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新:2018年邦瀚斯香港五月春季拍賣成交結果

最新:2018年邦瀚斯香港五月春季拍賣成交結果

「古玩元素網」旗下高端藝術品拍賣信息平台,古玩藝術品市場深度分析!可以關注微信號:guwan1998

邦瀚斯拍賣行於北京時間2018年05月29日14:00正式拍賣,其中『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專場中的一件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以HK$ 21,700,000 (CNY 17,698,443) 拔得頭籌,本次專場拍賣總數一共63件。接下來由古玩元素網給大家帶來『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專場重要器物成交情況匯總如下,供收藏參考。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

寬:8.4cm

估價:HK$ 3,000,000-4,000,000

成交價: HK$ 21,700,000 (CNY 17,698,443) 包括傭金

矮方柱形,外方內圓。外表分為兩節,每節以四角為中線,上下節合成一組帶冠神人獸面紋,全器共四組。上節在兩條平行的凸橫棱下,雕刻一人面,以線刻重圈為眼,下方以凸橫檔作鼻,上刻細密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飾帶。下節雕一獸面,以橋形凸面作額,以橢圓形凸面作眼瞼,中間以線刻重圈為眼,以凸橫檔作鼻,上刻細密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飾帶。整器製作規整,雕琢精緻,拋光細膩,極為難得。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典型器物之一。

商晚期 玉龍

寬:3.6cm

估價:HK$ 50,000-80,000

成交價 :HK$ 1,025,000 (CNY 835,986) 包括傭金

玉龍玉質呈牙黃色,留硃砂痕跡。龍體捲曲,龍首與尾銜接,呈環形,兩角豎起,眼珠微凸,龍身雙鉤線刻紋飾,線條流暢,形制規整。

紅山文化晚期公元前3500-3000年 龍首玉璜

長:13.3cm

估價:HK$ 100,000-150,000

成交價: HK$ 175,000 (CNY 142,729) 包括傭金

玉璜呈長方形,璜的一端雕龍首,另一端平整鑽一圓孔,頸部陰刻交叉格紋。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玉雕神人

高:7.2cm

估價:HK$ 80,000-120,000

成交價: HK$ 162,500 (CNY 132,534) 包括傭金

玉呈黃褐色,玉人濃眉大眼,兩臂彎曲,雙手置於胸前,大腿寬大,腿顯短,似為蹲踞狀。

十八世紀 竹根雕石榴

長:8.8cm

估價:HK$ 40,000-60,000

成交價 HK$ 50,000 (CNY 40,779) 包括傭金

石榴以竹根雕成,立體雕相連雙石榴,其下有枝,其間有榴花。石榴腹部皮已破開,露出石榴籽。石榴為清代宮廷器物常見題材,一果多籽,藉以喻「多子」,表達了「榴開百子」、代代綿延的吉祥寓意。

十四世紀下半葉 剔紅牡丹花紋圓盤

口徑:18cm

估價:HK$ 750,000-1,000,000

成交價: HK$ 937,500 (CNY 764,621) 包括傭金

盤圓形,矮圈足。盤邊凸起弦紋。盤內雕朱漆三朵碩大飽滿牡丹花,盤外壁雕捲草紋,底髹黑漆。此盤髹漆層次厚,花葉環繞,繁而不亂,刀法流利,極具立體感,真實而生動,具晚元到明初的時代特徵。

十六/十七世紀 銅漆金天官坐像

高:59cm

估價:HK$  400,000-600,000

成交價: HK$ 625,000 (CNY 509,747) 包括傭金

坐像頭戴九段式梁冠官帽,臉龐方圓飽滿,直鼻,雙目微合,面容寧靜,下腮長髯飄於胸前。著寬袍大袖,衣袖褶皺刻畫自然寫實,衣物厚重感與造像莊嚴感並現,雖部分漆金已明顯脫落,但為明代道教造像中不可多得一例。

此尊漆金道教仙真坐像體量碩大,鑄造厚實,重量達近三十公斤,與其莊靜的開相及簡約但厚重而流暢的官袍形成強烈對比。觀其衣著及官帽樣式,與文昌帝君造像類似,然大部分文昌帝君造像均手持笏或如意,此尊造像雙手掩於衣袖內,此類形象更近似於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的天官大帝。此尊造像所穿著長袍樣式多世襲宋代宮廷官服遺風,其九段梁冠式官帽及如意雲頭鞋皆為其在道教眾神中重要身份之象徵。

