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做法餐「菊外人」,你Pick藍帶還是博古斯?

不做法餐「菊外人」,你Pick藍帶還是博古斯?

GIF

法國菜並不存在於法國

各個菜系精彩紛呈,

是名滿天下的巴黎,

還是法國人眼中的美食之都里昂?

兩位深諳法國餐飲精髓的法餐大廚在此

讓你從此不做法餐「菊外人」

葉添雄:巴黎不能沒有藍帶

If there is no delicacy in Paris

那一年,我32歲,在國內做著一份不說呼風喚雨但也可以自由揮灑的工作。為了生活的另外一面,我決定搬去法國。但是我需要一個長期簽證。捷徑之選是去讀個藍帶廚藝學校。

剛到巴黎的第二天,8個月的藍帶法餐課程就開了學。100多年前藍帶剛開烹飪班的時候,可是位於最市中心的1區,可如今它卻在遙遠的15區,一座非常cozy的小樓里。

國際上的成功推廣讓藍帶贏得了法國廚藝名校之盛名。藍帶成為了法餐世界裡可以跟紅酒燉牛肉(Boeuf Bourguignon)、鑄鐵鍋和米其林齊名的稱號。來自全世界的學生們接踵摩肩地主動投懷送抱。

但說實話,在初級課程過半時我還沒能體會到法餐給我的打動,於是我的老師告訴我,首先,你要多吃,多去了解你不熟悉的味道,用經驗去記住那個微妙的味道;第二,跟對人去吃。這兩個可能只有我獨家掌握的「秘笈」,打開了我關於法餐的天眼,也催生了我與生俱來的中餐胃之外的另一個法餐胃。

吃得多了,我的法國胃被慢慢養大。然後我也可以像書本或紀錄片里的那些大腹便便的法國老饕一樣,在巴黎城中尋找最好吃的小牛胸腺。這可是只有法國大廚才料理得好的奇怪食材。我也會像藍帶的大廚一樣用手指輕輕一碰,就鑒別出來牛肉的熟度,甚至還從他們那兒學會了廚房粗話800句。對我這樣一個沒打算做專業廚子的人來說,藍帶讓我真正懂得了吃的精髓。

劉喜民:後廚不相信眼淚

Kitchen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

法國人有這麼一句話:「你可以不知道路易十四是誰,但必須記得博古斯這個廚子。」所以當我在2004年從一個完全不相干的領域辭職,決定前往法國學習餐飲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的里昂,博古斯學院。

不過,報名博古斯學院,我還是有自己的理由,和很多人學廚可能一心求快不同,要在博古斯學院學習首先要過法語關(當時博古斯學院還沒有英語授課),並且學制要兩年半。博古斯的課程設置很全面,不僅有法餐為,還包括甜點和麵包,以及有很多與餐廳經營有關的學科。

你也許會記得《地獄廚房》里那個凶神惡煞的大廚教頭,不開玩笑地說,真正的後廚不但比綜藝節目還要苛刻,而且絕不相信眼淚。博古斯可以說是所有明星廚師的開先河者,直到去年老爺子去世前他都是法國第一國寶,類似我們的熊貓。

從保羅·博古斯開始,廚師被賦予了更多的身份,他們從匠人變為藝術家、電視明星,甚至成為全民偶像。現在的社會給年輕人一種幻象,成功太容易了,做廚師哪有那麼容易一夜成名。我猶記得最初的幾個月,因為法語溝通困難,我突然長出了很多白髮。

要知道在博古斯學院學習的可不是票友,幾乎個個都是著名餐廳的「廚二代」。幸好,我堅持了下來。「離開這個學校才是真正的開始。」這是老頭給我們最重要的一句箴言。

最偉大的廚師一定都是藝術家,

也是哲人。至少在法國,一定是這樣。

究竟你會選擇讓人擁有法國胃的藍帶,

還是讓專業廚師都為之傾倒的博古斯?

也許真的只有嘗過才知道。

文章結束,精彩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者傳媒 的精彩文章:

在「匠」的假期里,別忘了給醬紫的匠心比心哦

TAG:旅行者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