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蜂群」無人艇編隊亮相南海,是否能對航母戰鬥群構成威脅?

中國「蜂群」無人艇編隊亮相南海,是否能對航母戰鬥群構成威脅?

【軍武次位面】作者:竹閆

近日,中國無人艇企業雲洲智能發布了一段該企業研發的「蜂群無人艇」在南海海域的演示視頻,展示了中國大陸「蜂群」無人艇強大的編隊行動能力。

▲演示避開海島

與此前傳統的遙控船隻不同,蜂群無人艇無需操作員指揮到每艘無人艇,只需要對其下達集體指令,無人艇編隊就能自主航行及避撞。

▲演示集體通過橋洞及轉彎

56艘小型無人艇在接收統一指令後,通過相互間的智能協調系統,在極短時間內精確完成了諸如分兩隊繞開島礁,整隊轉彎等高難度編隊動作。而以前的無人艇若想完成這樣的動作,就算有56個操作手精確操作也難以完成這樣的編隊航行。

▲編隊形成軍民及航母圖樣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這56艘無人艇還成功組合成了「軍民」的漢字字樣,並在視頻末尾拼出了航空母艦的甲板輪廓。這暗示該公司研發的蜂群無人艇技術絕不僅僅是民用科技,而且是一款軍民融合的複合型技術。

▲美國蜂群無人艇的首次水面實驗

實際上,美國在2014年也推出了類似的蜂群無人艇技術驗證演示。美國海軍希望蜂群無人艇技術能夠代替艦員,執行部分繁瑣而危險的任務。蜂群無人艇可以利用自身的隱蔽和數量優勢,利用自身感測器對目標船隻進行抵近查證,最大程度上降低艦員的安全風險。而且還可與有人駕駛的艦船合作完成任務,且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避免與載人艦船相撞的情況。

▲雲洲智能推出的無人巡邏艇

在港口防衛和巡邏時,蜂群還可以作為一種廉價而隱蔽的「暗哨」使用,能對進出港口的船隻進行監測,並且不會發生兩艘無人艇對同一目標進行監測的情況,任務完全由蜂群無人艇自主分配,極大增加走私偷運的風險和敵軍偷襲的難度。

▲美軍蜂群無人艇還保留了人工操作設備

同時,蜂群無人艇系統還可以通過較大的搜索扇面,在近海水雷區為軍艦迅速偵測或開闢一條安全航線,這對於沒有專業掃雷能力的大型艦艇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在軍艦出港時,一般都先由掃雷艇前出,對出港航道進行探測,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是這樣。

▲德事隆公司的水面無人艇正在掃雷

未來,蜂群無人艇還有望整合反潛聲納系統,成為對戰區反潛體系的有力補充,徹底掃清水下偵測的死角,使敵方潛艇「無處下嘴」。

▲搭載反潛模塊的以色列「海鷗」無人艇

不過在這段視頻結尾處無人艇們擺出的航母輪廓還是引發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眾所周知,伊朗海軍一直在研究快艇「狼群」式攻擊航母的戰術。中國的蜂群無人艇能否也起到類似效果呢?

▲伊朗海軍大量裝備的「銀翼殺手」快艇

首先,在正常海戰中,航空母艦並不會出現在離海岸或敵方主力艦隊很近的地方(波斯灣、紅海等特殊海域除外),因此蜂群無人艇編隊至少需要在大洋航行數百海里才能對航母編隊構成威脅。而蜂群無人艇受限於「袖珍」的體型,顯然難以攜帶足夠的燃料進行遠程突襲。

▲伊朗小艇騷擾美國軍艦

為此,美國的蜂群無人艇項目計劃利用高效燃料和太陽能、海浪發電提高續航能力。但是這些解決方案要麼是遇到了技術瓶頸(如燃料技術實在是擠不出新牙膏了),要麼是不能穩定發揮作用(如陰天和晚上沒法用太陽能發電)。

▲武備單薄的無人艇顯然沒有機會,突破防守嚴密的航母編隊

其次,蜂群無人艇的小噸位也帶來了耐波性差和武備薄弱的缺點。前者意味著即使航程足夠,它們也很可能會在半路上被風浪掀沉了;後者意味著即使僥倖到達敵方航母附近,它們那可憐的攻擊和自衛能力實在是不夠航母的「帶刀護衛」——護航艦艇和艦載機們塞牙縫的。

最後,蜂群無人艇系統的大量戰術決策權交給了負責艇際協調的AI(人工智慧),這本身固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無人艇的AI系統在很可能會在戰區被敵方電子戰部隊癱瘓甚至「策反」,此前伊朗就曾成功捕獲過一架美軍的RQ170「哨兵」無人機。

▲自爆這種戰術,看起來前景很美,但實施起來十分困難

因此,蜂群無人艇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作為一種防禦性和偵查性武器使用,還遠遠沒有到能威脅敵方航空母艦的程度。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美軍航母戰力不及中國004航母?彈射器故障頻發,20億美元打水漂
剛剛中國又一殺手鐧武器曝光,四億身價,或將與大陸航母一起服役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