明晚期 銅鎏金髹漆碧霞元君坐像

高:81.9cm

估價:HK$ 650,000-850,000

成交價 HK$ 812,500 (CNY 662,672) 包括傭金

此坐像尺寸碩大,面相圓潤,表情溫婉,雙目微合,頭戴鳳冠,頭頂束高髮髻。全身漆金而飾,於耳墜、衣褶以及霞帔瓔珞處再以彩漆髹飾,上身著圓領外套,胸前繫長裙,雙手握一笏,神態端莊,雍容華貴。

碧霞元君為宋代以來道教崇拜的一位重要女神,最早來自華北地區對山神的信仰,後來在民間的名氣及信仰遠遠超過西王母。碧霞元君也被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泰山聖母」、「萬山奶奶」等,明代則已於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上建有碧霞宮作為其道場。

十七世紀 銅鎏金觀音及善財童子像

高:50cm

估價:HK$ 5,000,000-8,000,000

成交價: HK$ 6,100,000 (CNY 4,975,138) 包括傭金

此尊觀音體量碩大,金彩流麗整潔,成色極佳,面容溫婉慈和,陽剛及陰柔並存。面向圓潤,雙眼微合,目光下斂,表情和悅,睿智深沉。觀音頭戴髮箍,正面飾阿彌陀佛,身著通肩大衣,衣紋厚重寫實,衣緣處鏨纏枝花卉,胸前裝瓔珞,屈膝而坐,身前坐善財童子,右手持鞀鼓,左手被觀音一手托起,刻畫寫實,意趣盎然。

漢以後,佛教初傳入中土,漸漸出現鎏金銅像等佛教藝作。至唐一朝,造像仍相對較小巧,及至遼代,契丹入主中原,較大型的佛教造像才逐漸出現,與此同時,造像風格漸趨簡約。明初,朝廷大興工藝事業,鎏金佛像風格別開生面,技藝登峰造極,成就空前,為後朝奠定佛像經典,至明中晚期,佛教造像藝術風格向漢傳佛教回歸的同時,依然保留藏傳造像的影響,此時的漢藏風格融為一體,使漢地佛教造像風格得到進一步發展。此尊觀音便是明中晚期少數鑄造精美造像中罕見一例。

明代小說《南海觀音全傳》中就已經有對觀音菩薩及善財童子的描寫,善財童子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被描述為修菩薩道行者的榜樣。《法華經普門品》中也記載:「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因此觀音菩薩懷抱幼童作為造像的藝術形制後來在漢地中原便被稱為「送子觀音」。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元趙奕畫大士像」也出現了觀音及善財童子的形象,館藏編號故-畫-001957。而此尊觀音善財童子像,在明代中晚期佛教造像藝術中則極為少見。

此尊送子觀音鑄造精良,結構勻稱,雕刻亦細緻入微,為明代中晚期漢地觀音造像經典難得之作。

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高:23.3cm

估價:HK$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 250,000 (CNY 203,899) 包括傭金

清十八世紀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高:23cm

估價:HK$ 1,000,000-1,500,000

成交價: HK$ 1,250,000 (CNY 1,019,495) 包括傭金

金剛像黃銅鎏金,主尊、外臂、明妃、魔眾、蓮座分體鑄造而成,左展姿而立,九頭三十四臂,九頭表示九種鎮壓閻王的經咒,分三層排列,正中最大最高的頭為大水牛頭,血盆大口,象徵閻王;中間頭為如來相,象徵其由阿彌陀佛化身而來。最高頭為文殊菩薩本像,象徵慈善和平。另有六面對稱排布水牛頭兩側。頭頂紅發上豎,象徵忿怒。主二臂抱明妃,外伸三十二臂,皆持法器。明妃右手持鉞刀,左手持嘎巴拉碗,左腿勾在主尊腰間,右肢踩飛禽。主尊十六足象徵十六空,左右腳各踩八禽八獸。頭戴骷髏冠;上身飾項圈瓔珞,頸掛人頭蔓,下身佩瓔珞,下承蓮座,蓮瓣挺拔,做工精細。

此尊大威德金剛工藝精湛,鑄造精良,體現出典型的十八世紀漢藏風格的同時,又迎合了清代宮廷的審美,其渾圓的蓮瓣以及對主尊氣勢恢弘的表現手法,皆是清代宮廷與西藏宗教藝術相互影響的典型例證。

大威德金剛,梵語稱「閻曼達嘎」,漢語可稱為大威德明王,亦可直稱閻魔敵,藏密認為祂是文殊菩薩之憤怒相的化身。「威」表示降伏惡魔的威猛力量,「德」則代表智慧摧破煩惱業障,為五大明王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尊奉的主要本尊之一。文殊菩薩是宗喀巴的本尊,因此大威德金剛像在宗喀巴創立的格魯派受到極大的尊崇。格魯派在漢地稱為黃教,至十七世紀,已經成為西藏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派別,並在後來受到清廷的扶持。

