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太空製造,小荷已露尖尖角

太空製造,小荷已露尖尖角

原標題:太空製造,小荷已露尖尖角


來源:中國航空報


作者:劉霞

對於人類來說,太空是危險之地:微重力使體液流動異常並讓肌肉變弱;輻射會穿過DNA,威脅人體健康;此外,真空環境也是一大考驗。但對於一些物品的製造來說,太空或許是個完美的場所:在太空製造的物品缺陷更少、質量更高,晶體在太空也可以長得更大等。


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稱,隨著航天飛行成本不斷下降以及3D列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有更多材料在太空中製造出來。它們不僅讓人類在地球上獲得性能更優異的產品,帶來巨大的收益,還會促進太空事業的大踏步發展。



美國國際空間站(來源:中新網)

太空製造 材料缺陷更少


在微重力環境下製造物品可以減少材料的缺陷。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可謂是太空製造物品領域的第一批「吃螃蟹者」。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拉什說,在太空中,微重力可以讓材料在沒有障礙的情況下生長;在沒有傳統支撐的情況下均勻混合併附著在一起;超高真空也有助於形成毫無雜質的材料。因此,許多人對微重力製造青睞有加。


目前,太空製造的主要候選對象是被稱為「超純氟化物」(ZBLAN)的特殊光纖。


ZBLAN主要用於醫療產品、光纖激光器和近紅外等領域。這種材料具有比硅更高的紅外透射性,但由重力引起的缺陷妨礙了其在遠程通信、高速互聯網等更廣泛領域的應用。根據NASA的研究,在微重力環境中製造ZBLAN有可能防止出現這些缺陷。


拉什說:「選擇ZBLAN光纖在太空中進行實驗性生產,是因為其每公斤的材料價值遠遠高於當下的發射成本,而且它在地球上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市場。」該公司於去年12月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一台微波爐大小的機器,用於測試製造至少100米ZBLAN光纖。


這台設備會在國際空間站上製造光纖


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材料科學家丹尼斯·塔克也指出:「太空製造公司這樣做是因為有巨大的經濟回報,如果真的可以讓光纖的質量比硅石至少提高一個數量級,那將會是數十億美元的回報,並帶來很多潛在應用:光纖放大器,用於切割、鑽孔和手術等的激光器等。」他希望太空製造能夠成為第一個真正的太空產業。


研究人員指出,其他材料的製造也可能受益於微重力環境,比如用於製造LED的氮化鎵。太空科學進步中心首席科學家蘭迪·吉爾斯解釋,微重力環境也可以減少這種材料的缺陷。


另外,科學家幾年前利用NASA的太空梭軌道器進行的實驗,也為太空製造的擁躉們提供了樂觀的理由。當時,研究人員在太空梭尾部掛了一個名為「尾區屏蔽裝置」的不鏽鋼圓盤,營造出一個真空環境,並在其中製造出了更薄、更純凈的半導體材料樣品。

太空生長 晶體更大更純


業界人士表示,在微重力下,晶體可以變得更大。在一個實驗中,由蛋白質製成的晶體平均增長到6立方毫米;而地球上只有0.5立方毫米。一旦晶體長大,科學家可以分析這些晶體,確定蛋白質的3D結構,有助於新葯研發。其他晶體,如用於製造藥物或檢測伽馬射線和中子的晶體,也可以在太空變得更大更純凈。



有些金屬合金和玻璃只有在微重力環境下才能研製出來——至少是大量研製出來。研究人員解釋,在微重力環境下,材料的結晶速度更慢,科學家可以將金屬等物質「誘導」成無定形的類似玻璃的形式,這些金屬玻璃可以在更低的溫度下成型,非結晶結構也使其格外堅固,且具有超強的耐腐蝕性。其中一種稱為「液態金屬」(Liquidmetal)的金屬玻璃,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美國能源部和加州理工學院聯合開發,強度是鈦的兩倍。

專家指出,這種合金和金屬玻璃有一天可被用於製造堅硬且易於塑型的、抵擋航天器碎片的盾牌、鑲板、鏡子等,並有助地球製造業的發展。


此外,太空可能也是培育身體器官的理想之地。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細胞可以生長成更大的網路。


太空3D列印 方興未艾


與在太空製造物品又拿回地球使用不同,太空製造的另一個熱點是直接在太空造出太空探索所需的物品。


由於運載火箭的成本和體積限制,諸如太空望遠鏡這樣巨大的器材很難從地球運往國際空間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如果可以將材料運送至太空,並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生產和製造,情況將大大改觀。在這一領域,3D列印技術將大有可為。



資料圖(來源:人民網)


早在2014年,世界首台太空3D印表機就在國際空間站安裝成功,先後列印出一系列太空專用零部件,揭開了人類「太空製造」的新時代。


目前,太空製造公司已經使用3D印表機在空間站上製造出大型結構,但該公司的願景更宏大:在太空直接列印出太空望遠鏡或太陽能電池板等大型結構。


而NASA的目標則是在太空中直接列印出整枚衛星,經由「太空零件廠」生產組裝後,直接投放到運行軌道。此外,歐洲航天局也開始探索利用3D列印技術在未來建造月球基地。太空3D列印將給人類太空探索事業的供給和支持方式帶來巨大變革,也將為空間飛行提供更加寬廣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製造網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啥情況?到底會對中國製造業有什麼影響!
邁阿密大學教授:未來超音速飛行器,我們就是要消除音爆

TAG:航空製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