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血壓患者絕對不能吃六種食物,做好5件事,血壓穩定,更健康

高血壓患者絕對不能吃六種食物,做好5件事,血壓穩定,更健康

很多人在高血壓發作早期,可能有時沒能及時察覺自己的血壓情況,主要是因為高血壓在早期大多沒有癥狀。

在進行體檢時,可能能夠查出血壓升高的情況,早期僅僅暫時升高,而隨著病程進展,血壓會持續的升高,最終導致臟器受累。

所以,不要以為高血壓沒有癥狀就不用管了,長期的血壓升高,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的。

長期血壓升高,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一、大腦

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腦部的小動脈會嚴重受損。

因為腦血管結構較薄弱,在發生硬化時更為脆弱,容易在血壓波動時出現痙攣,繼而破裂致腦出血。

全國腦卒中(出血、血栓和腔隙灶)倖存者600萬,75%有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40%重度致殘,這給社會、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負擔,每年因該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高達100多億元。

而腦卒中的發生和血壓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已證明降壓治療對降低卒中發生率特別有效,舒張壓下降5-6毫米汞柱,卒中發生率能下降約40%。

二、腎臟

腎臟是由無數個「腎單位」組成的,每個「腎單位」又由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腎小球有進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

高血壓病人若不控制血壓,病情持續進展,5-10年(甚至更短時間)可以出現輕、中度腎小球動脈硬化。

體內代謝廢物排泄受阻,尿素氮,肌酐大大上升,此時腎臟病變加重,促進高血壓的進展,形成惡性循環,使血壓上升,舒張壓高達130毫米汞柱以上,腎單位,腎實質壞死,最終發生尿毒症或腎功能衰竭。

三、心臟

高血壓往往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由於血壓長期升高,心臟的左心室泵血的阻力也上升,左心室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無相應的供血增加。

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血管,逐漸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此時的冠狀動脈狹窄,使供應心肌的血液減少。

高血壓飲食很重要,不能吃什麼?

1、

如果經常喝酒容易導致酒精中毒,影響腸胃的吸收,而且還會引起血管收縮頻繁,影響人體的血壓,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會伴隨著心臟功能的疾病。

另外,酒精還有可能和體內的食物發生結合,使鈣鹽、膽固醇等附著在血管壁中,導致動脈血管的硬化。

為了能夠避免高血壓反覆發作,大家要盡量避免喝酒。

2、高膽固醇食物

高血壓病患者要控制富含膽固醇的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蝦、蟹黃、墨魚等)。

3、高熱的食物

高熱的食物(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可誘發肥胖,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

高血壓患者多合併有超重或肥胖。所以,應限制高熱能食物。

4、肉類食物

肉類食物大多脂肪高,雖然是高蛋白,但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容易造成血液中血脂過高,誘發冠心病。

5、辛辣食物

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往往會使人出現大便秘結的癥狀,在排便的時候容易讓人的腹壓升高,血壓也會隨之升高,甚至引發腦出血。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要盡量遠離辛辣刺激的食品。

6、雞湯

雞湯有豐富的營養元素,但也有大量的膽固醇,如果經常喝雞湯,可能會導致膽固醇的積累,影響人體的血壓。

所以在喝雞湯療傷的時候,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避免。

降血壓要做到五件事:

第一件,及時補充水分

多喝白開水,及時補充水分,保持體內水平衡,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要適時適量、少量多次飲水,睡眠時也會丟失水分,睡前醒後飲用一杯水。

第二件,食療控壓

調理血壓,食療是首選,通過食療來維持血壓是很有效果的。

推薦一個食療方,對降壓、降血脂、降糖、預防「三高」、心血管問題療效極好。

方名:青錢柳辣籽葉茶。取青錢柳葉、辣木葉,葛根、桑葉、玉米須、金花茶。

做法步驟:將原料洗凈,加清水(要蓋過藥材),大火煮開後,然後改用文火慢煮1小時,濾渣取葯汁。

第三件,控制鈉鹽的攝入

盡量減少鈉鹽攝入,首先在烹飪時各種調味料應適量減少,腌制食品應該盡量的少吃。

減少脂肪的攝入,不要過來的從肉和加工食品中吸收過多的飽和脂肪、少吃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第五件,勞逸結合

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避免精神刺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血壓增高時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理平衡。

第四件,適量減重

高血壓患者應該適當的控制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但是也不能因為減重而過度節食,適量的攝入各種營養物質,均衡飲食,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萬方 的精彩文章:

春季一至,容易出現兩種肝臟問題,保護肝臟健康,多做護肝小動作
痛風久治不愈,因為陷入五大誤區!這些食材,降低尿酸很容易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