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龔琳娜音樂教學法實踐音樂會 聯合7支合唱團獻演

龔琳娜音樂教學法實踐音樂會 聯合7支合唱團獻演

騰訊娛樂訊 日前,北大附中本校致蕙禮堂上演了一場獨特的音樂會,參加演出的演員都是來自北大附中集團校合唱團的同學們。這場音樂會以《上下求索》為開篇,由龔琳娜領唱、包括北大附中童聲合唱團、北大附中混聲合唱團等在內的7支合唱團共同完成,這首作品以戰國詩人屈原的名篇《離騷》為創作靈感,是老鑼為古詩詞作曲的經典之作。

音樂會其他曲目有《冬去春來》、《自由鳥》新藝術風格作品、《搖籃曲》,古詩詞作品《春曉》、《立春偶城》,還有像《白鴿趕場》、《咕嚕山歌》、《夢想號子》這樣極富民族特點的歌曲。值得一提,全場音樂會的作品都是由新藝術音樂作曲家老鑼所創作或編配,當聽到孩子們能出色演唱自己的這些作品,平時嚴肅作風的老鑼也難掩激動的心情,並且龔琳娜老師的兩個孩子海酷、雅酷也來到現場與北大附中童聲合唱團一同演唱了《春曉》,同樣龔鑼新藝術樂團的核心成員聶雲雷等優秀樂手也和合唱團同台演出。

為了讓更多到不了現場的師生領略本次音樂會的盛況和學習龔琳娜的音樂技能、技巧,北大附中還邀請了音樂專業教學平台——中央音樂學院教育平台央音在線進行直播。

據了解,龔琳娜與北大附中結緣於2014年底,當時龔琳娜發起的音樂公益項目「聲音行動」正在做「中國音樂之美唱談會」的全國巡講,也就是那個時候與北大附中的老師和同學們結下了緣分。4年之後北大附中集團校舉辦首屆音樂節,學校的音樂老師們就萌生了舉辦一場有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特色校園活動。

與學校的音樂老師不謀而合,龔琳娜在2017年創立了「龔琳娜音樂教學法」綜觀當下的聲樂教育,核心理念與方法幾乎都是以西洋美聲唱法為統帥,即便是演唱民歌,老師們也都要講究所謂「科學」的發聲方法,要求聲音要統一。「如果聲音都一模一樣了,我們的民歌還有自己的味道嗎?南方和北方的聲音還有區別嗎?要唱好中國的音樂,可以借鑒世界上成功的聲樂研究法,但不能以西方聲樂教學來打基礎,正如西方歌劇演員絕不可能先來學唱中國京劇一樣。這正是當下教育的一個誤區。」這是龔琳娜建立教學法的初衷,「我在網路平台上發布《跟著龔琳娜學唱歌》的音頻課程,通過網路教大家唱出不同的聲音,了解自己文化的魅力。」迄今為止,這個課程一直被「新知榜」評為藝術類課程的冠軍。

經過前期的訓練與磨合,孩子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在氣息、咬字、聲韻方面,他們已經掌握了技術技巧。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合唱團通過與龔琳娜老師視頻連線的方式,將訓練成果呈現給龔老師,然後由龔老師親自進行指導,這也讓孩子們與老師充滿信心。

龔琳娜在音樂會綵排之前和北大附中6所學校的代表音樂老師交流:「中國聲音非常豐富,發聲的技巧和音色的變化各不相同。要學到各種不同的聲樂技巧,絕非一朝一夕可得,需要將不同音色的規律和特徵記錄下來,潛心鑽研,刻苦練習。唱了三十多年中國歌曲,去過許多國家,上過不同的舞台,堅持中國聲樂的演唱方法一直是我藝術發展的基礎和從未動搖的信念。這些年我始終在探索:到底什麼是[中國聲樂]?[中國聲音]的發聲方法又有哪些?當我到不同的地方去採風學習民歌、研究戲曲里各種行當和流派的唱腔,當我唱著古典詩詞、了解琴歌的時候,我發現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太多太多,這是一個巨大的了不起的寶藏!」

「把中國的聲音唱出來、傳下去!」是龔琳娜對所有參與這次音樂會的全體師生想說的話,也是她傳承、創新中國音樂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羅晉否認大器晚成:我可能永遠都成不了
除了《復聯3》,5月還有這些電影即將刷爆票圈!

TAG:騰訊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