藏傳佛教稱清朝皇帝為文殊皇帝,乾隆皇帝更是利用文殊菩薩化身,以政教合一方式對西藏地區進行統治。他對藏傳佛教格魯派尤其扶持,並以「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這一根本治國方略的繼承、延續和發展而維護了帝國的大一統;因雍正皇帝篤信佛教,乾隆皇帝年幼時便成長在濃厚的佛教氛圍中,從小就跪受密法。至乾隆一朝,清宮內外,大小佛堂不計其數,以供帝王隨時禮佛修法。此時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中正殿念經處以及西藏僧俗領袖製作或進貢了大量佛像、唐卡、法器,此尊大威德金剛既是典型一例。

明 白玉鳳鳥紋桃形杯

長:10.8cm

估價:HK$ 450,000-600,000

成交價 HK$ 562,500 (CNY 458,773) 包括傭金

白玉玉質,部分有灰點,杯呈桃形,鏤雕枝葉為柄,部分枝葉纏繞伸展於杯底,以一朵桃花為底足。杯柄鏤雕壽桃及鳳鳥。整器以桃為形,以枝幹為柄,再加以鏤雕壽桃及鳳鳥,構思巧妙,工藝精湛,頗有明代文人風節。

十七/十八世紀 青白玉透雕螭龍紋珮

長:8cm

估價:HK$ 80,000-120,000

成交價: HK$ 62,500 (CNY 50,974) 包括傭金

十六世紀 銅胎掐絲琺琅葡萄紋梅瓶

高:19.4cm

估價:HK$  80,000-100,000

成交價 HK$ 87,500 (CNY 71,364) 包括傭金

葡萄紋在中國藝術傳統中具有五穀豐登、子孫綿長的寓意,在明早期的銅胎掐絲琺瑯器上已較為盛行。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一件明早期掐絲琺瑯梅瓶。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高足杯

高:7.1cm

估價:HK$ 120,000-150,000

成交價 :HK$ 350,000 (CNY 285,458) 包括傭金

杯侈口,斂腹,下腹微鼓,高足,足底外撇。杯外壁以天藍釉為地色,飾纏枝蓮花四朵,口沿處飾如意雲頭紋,杯身近高足處則飾蕉葉紋一周,近足底處以紅色琺瑯填飾如意雲頭紋一周,底部陰刻「乾隆年製」四字楷書款。

此杯整器釉色純正,色調鮮明,圖案佈局疏密有致。此類高足杯多在清宮宗教儀式中使用,也可作為陳設器。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仿古饕餮紋奩式三足爐

高:8.5cm

估價:HK$ 150,000-180,000

成交價 HK$ 437,500 (CNY 356,823) 包括傭金

此爐呈奩式,器形仿自漢代酒器,如1962年山西省右玉縣大川村出土銅溫酒樽,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倫敦,1973年,編號175。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瑯器,受乾隆帝慕古之風,出現很多仿古及仿生造型。此奩式爐紋飾仿青銅彝器上獸面紋而設計,突出乾隆皇帝慕古求新的藝術追求。

十八/十九世紀 御制碧玉螭龍鈕「肅親王寶」璽

寬:7cm

估價:HK$  500,000-800,000

成交價: HK$ 1,750,000 (CNY 1,427,293) 包括傭金

和碩肅親王是清朝世襲親王頭銜。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為肅親王,和多爾袞爭皇位後備受迫害,順治五年(1648年)被削爵囚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福臨親政後,複肅王爵,追諡「武」。此後,豪格子孫均以顯親王襲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復肅親王封號世襲。永錫(卒於1821年)為複封後真正的第一位肅親王,前後一共傳了十代八位肅親王、四位顯親王。

雖然不能斷言此枚印璽屬於具體哪一位肅親王,但以其玉質及螭龍雕刻具有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早期風格,應屬於清代中晚期作品,應該是肅恭親王永錫(卒於1821年)或者肅慎親王敬敏(卒於1852年)的印璽。

清乾隆/嘉慶 白玉雕痕都斯坦式羊首洗

長:10.6cm

估價:HK$  150,000-200,000

成交價: HK$ 687,500 (CNY 560,722) 包括傭金

清宮玉雕文房用器中,筆洗的造型最為豐富,此類輔以動物為造型的既是其中一類。此件羊首洗其紋飾和底部花瓣形足的設計,受到「痕都斯坦」玉器的影響。乾隆將來自北印度、土耳其及部分中亞地區的玉器統稱為「痕都斯坦玉器」,此類玉器從乾隆初年由南疆回部官員及駐疆大臣貢進內廷,因受皇帝寵愛,逐命造辦處仿製,此器為一例。

