應該長個心眼。

《2》

上個世紀50年代就有的白茶,是故事還是意外?

前不久,聽聞一個驚天消息,某茶友家裡,竟然私藏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白茶。

聞此消息,難免覺得震驚,跨越了一個世紀的白茶,這都要成古董了吧。

忽而,想到了景德鎮古玩城裡的瓷片,被當做古董陳列在貨櫃里。這跨世紀的白茶,難道也要被擺放起來,成為文物嗎?

茶友還準備邀請朋友,一起喝茶呢。

年過半百的白茶,還能喝嗎?此處要畫上一個問號。

村姑陳目前接觸過,能喝的,最老的白茶,是1999年的。福鼎老茶農自己珍藏的,總共就三兩,還是粗茶婆(壽眉)級別的茶,因年份悠久,茶葉的顏色有些深。

有幸喝了一次,其口感,只能用獨特來形容,有些像紅茶。

論香氣,它沒有新茶的鮮爽,也沒有三年、五年老茶的沉鬱,這款大齡老白茶,有的只是陳香。

若不是提前知道這是白茶,還有可能會誤以為這是黑茶、普洱茶一類。

雖說白茶可以越存越好,但也不是漫無目的地存著,這種年過半百的白茶,喝與不喝,還是仔細考量一二吧。有可能,這類所謂的老白茶,只是帶著偽裝。

關於白茶年份造假,偽裝等消息,見怪不怪。近年來,謊報白茶年份,白茶年份造假,大有人在,這些作假手法還如出一轍,都是將品質不怎麼樣的新白茶,通過某種特殊手段,使其外觀看起來黑黢黢的,讓人誤以為這是老茶。

把年份誇上天,這是買老茶的一個通病。

針對老茶容易出現做舊的情況,建議您不要盲目跟風,先從年份較小的白茶入手,比如先買3年、5年的老白茶。

若還是擔心年份問題,建議自己收藏白茶,從新茶開始,不必假手於人,品質更有保證。

《3》

所謂的白牡丹餅有棗香,可能被偷梁換柱了!

關於白茶有棗香,在白茶圈內不是什麼稀奇事。

不過,當你聽說「白毫銀針有棗香」、「白牡丹有棗香」、「壽眉散茶有棗香」等傳言時,可要警惕,說不定又是哪裡的新掌柜上線,不懂白茶的陳化特點,隨便胡謅呢。

白茶有棗香,要加上前提條件。

第一,老茶才有可能出現棗香

第二,壽眉餅茶才具備陳化出棗香的潛質

至於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散茶有棗香,實屬杜撰,與事實不符。

可有的茶友言之鑿鑿,的確在白牡丹餅中喝茶了棗香,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經了解,終於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茶友所謂的白牡丹餅有棗香,其實是一個烏龍事件,他把白茶的等級都搞錯了。

所謂的「白牡丹」,真正身份是壽眉!

不知道是那個糊塗掌柜,竟然錯把壽眉當成牡丹賣了。

可茶友們買錯,就真的太吃虧了。壽眉和白牡丹的外觀差別,不止一點點。

首先,是芽頭的肥壯程度。白牡丹的體型,會比壽眉胖上一圈,看著更肥。

其次,是白毫數量多少。白牡丹更嫩,白毫的保留數量更多。壽眉老,白毫數量較少。換言之,白毫數量看著越多,茶葉越嫩。

再次,是葉片的大小。白牡丹的葉片,更狹窄,似柳葉。壽眉的葉片,更大一些,更加寬闊。

最後,是茶梗粗細程度。白牡丹的茶梗,細小,似瘦竹竿,而壽眉的茶梗,粗大,看著就肥壯。

買茶時,稍加辨認,就不會混淆二者。再也不會出現把壽眉當做白牡丹的尷尬。

《4》

我家高山白茶年產量8噸,所以賣得便宜

關於白茶的價格,一直是茶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價格,呈現兩極分化。

賣得貴的白茶,有幾個特點。

1、有機茶

2、荒野茶

3、白毫銀針

4、老白茶

這幾類茶,往往容易出高價。

而便宜的茶,也有它的特點,多數是壽眉。甚至出現一斤幾十元的情況。

賣的便宜到不合群的茶,自然會引起關注,怎麼這年頭,還有茶這麼便宜,掌柜真是白茶界的一股清流啊!

茶掌柜很得意地告訴大家:「沒什麼,我家高山白茶年產量高,一年有8噸呢,所以賣的便宜。」

人有多大膽,白茶就有多高產。

8噸的白茶,相當於8000千克的茶,換算下來,有16000斤。

但是,提醒大家,白茶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並不會因為產量高,價格就低到無底線。

一斤幾十元的白茶,大家還是悠著買吧。

《5》

故事看完了,茶友們心裡瞭然,買茶要得其法,首先要有正確判斷。

如上世紀的白茶,存了二十年的茶餅,三十年前珍藏的白毫銀針……甚至是「我家的老白茶特別多,隨隨便便就有好幾車間」,這類託大的措辭,根本經不起揣摩。

買老白茶前,先不要著急,別聽說掌柜有十年稀缺老白茶,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欣喜若狂,白茶按箱買。

真正的老茶,不多。

最後,奉勸各位一句,買白茶,先了解白茶相關特點,而後再下手!切莫做讓自己後悔的舉動。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生普製作工藝一樣?別鬧,它們差別大著呢!
掌握白茶的四大基本知識,輕鬆入門,人手一份!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