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博學鴻儒,振起文運,康熙皇帝軼事

博學鴻儒,振起文運,康熙皇帝軼事

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聆聽百靈談歷史,很高興在這裡跟朋友們相遇,歷史問題在於不斷地發現,在於用真材實料說話,讓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歷史是文化的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內容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在歷史的長河中,先輩通過真實記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從而傳承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

孫中山先生說,康熙開博學鴻詞科,把明朝有知識學問的人,差不多都被收羅去了。博學鴻儒科,又稱博學鴻詞科,與唐朝博學鴻詞科名稱一致,欲借用其名以加重此科的地位。該科是康熙皇帝總結我國古代科舉制度而創立的特別科目,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籠絡漢族地主官僚以及知識分子,於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決定開科取士。關於創立的宗旨及其薦舉措施,康熙指示吏部說:

自古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振起文運、闡發經史、潤色詞章,以備顧問著作之選。朕為政之餘,注意禮樂制度、文章教化,思想得到知識淵深的人,有利於典章制度和文化教育。我朝鼎盛以來,崇尚儒家、重視道德,培養人才。四海之廣、天地之大,難道就沒有奇才碩士、學問淵博、文藻瑰麗,可繼承和發揚前賢的人嗎?凡是學行兼優、文詞卓越的人,不論是已經在職。或未有在職的,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員;在外總督、巡撫、布政史、按察吏官員,分別舉其所知道的人,朕將親自考試錄用。其餘內外各官,果然有真知灼見,在內開送吏部,在外開報督撫,代為推薦,務令公正無私,登門訪問,以便得到真正的人才。

為政之道以得人才為要,這是一篇舉賢才的宣言書,唯才是舉,國家才能治理。令下之後,各地名流學者,懷才不遇之士,都在被推舉之列,應試人員陸續到京。十八年三月初一日,皇帝親自考試內外諸臣薦舉的博學鴻儒一百四十三人,被薦者於清晨即魚貫而入,集齊太和殿前,向皇帝行三跪九拜首禮,前赴體仁閣下應試。好了,今天小編的歷史故事先給大家講到這裡,喜歡小編的多多留言吧,下期見!本文由百靈談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王朝》皇帝為什麼不見被馬桶砸死的容妃?
康熙皇帝竟然說這種水果:乃無用之物,真是不會享受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