十八世紀 白玉雕鴨形洗

長:12.5cm

估價:HK$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 750,000 (CNY 611,697) 包括傭金

此玉雕鴨洗雙翼上所飾仿古雲紋具宋明遺風,體現了乾隆帝的慕古情懷,為此曾下旨命宮廷畫師為宮中所藏高古器繪製《西清古鑑》,並為宮廷造辦處工匠創作帶來靈感。更多有關乾隆帝及仿古玉器的論述,參見張麗端著《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臺北,1997年,頁49-50。

鴨為明清玉雕常見題材之一,明清時,通過最高殿試後會再分三級,稱為三甲,一甲前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一名」為狀元。取「甲」與「鴨」諧音,此件鴨洗有「狀元及第」、「平步青雲」的吉祥寓意。

清乾隆 白玉雕童子騎象

長:10厘米

估價:HK$  60,000-80,000

成交價 :HK$ 212,500 (CNY 173,314) 包括傭金

白玉玉質,帶皮色,玉質溫潤。圓雕兩童子手持如意,分別靠騎於象首一側及象後背。「象」與「祥」諧音,童子握如意而騎象,具有「吉祥如意」之意。

清乾隆 白玉雕玉兔銜靈芝

長:6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D 625,000 (CNY 509,747) 包括傭金

白玉,局部帶烤色。玉兔伏臥狀,雙耳貼於背,口銜靈芝仙草,溫順可愛。玉兔為月宮靈物,靈芝是傳說中的仙草,兔銜靈芝的形象象徵吉祥長壽。

清乾隆 御制白玉夔鳳紋觥

高:18.8cm

估價:HK$  8,000,000-12,000,000

成交價 :HK$ 11,140,000 (CNY 9,085,744) 包括傭金

白玉略泛青,局部有烤色。仿古彝器,扁筒式,口微敞,器形修長,器身前後分別圓雕及鏤雕鳳凰首尾,雙目圓睜,頂戴羽冠,昂首仰胸,氣宇軒昂,鳳尾成如意形羽狀,捲曲上揚,鳳凰雙翼浮雕於觥腹兩側,作仿古夔龍紋,器底雕鳳足,生動寫實又不失古雅之風。

此類鳥獸負皿之式,取自上古青銅觥,屬祭祀酒器,最早見於晚商安陽時期,其出現取代了動物形青銅尊的地位。宋人復古,取其形而復之,繼盛於清,其中乾隆帝嗜古如痴,崇尚慕古之風,認為古典器物樸素、精純、高雅、有意涵,為此曾命梁詩正等人纂修《西清古鑑》,記錄清代宮廷所收藏商周至唐代青銅器過千件,繼而為玉匠提供靈感,詳閱張麗端著《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1997年,頁49。此鳳紋玉觥,取法古器,然造型裝飾皆有盛清新風,正是受到乾隆帝這種「慕古求新」審美影響下而產生的精美之作。

乾隆帝於1755至1759年間平定準格爾叛亂,打通了新疆和田玉內運的道路,清代玉器的玉料來源問題從而解決,加上清宮玉匠技藝精湛,也使玉器發展達到了頂峰。從匠工對玉料的大方運用可推斷出此器很有可能是乾隆帝平定準噶爾後的宮廷玉雕製品。而採用上好玉料雕成之器,玉匠往往在設計上刻意多處留白,以突出玉石之光澤及瑩潤,此鳳紋觥便是一例。

觥自古就為酒器,西周至春秋的文獻中既多有提及,如《詩經·桑扈》中有「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萬福來求。」之句,隱喻人如思柔美酒一樣,不傲方能福祿不斷。唐宋時期,常有以觥飲酒者,並以觥指代貴重酒器,如唐張辭《上鹽城令述德詩》中有「訟堂無事調琴軫,郡閣何妨醉玉觥。」宋王義山《瑞龍吟》雲「知是元戎初度,玉觥頻舉,雲堤煙市。」等。

此鳳紋觥相比其他傳世鳳紋玉觥尺寸較大,實為難得。

清中期 御制彩漆描金嵌螺鈿花卉紋多寶格 (一對)

