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天南星屬多年生陰濕草本,為珍貴藥用植物,主要分布於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湖南等地,多生於海拔50~1200米的山谷、河岸、灌叢、草地、荒地及林下。天南星的球狀塊莖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之功能,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現野生資源越來越少。筆者為探索天南星林下種植技術,在湖南湘西南地區選取本地野生種源,充分利用林下空間,採用先進的純生態豐產培育技術,在鬱閉度為0.4~0.7的林下種植天南星,採取施肥與不施肥兩種處理方式,檢驗對天南星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試驗區概況

試驗區選址於湖南省綏寧縣唐家坊鎮鹽井村。試驗區位於其海撥800~1000米的山坡中下部,該地交通便利,鬱閉度0.6以上,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溫暖期長,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17.5℃,無霜期256~289天,年日照時數1782~18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4500~16800毫米,其中67%集中在4~10月。試驗區土壤為板岩發育的黃壤,土層深厚,PH值5~6,土壤肥力中等。

材料選擇

以本地野生天南星為試驗材料,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大塊莖段。試驗地選擇相同條件下的兩塊林地,面積均為2000平方米,海撥在800米,土壤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鬱閉度為0.4~0.7的林下空間。選擇採用純天然與人工豐產培育的兩種處理方式,進行天南星的林下栽培試驗。

種植管理技術

整地與土壤處理。整地實行帶狀全墾。按行距環山沿等高線水平開盤梯帶,外高內低,帶寬1.0米左右作畦,畦面成龜背形,在畦內側和兩側開好排水溝,排水溝深30厘米,寬20厘米,同時清除雜草,小石頭等雜物。翻土深挖20厘米。

施肥試驗地在開挖好的帶狀林地上,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千克,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再進行1~2次墾複拌勻,按株行距15×30厘米挖穴,進行播種。

種植時間。播種時間為當年11~12月。在地溫穩定在8度時,將天南星種莖提前15天浸種催芽(也可以不催芽,直接播種),播種後覆蓋地膜(也可以不蓋地膜)。

種植方法。首先,將土壤施肥、耕翻後,作成100厘米寬的高畦,備播。其次,把天南星大種莖用刀分切為單獨種莖,用刀切時,確保每個切開的種莖都有一個芽眼,用草木灰處理傷口,隨即播種,不可長久放置。最後,每穴播種一個種莖,種莖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深度5厘米播種。播種完畢後覆土與地面持平。

林地管理。種植後進行林地管理,為天南星生長創造優越的環境條件,以滿足天南星生長發育對肥水的要求,這是保證豐產穩產的一項關鍵措施。

土肥水管理。當苗高6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一次鬆土除草,除草宜淺不宜深,只要疏鬆表土即可,鋤後追施生態有機肥,每667平方米施30公斤,第二次鬆土除草在7月份左右,鬆土可適當加深,在行間開溝施入糞肥,每667平方米施放1500~2000公斤。氣溫高時,勤澆水,保持水分足,土壤見濕,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

補植。發現缺株、病株,以同齡壯苗補植,並加強管理,使補植苗與林地幼苗均衡生長。

摘花。對未留種地,為減少養分的消耗,增加產量,在5~6月份當天南星肉穗狀花序從鞘狀苞片內抽出時,儘快剪除。

病蟲害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提高抗病抗蟲能力。天南星發生病毒病時,葉片上會產生黃色不規則病斑,葉片出現變形、皺縮、捲曲,變成畸形等癥狀,使植株生長不良,後期葉片枯死。防治辦法:選擇抗病品種栽種;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自身抗病力;充分應用生物防治技術,使用病毒相剋防治病毒病;天南星常見蟲害有紅天蛾,紅蜘蛛等,以人工物理方法防治為主,培養害蟲天敵,減少蟲害。

採挖加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穫。選晴天挖起塊莖,去掉泥土及鬚根,裝入筐內,置於水中反覆刷洗,用刀刮除表皮,晒乾。

不施肥的試驗地除不進行施肥外,其它管理技術措施都雷同[吉山花瑤]。

實踐表明,在類似綏寧縣的地帶性氣候區鬱閉度0.4~0.7的森林下種植天南星,2年生,不施肥,每平方米產0.4千克,施肥每平方米產0.6千克;3年生,不施肥每平方米產0.7千克,施肥每平方米產1.12千克。

山區林下種植天南星,林地精細管理技術是豐產穩產的關鍵。林下種植天南星效果好,病蟲害少,產品藥性成份含量高,品質好,且施肥較不施肥培育產量提高30%。林下純生態種植,保證了天南星的藥性品質。

天南星的球狀塊莖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之功能,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天南星林下種植豐產培育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對雙矮脫毒支架栽培與蘋果集約化發展的思考
萵苣葉菜無土栽培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