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禹受堯禪讓繼承帝位,為了徹底解決最大的難題水患,大禹聯姻塗山氏,當時處於母系制後期,大禹入贅塗山氏。通過聯姻塗山氏女嬌的本家東夷,大禹得到了朝內重臣皋陶的支持,最終大禹治水成功,在塗山召開諸侯大會,正式建立夏朝。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夏桀在位時攻打有施部落,有施氏兵敗求和,獻上了馬牛羊等牲畜和美女,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妖后」妹喜。桀十分寵愛妹喜,滿足她的各種癖好,致使桀更加驕奢淫逸。桀的暴政使其中一個諸侯國昆吾氏不堪重負,起兵作亂,商湯趁機起兵,在鳴條徹底擊敗夏軍,將夏桀流放,建立商朝。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商王朝大多數時期動蕩不安,紂王帝辛在位時,西部崛起了周國。帝辛打算對周用兵,恰好東夷叛亂,商朝派出大軍征討東夷。朝歌兵力不足被周知悉,姜子牙力排眾議,周武王率諸侯聯軍伐商,兵臨朝歌城下。紂王只好勉強發動奴隸組成軍隊,雙方在牧野交戰,奴隸本無戰心,一觸即潰,周武王建立周朝。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秦始皇建立秦朝看似是「奮六世之餘烈」,其實不完全是,戰國時期的六國並不和睦。魏國三代霸業由齊國拉下神壇;楚國經吳起變法實力強大被齊國垂沙之戰擊敗,從此陷入內耗;齊國三代霸業被燕昭王組織聯軍打成「乖寶寶」;趙國「胡服騎射」後變強,卻又引火燒身惹上長平之戰;這都給了秦人可趁之機。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漢高祖劉邦更不用說,大澤鄉起義的是陳勝、吳廣,六國遺族相繼復辟反秦,楚霸王項羽擊敗章邯,最終滅掉秦朝。這些人的反秦鬥爭轟轟烈烈,最後勝出的卻是劉邦。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王莽在位末期天災不斷,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軍率先起兵反莽,接著是樊崇領導的赤眉軍,河北出了銅馬軍等數十股武裝力量,就連舂陵軍的領袖一開始都是劉縯,然而最後勝出的是劉秀。劉秀開國的難度據說很高,包括但不限於政治聯姻郭聖通。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各路豪傑逐鹿中原,繼而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但最後完成統一的居然是司馬氏,歷史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間誅殺權臣宇文護,推行均田制發展生產,滅佛擴大兵源,一舉翦滅強盛一時的北齊,並對南朝形成了壓制,終於迎來了楊堅建立隋朝!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隋朝末年大混戰,楊玄感起兵黎陽;王薄起兵山東;劉元進佔據吳郡;翟讓、李密的瓦崗軍強大一時;河北有竇建德;江淮有杜伏威、輔公祏;包括後來洛陽的王世充。笑到最後的,居然是實力弱小、佔據長安的李淵。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唐末農民起義,由王仙芝帶頭髮起,黃巢繼承後一度攻佔長安,雙方爭奪進入白熱化時,起義軍中的朱全忠臨時倒戈,黃巢起義失敗。最終朱溫將起義軍和唐朝通吃,建立後梁。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破北漢、敗西蜀、征南唐、伐契丹,最終迎來了北宋開國。北宋與遼纏鬥的時候,女真人走出了山林;南宋與金國酣戰的時候,蒙古完成了統一。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元末農民大起義,方國珍、韓山童、劉福通、郭子興、徐壽輝、張士誠等相繼登場反元,其中以劉福通對元朝的打擊最大,劉福通北伐,一路從山東直抵大都郊外,一路打到遼東,把元朝打成了光桿司令。最後完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卻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清朝就更「輕而易舉」了,李自成進入北京,吳三桂「邀請」清軍入關勤王,結果你懂的!清軍統一全國沒有遇到太多像樣的抵抗,這也是為什麼史可法稍微一抵抗,清軍就大開殺戒的原因之一吧!


《增廣賢文》有云: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

歷史上太過招搖的人,一定會被擊火對待,是這些首舉義兵的大咖們難以成功的原因。自古以來權力爭奪,本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面學問很大。技不如人的時候要隱忍,時機成熟的時候要注意把握,經常「吃雞」的人必定都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正經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他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將領,死後被忘恩負義的武則天掘墓砍棺!
明朝滅亡後此人率數千人堅決抗清,殉國後屍身不倒猶如天神下凡!

TAG:不正經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