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化東河】黃河改道,「大碼頭南海子」福地盛景之五

【文化東河】黃河改道,「大碼頭南海子」福地盛景之五

原標題:【文化東河】黃河改道,「大碼頭南海子」福地盛景之五


黃河洋船河運難


民國以來,黃河航行有了機動船。1918年,陳潤生、向滌修等成立甘綏輪船公司,官商合股,購買飛龍公司輪船一艘,長6丈,寬1.4丈,專走寧夏,明輪吃水2.5尺,統艙高4尺,中艙高丈余,裝貨載人均不方便,僅行一二次無利可圖就停航。


1919年,甘肅省省長張廣建請上海求新船廠工人來包頭,製造淺水汽船探源、泛計兩艘,機器及材料買至船廠,客艙可坐20餘人,船身入水2尺,輪葉一半露出水面,航行包頭至石嘴子,計1100餘里,計行5日,每日須汽油費100元,其後因黃河流沙不定,費用太貴,無法開駛,船停南海子逐廢不用。


1934年,太原經濟建設委員會製造小汽船一艘,試航時水草纏住螺旋槳停運。次年,航行包頭至寧夏,上行航行時速20餘里,下行航行時速38里。1936年太原經濟建設委員會派楊思誠、張世民到包頭成立駐包頭機船辦事處,在南海子又造蒸氣機船一艘,總噸位91噸,載人200人、不久日軍佔領包頭停航。


1936年,「開發西北」的先行者段繩武先生實測包頭至寧夏的水道,正擬行輪籌備工作,中日戰爭開始被迫停止。

來源:《福在老包頭》


編審:趙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宜新東河 的精彩文章:

【文化東河】一個壺關人千里「走西口」的故事之四
【文化東河】馮家「走西口」開口袋房之一

TAG:三宜新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