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投降中國前,為什麼要跑到山西秘密會晤閻錫山

日軍投降中國前,為什麼要跑到山西秘密會晤閻錫山

原標題:日軍投降中國前,為什麼要跑到山西秘密會晤閻錫山



一直以來,閻錫山一直有個顧慮,就是在山西的新派勢力。隨著抗戰的進行,新派勢力日益壯大,而另外還有山西抗戰形成的幾個革命根據地,在常人看來完全助於穩定,但在閻錫山看來,時刻是個威脅,威脅著他和他的想法。看著抗戰勝利馬上就要到來,閻錫山愈發的著急,因為威脅自己的這些勢力恰恰就在跟前,除了早動員,早下手外,還需更大力量,時刻準備與其他勢力去抗衡。可相比其他勢力,閻錫山感知自己的力量有所不及,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日軍,這也是他為實現自己想法的第三招。

將投降日軍提前收於自己旗下,到時候,還沒等日軍正式投降,就讓他們更換為中國軍隊的衣服,使用中國軍隊的番號,武器仍在他們手中,但能補充和增強自己的力量,幫助自己實現政治目的。這就是閻錫山的新招,所謂的「寄存武力」。



果然1945年8月初,日軍就幾次試圖接觸,希望能找人實現單獨講和。為找到這個人,閻錫山此時又成為他們給予希望的關鍵者,為此,華北日軍參謀長高橋坦由北京專程來晉,並在孝義秘密會晤閻錫山。高橋坦表示,日軍將停止戰爭並宣布投降,希望閻錫山到北平主持華北政務。隨後他說明奉命來山西,還有重要事情就是希望閻錫山替日軍,與當時的重慶政府和蔣介石進行調解,達成日軍單獨向中方投降,不予聯繫同盟國。


第一個請求閻錫山沒表態,並提要求,若日本宣布投降,務必事先通知一下,這邊好有所準備。而第二個請求閻錫山馬上以蔣介石作為國家元首,與其他三國間的同盟關係,目前時間急,可能一時難以實現等為拖詞,很快便接到自己想到的「寄存武力」想法上來,並解釋給高橋坦,這個方式當下比較適合。



高橋坦來對閻錫山的此舉感覺很意外,為此閻錫山幾次耐心向其解釋,和強調實現「日本武力寄存中國」對雙方的好處,一時讓高橋坦無言以對。因為當日會晤內容在現場出現太多突然,會晤沒取得任何結果。不過閻錫山的這一想法,加上他對日軍一直提出的投降時,會給予各種配合的說法,結果在日本真正投降後,留在山西的部分日軍確實實現了閻錫山當初的想法。此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挪動行營,從吉縣到隰縣,再到孝義,坐等新時局,捷足先登,準備著接收太原,並掌握太原大局。(田言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田言志 的精彩文章:

閻錫山的鬼心眼:距離抗戰勝利路越近,他越不著急求勝
戰區執法總監悲憤自殺,閻錫山卻著祭文稱:我不悲觀

TAG:田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