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行理財產品遭大額贖回 業內:不必過度解讀

中行理財產品遭大額贖回 業內:不必過度解讀

5月31日訊5月31日,中國銀行(601988)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該行產品「日積月累-日計劃」已發生大額贖回情況。根據《中銀日積月累-日計劃產品說明書》中第六條第8款關於大額贖回之規定,中行於5月31日暫停接受客戶的贖回申請,並要求客戶6月1日重新申請贖回。

就該公告內容向中行方面請求置評,截至發稿,中行方面尚未對暫停贖回申請的具體原因作出解釋。

該消息引發了市場對中行流動性風險的關注。據「中銀日積月累-日計劃」的產品說明書,該產品為一款中等風險、高流動性的理財產品,其第六條第8款規定,理財計劃存續期內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的任意一種,即為發生大額贖回。

一是任一交易日本理財計劃累計凈贖回申請份額(當日贖回申請份額減去當日申購申請份額)超過本理財計划上一交易日份額的10%;二是任意連續三個交易日本理財計劃累計凈贖回申請份額(連續三個交易日的贖回申請份額之和減去此三個交易日申購申請份額之和)超過本理財計劃此三個交易日的上一交易份額的20%。

根據中行網站數據,該產品主要投資於固定收益市場,產品每工作日開放申購和贖回,收益率每日報價,遠遠超過活期存款利率,沒有申購和贖回費用,產品主要投向銀行間債券市場。根據官網數據,2012年5月17日客戶預期可獲得最高年化收益率約為2.3%。

市場普遍將此次大額贖回解讀為月末、季末市場流動性收緊的影響。「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銀行資管產品月末贖回量會大一些,這也是銀行理財的一個共性。」北京某銀行投行部人士告訴。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也表示,一般月末金融機構沖時點,容易造成資金面的緊張。

一位銀行業資管人士則認為,季末的因素也是常有的,當然也可能有外部原因。資管新規出來以後各家流動性都比較緊,應該不至於引起恐慌。「一般各家資管到月末都會特別忙碌,企業生產經營經常需要月末調資金,所以各家理財產品流動性壓力到月末一般都很大。」該人士還指出,這是資管新規出來後的第一個月末,銀行間市場和資管都比較緊張,有一些大額贖回是正常現象,應該不需要過度解讀。

「一般都不會解釋,因為解釋的話會引起市場恐慌的。」另一位股份制銀行資管人士告訴,「這種現象以前也發生過,大額贖回直接反映的就是流動性不足,但是原因比較複雜。有些可能是因為管理方面蘊含風險,有些可能是外部市場發生了變化。」

今日有媒體報道,此次發生大額贖回主要是因為幾個企業客戶月末對資金的需求較大,集中在月末最後一天贖回理財產品,從而觸發了該產品的大額贖回。但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認為,此次大額贖回和企業的關聯度應該不大。

「大額贖回首先肯定是產品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收益率不高,這個主要應該是資管產品的運行方面,設計和投資層面的流動性不足導致的。」該人士指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花順 的精彩文章:

2018財年惠普第二財季財報分析:凈營收超140億美元 凈利潤超10億美元
直擊|周鴻禕:區塊鏈行業中不會有第二個360

TAG:同花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