高167.5×寬71cm

估價:HK$  1,500,000-2,500,000

成交價 :HK$ 1,875,000 (CNY 1,529,243) 包括傭金

多寶格為木胎髹漆嵌螺鈿傢具,通體以紅色漆為底色,每件有八格,每格三面開敞。格背板髹黑漆,以金彩纏枝蓮花紋,格框架以螺鈿嵌飾對應的纏枝蓮花紋,格底棖下四面裝有紅漆牙子。此格為一套兩件組合式傢具,使用時可一字排列,也可相對擺放,為清宮傢具不可多得一例。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兩對四件清中期紅漆嵌螺鈿花卉紋多寶格,現分別陳列在儲秀宮東次間方桌兩側,一對兩件一字排列,又與另外一對相對排列。其每一對的尺寸、形制、裝飾工藝及多寶格排列方式均與此對多寶格完全相同,見《故宮經典:故宮鑲嵌傢具圖典》,北京,2013年,圖24(兩對之一);另見《明清宮廷傢具大觀》,卷二,北京,2006年,頁696-697,圖798-1及798-4(兩對陳設於儲秀宮東次間)。

多寶格是用來專門陳設文玩及珍寶的櫃子,其前身應該是明代文人雅士用於陳放文房用器而製作的文具匣。至清代初期,國立強盛,民生安樂,文風亦盛極一時,特別乾隆皇帝,篤好風雅,不但是書畫鼎彝,即使竹、木、牙、金、銀、晶、玉之屬,凡製作精細作品,皆在搜羅之列。此對多寶格便是用來陳設器形稍大的珍玩。此類多寶格,原來大多都陳列在清宮養心殿、儲秀宮、重華宮等帝後燕居的場所,正如儲秀宮陳設所見,每一件珍玩放置的位置,皆有其獨特的設計,每件器物在每一格中大小相宜,恰到好處。

鑲嵌工藝在明代晚期傢具上既有應用,至清代又得到進一步發展,康熙時期尤其興盛。清代早期亦出現以金彩在漆器上繪飾的裝飾技藝,到雍正時期已發展成熟,此對彩漆描金嵌螺鈿花卉紋多寶格,將這兩種裝飾技藝完美結合,其背板髹黑漆與金彩花卉形成鮮明對比,深色背板又與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螺鈿形成第二次對比,在視覺上產生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是清宮傢具精品。大件傢具化整為零的做法使得傢具及器物更方便擺放和搬動。此對多寶格的設計,採用不完全對稱排列,摒棄了僵化而呆板的陳設狀態,在陳列各類珍寶的同時使之在對稱中力求和諧,不論從設計還是工藝上來說,都是清宮造辦處高超技藝的例證。

儲秀宮是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期為妃嬪燕居之所。慈禧太后早年入宮後,曾居住於儲秀宮後殿,並在此生下同治皇帝。

十八世紀 碧玉四柱式爐

高:13.5cm

HK$ 400,000-600,000

成交價 :HK$ 450,000 (CNY 367,018) 包括傭金

碧玉,有墨點及深色綠斑。爐方形,四柱相連式,柱下為爐足,柱頂各飾一螭龍,爐兩側飾夔式耳。爐蓋頂鏤雕蟠龍鈕,四爪伸向蓋四角,四角各雕一笑螭。爐身外壁上部雕交錯夔龍紋,下部雕「壽」字,四管下部雕夔鳳紋。

此碧玉爐仿上古青銅彝器,通常與瓶、盒組成熏香用具,為三事之一。清宮多以不同物料製作「三事」,如瓷、漆、銅、琺瑯、玉等,其紋飾及樣式一致成套,以碧玉製成者則較為少見。

清乾隆 碧玉嵌白玉雕蓮童乘槎擺件

長:17cm

估價:HK$  1,000,000-1,500,000

成交價: HK$ 1,250,000 (CNY 1,019,495) 包括傭金

擺件以碧玉嵌白玉而製,碧玉雕瓜形槎,以浮雕技藝於外壁雕荷葉及荷花,束於槎尾。槎內以白玉圓雕一童子,身著肚兜,雙眼微瞇,面帶微笑,雙手持三束蓮花,由左肩纏繞至其背部,神態逼真。童子身前圓雕雙桃,果實飽滿,刻畫細緻生動,為玉雕擺件中不可多得之例。

器物中荷蓮童子的形象最早在唐代便出現,宋代以後便開始出現在玉雕上,具有「連生貴子」的含義。此件蓮童乘槎玉雕工藝精湛,設計巧妙,採用白玉與碧玉相嵌飾的手法,兩色相撞,形成對比,並結合浮雕、圓雕、鏤雕等技藝,可謂乾隆時期宮廷玉雕發展至另一個高峰的例證。

