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輪車 達卡流動的畫廊

三輪車 達卡流動的畫廊

到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已經是中午一點鐘,天色灰濛濛,我連呼吸都得小心翼翼,空氣中漂浮著微塵。走在街道上要小心橫衝直撞的車輛,淤塞的溝渠,污水以及垃圾。但在這讓人心情灰暗的街頭,卻有流動的彩虹般的風景。一輛輛色彩斑斕到誇張俗艷的三輪車(如圖),在擁擠的街道上,彷彿流動的畫廊。

每次出行,酒店的服務員都會提醒我們選擇三輪車,它比的士便宜和靈活,交通時間也較容易控制。自上世紀40年代由印度和緬甸引入三輪車之後,這種簡單環保的交通工具就成了孟加拉國人出行的首選。目前據說單是達卡就有超過50萬輛三輪車,而現在如果沒有三輪車這個城市肯定會停擺。亞洲各地都曾經有過輝煌的三輪車時代,並逐漸被汽車、地鐵所取代,而孟加拉國現在依舊擁抱三輪車,也反映了國家經濟的窘困及發展的停滯不前,但對行色匆匆的旅行者而言,乘坐三輪車遊覽達卡成了不可或缺的獨特體驗。

三輪車經過由路易斯康設計的國會大廈,這棟設計於上世紀60年代的現代主義經典建築,採用了低調的孟加拉國元素及當地建材,工工整整出現在混亂的達卡街頭,顯得異常超現實。現代人開始捨棄汽車,追求更環保的騎車交通方式,超前的國會大廈設計和孟加拉國人依舊以三輪車、木船等交通工具代步,弔詭地顯示孟加拉國在一些生活理念上還是頗為前衛的,比如2002年,孟加拉國還成了全球第一個禁用塑料袋的國家。

三輪車夫生活艱苦,每天出賣苦力,也可能只賺得三餐溫飽。一些司機甚至把三輪車當成家,晚上成了棲身之所。一輛車就是他們最大也是唯一的財富,自然得好好養護和裝飾。孟加拉國的三輪車簡直就是流動的藝術畫廊,展示了平民化的街頭藝術。司機會聘用無名畫家在三輪車上繪各種主題的彩畫,司機們相信三輪車越漂亮,越容易招徠顧客,因此三輪車設計甚至成了一個重要的衍生產業,在達卡就有一個街區,集聚了無數的三輪車設計店鋪,為車主創作出能表達他們個人性格的作品。

繪畫主題林林總總,色彩永遠是華麗而斑斕的,車身全部都成了「畫布」,讓創作者盡情發揮,東方推崇的留白手法在這裡毫無用武之地,車子上還貼滿亮片及流蘇,像一個招搖過市的暴發戶,為了別人注視的眼光而活。

車身上總有大量田園牧歌的風景畫,那或許是司機對家鄉的懷念和想像。司機鍾愛的電影明星也是三輪車藝術的「主角」,明星畫像總比真人略胖及豐滿,在這個依舊吃不飽的國度,沒人喜歡看到骨瘦如柴的人。篤信伊斯蘭教的孟加拉國,車身上自然不乏真主安拉的教誨。「911」發生後,車上甚至繪有本·拉登的畫像,由這些質樸而直奔主題的創作,你看見的是平民百姓最平凡而天真的夢想。【葉孝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如果這事再鬧大,這屆世界盃就有得看了
氣炸!內蒙古800隻百靈鳥遭毒殺,雪融後再現4000隻死體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