清乾隆 白玉雕仙人乘槎

長:13.8cm

估價:HK$  120,000-150,000

成交價: HK$ 600,000 (CNY 489,357) 包括傭金

玉玉質,晶瑩柔潤。雕兩仙仕玉木槎上,一人手持桃花,一人搖槳,中間置一花籃,籃內裝滿花草,整器小巧雅緻,可賞可玩。

此玉雕上人物手持桃花,可能為麻姑,亦有花籃,或為八仙中藍采和,但其題材均象徵祝壽,頗具寓意。

清乾隆 青玉雕仙童獻壽船形擺件

長:25.9cm

估價:HK$  400,000-600,000

成交價: HK$ 937,500 (CNY 764,621) 包括傭金

青玉玉質,帶皮色,玉質溫潤。取整塊玉料而雕一細長木樁作槎,槎頭仙童單膝而跪,左手持蓮花,右手握寶盒,槎尾仙童撐如意形船槳,兩仙童雙目微合,面容和祥,槎中央鏤雕仙桃及桃花成簇,木槎底部浮雕水波紋,猶如滾滾江濤,翻捲奔騰,與玉船上下呼應,相得益彰。

清代宮廷雕刻藝術中常以仙人乘槎為題材進行雕刻,此擺件上的仙童手持蓮花及品捧盒,或為寒山及拾得兩人,合稱和合二仙,有吉祥、長壽、和睦的寓意,是宮廷文房陳設佳器。

清乾隆 白玉雕仙人乘槎船形寶瓶

長:16cm

估價:HK$  400,000-600,000

成交價: HK$ 525,000 (CNY 428,188) 包括傭金

白玉偏青,圓雕和合二仙、劉海金蟬及運財童子分別於同一木槎上,槎正中飾一如意耳寶瓶。四人面帶微笑,雙目微合,形態各異,手持法物各不相同,木槎雕刻細緻逼真,木紋癭節皆逐一表現,槎底部亦雕刻滾滾波浪,猶如行駛在江河中,令人叫絕。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張騫乘槎

長:23.5cm

估價:HK$  1,200,000-1,500,000

成交價: HK$ 7,540,000 (CNY 6,149,597) 包括傭金

白玉略泛灰,玉質瑩潤。槎周身作檜柏紋理,形如老樹槎椏,木槎上張騫雙目半開,長須垂胸,長袍寬衣,右手持書卷,左手倚靠木槎,兩腿自然彎曲,一派悠閒神情,自在臥坐於槎。槎尾隨形而上翹,末端樹枝上掛一葫蘆,木槎雕刻細緻,癭節紋路逐一表現,工藝考究。

此玉雕擺件從選料、題材、工藝各方面都非常考究。以「張騫乘槎」為主題的雕刻,圖案複雜,對工匠的雕刻技藝有超高的要求,因此多見於犀角雕或其他硬度較低的材質,而玉雕之例則寥寥無幾。此擺件取上等玉料,集不同雕刻技藝,再以像生之法,結合繪畫審美雕刻而成,為康乾盛世下宮廷玉雕昌盛發展背景下的代表之作。此類宮廷陳設器物在宮中陳列時通常都配有造辦處所製作象牙或紫檀座,此件玉雕張騫乘槎原本亦配有象牙座,座上刻有「丙」字千字文。

十八/十九世紀 灰白玉雕船形擺件

長:23.5cm

估價:HK$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 525,000 (CNY 428,188) 包括傭金

白玉偏灰,有瑕疵。取整塊玉料雕一方舟,船上雕人物四人,船頭一船夫搖槳,船尾另一人把舵,船艙頂座一婦人、一小童及一犬,船艙鏤雕門窗編織紋,船頂放置桅杆及繩索。船底刻波濤紋,浪花延伸至船尾翻滾,小船猶如乘風破浪,高速行駛,頗為生動。

十八/十九世紀 白玉雕漁樂烹茶圖船形擺件

長:19.5cm

估價:HK$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 1,500,000 (CNY 1,223,394) 包括傭金

白玉偏青,玉質瑩潤剔透,表面拋光打磨均勻。取整塊玉料精雕一方舟,船頭圓雕一老者及一童子,老者手撫長須,指示前方,小童一腳搭於船錨,身體傾斜,極為生動。長方形船艙上座兩人及一小犬,船尾遮蓬下雕兩婦人,一以小桶於江中取水,另一人正在烹茶,生動細膩,頗有意趣。

此類漁樂題材的玉雕生動逼真,工匠能夠結合現實願望及藝術表達,用以表達百姓充盈富足生活的願望,為不可多得的玉雕珍品。

十八/十九世紀 白玉雕雙舟漁樂圖船形擺件

長:17.8cm

估價:HK$  500,000-800,000

成交價 :HK$ 3,700,000 (CNY 3,017,706) 包括傭金

白玉泛青,略帶皮色,玉質瑩潤,採用整塊玉料雕製而成。採用圓雕、鏤雕、浮雕等技法,於船頭雕一船夫撐槳,身旁一小犬望向船尾,捲起的船帆以長短繩索捆綁,高掛於桅杆之上,亭樓式船艙內有小童,一抱膝而坐,一抱手前匍,分別於甲板兩側,船尾另一船夫雙目直視,一手扶船艙,一手掌舵,船頭及船身一側雕鎖鏈式船錨。大船旁邊跟隨一小船,上圓雕一婦人烹茶。

此雙舟漁樂圖擺件設計繁複,整體雕工細膩,繩索、船帆褶皺等細節都細緻刻畫而出,船上人物形態各異,逼真形象,為清代玉雕中難得之作。

十九世紀 青白玉雕船夫漁婦圖船形擺件

長:20.2cm

估價:HK$  120,000-150,000

成交價 :HK$ 150,000 (CNY 122,339) 包括傭金

青白玉質,取整塊玉料雕成。以圓雕、透雕、浮雕技藝,船頭雕船夫撐篙,船尾另一船夫掌舵,船身細窄,中間有亭台式船艙,旁邊屹立一婦女,雙手叉腰,甲板上放置兩魚簍,寫實生動。

漁船及漁樂題材擺件在清宮雕刻藝術品中較為盛行,常見以玉石、青金石、水晶、壽山、玻璃等材料雕刻,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一直流行至晚清到民國時期,漁船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木槎、舢板、帆船等等。中國農耕社會中將「漁樵耕讀」比喻為四個最重要的職業,可見「漁樂」題材在中原文化中受歡迎的程度,這種題材多用於表現社會百姓充盈富足的生活面貌,亦有加官進爵,順水推舟,一帆風順之寓意。

十九世紀 白玉雕揚帆漁樂圖船形擺件

長:22.5cm

估價:HK$  300,000-500,000

成交價 :HK$ 437,500 (CNY 356,823) 包括傭金

白玉泛青,由整塊玉料雕琢而成。整器採用圓雕、透雕、浮雕等技法雕漁樂圖。船頭雕兩漁童,分別撐篙及捕魚,船身中間高立船帆,一船夫站船艙上撐帆,身後臥一犬,另一個船夫在船尾掌舵。整器人物栩栩,舟揖如畫,雕刻細緻,細節突出,別出心裁。

漁船及漁樂題材擺件在清宮雕刻藝術品中較為盛行,常見以玉石、青金石、水晶、壽山、玻璃等材料雕刻,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一直流行至晚清到民國時期,漁船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木槎、舢板、帆船等等。

中國農耕社會中將「漁樵耕讀」比喻為四個最重要的職業,可見「漁樂」題材在中原文化中受歡迎的程度,因此不論是陶瓷、書畫還是雕塑中都有所見。這種題材多用於表現社會百姓充盈富足的生活面貌,亦有加官進爵,順水推舟,一帆風順之寓意。

十八/十九世紀 水晶雕雙舟漁樂圖船形擺件

長:16.5cm

估價:HK$ 300,000-400,000

成交價: HK$ 375,000 (CNY 305,848) 包括傭金

水晶雕漁樂圖擺件設計繁複、工藝複雜、整艘船上共雕七個人之多,且形態表情各異,生動逼真。此擺件原配染色象牙底座,現已失。

清乾隆 仿官釉貫耳弦紋瓶

高:51.7cm

估價:HK$  200,000-300,000

成交價: HK$ 500,000 (CNY 407,798) 包括傭金

清乾隆 霽紅釉梅瓶

高:23cm

估價:HK$  1,000,000-1,500,000

成交價: HK$ 2,000,000 (CNY 1,631,192) 包括傭金

口,短頸,豐肩,弧腹漸收,平底內凹,圈足。外壁通體施霽紅釉,釉質沉穩瑩潤,釉色均勻。底施白釉,以青花書六字篆書款。瓶身造型俊秀,胎質細膩,實為難得。

單色釉以其釉色及釉質取勝,所以對窯火溫度的掌握必須非常嚴格,呈色才能控制自如,可見燒製難度極高。銅紅釉燒造亦是如此,明洪武時御窯廠開始燒造,宣德以後因種種原因,燒造逐漸減少,至明晚期幾乎停燒,直到清代康熙晚期才再度興盛起來,當時清朝廷派駐景德鎮的督陶官臧應選及郎廷極督理窯務時所燒製的御窯瓷釉色品種甚多,尤其是紅釉瓷,包括豇豆紅、郎窯紅和霽紅釉等,至雍正乾隆時期,銅紅或霽紅瓷器的燒造更加成熟。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荷葉杯

長:17.1cm

估價:HK$ 700,000-1,000,000

成交價 :HK$ 2,375,000 (CNY 1,937,041) 包括傭金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螭龍蓮花杯

長:16cm

估價:HK$  500,000-800,000

成交價 :HK$ 1,875,000 (CNY 1,529,243) 包括傭金

十七世紀 犀角雕花果團龍紋杯

長:21cm

估價:HK$  700,000-1,000,000

成交價: HK$ 1,875,000 (CNY 1,529,243) 包括傭金

此杯以犀牛角雕成,杯身為一枝大荷葉,雕數小枝盤環旋繞,並雕荔枝、桃、菖蒲作為襯托。杯耳由蓮枝鏤空而成,上攀一螭,探首直入杯內,口銜石榴枝幹,杯內另雕兩隻螭龍。器身呈深紅褐色。此器採用鏤雕、浮雕、淺刻等技法,技藝嫻熟,構思巧妙,極富生氣,且選材碩大,尤為難得。

此杯所飾荔枝與「立子」諧音,寓意「早立子」,有早生兒子的祝願。杯內所飾石榴和葡萄紋取其多籽的形象,有「多子」、「榴開百子」、子孫繁多的美好寓意。同時,桃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此杯富含吉祥之意。

明萬曆七年(1579年) 犀角雕樹榦杯

長:11cm

估價:HK$  120,000-150,000

成交價 :HK$ 750,000 (CNY 611,697) 包括傭金

此器以樹幹為主體造型,雕出簡潔的樹紋癭節,底部刻「萬曆七年」楷書款及「周堂珍藏」篆書款。犀角器上刻有紀年款極其罕見,此杯上的紀年款及堂款均顯示了此杯的重要性,十分難得。

十七世紀 犀角雕玉蘭花紋杯

長:12.2cm

估價:HK$  300,000-400,000

成交價: HK$ 812,500 (CNY 662,672) 包括傭金

玉蘭花題材在明清時期備受青睞,有高潔、純潔的象徵。

十七世紀 犀角雕仿古饕餮紋龍耳杯

長:13.8cm

估價:HK$  350,000-450,000

成交價: HK$ 812,500 (CNY 662,672) 包括傭金

十七世紀 犀角雕山水人物圖杯

估價:HK$  250,000-350,000

成交價: HK$ 1,062,500 (CNY 866,571) 包括傭金

此杯所飾松柏是常青、挺立、剛毅的象徵,於文人雅士而言,象徵著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此類山水人物題材體現了十七世紀官宦對退隱後生活的嚮往。

十七世紀 犀角雕布袋佛坐像

寬:13.2cm

估價:HK$  600,000-800,000

成交價: HK$ 1,250,000 (CNY 1,019,495) 包括傭金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花卉紋杯

長:14.7cm

估價:HK$  300,000-500,000

成交價 :HK$ 937,500 (CNY 764,621) 包括傭金

在傳統文化中,菊花與九月、重陽緊密相連,代表秋天。菊花與梅、蘭、竹共稱四君子,因其傲霜晚香的品格而備受文人雅士青睞,且屢屢出現在歸隱田園的陶淵明的詩文中,因此有著氣節、高潔的象徵。牡丹有富貴的象徵,菊花配牡丹寓意「富貴壽考」。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花卉紋杯

長:15.6cm

估價:HK$  250,000-300,000

成交價 :HK$ 650,000 (CNY 530,137) 包括傭金

尼泊爾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毗濕奴與吉祥天聖杯

長:17.3cm

估價:HK$  300,000-500,000

成交價: HK$ 375,000 (CNY 305,848) 包括傭金

此杯雕印度教毗濕奴與神妃吉祥天,富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毗濕奴是印度教中的保護之神,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能的力量。根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記載,犀角杯能消除所有罪惡。此外,此杯形狀為象徵女性生殖器的「瑜尼」(yoni),有子嗣昌盛的含義,或為高級別的重要禮器。

十九世紀 犀角雕仙人圖杯

長:65cm

估價:HK$  250,000-350,000

成交價: HK$ 2,125,000 (CNY 1,733,142) 包括傭金

十九世紀 犀角雕漁樵耕讀仙人圖杯

長:57cm

估價:HK$  100,000-150,000

成交價: HK$ 1,125,000 (CNY 917,546) 包括傭金

此杯以八仙人物和漁樵耕讀題材的組合為主題,較為少見。所飾八仙人物為李鐵拐和鍾離權。漁樵耕讀指的是漁夫、樵夫、農夫與書生,是中國農耕社會四個比較重要的職業,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為明清時期常見紋飾之一,亦為官宦用來表示退隱後生活的象徵。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邦瀚斯官網和雅昌藝術網圖文成交數據 由古玩元素網平台整理,版權歸屬以上,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古玩元素網,同行轉載請聲明版權及古玩元素網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藏拍訊 的精彩文章:

最低300萬!2018紐約春拍明清書畫成交TOP10

TAG:典藏拍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