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匈不兩立,匈奴人卻愛娶漢人女子?但這習俗讓人無法接受

漢匈不兩立,匈奴人卻愛娶漢人女子?但這習俗讓人無法接受

原標題:漢匈不兩立,匈奴人卻愛娶漢人女子?但這習俗讓人無法接受


匈奴族在歷史上是中國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今天的蒙古地區。與中原的炎黃子孫不同的是,匈奴族據史記記載是夏桀的後裔。在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騎兵便經常襲擾中原地區,甚至斬殺了西周最後一個君主周幽王。這使得各諸侯國不得不正視這股力量,這也促成了諸侯國間短暫的共識,聯合起來一起抵禦匈奴。戰國時代接近尾聲的時候,頭曼單于(冒頓單于的父親)殊死一搏,佔據了陝西河套一帶。當大一統的秦出現後,秦始皇不能坐視匈奴對中原地區生產生活的破壞,便派大將軍蒙恬出擊,在前215年將匈奴大部逐出黃河河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地區。西漢前期,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單于先後消滅了東胡,月氏,樓煩、白羊王,丁零、渾庾等國,一統大漠南北。因此為了掠奪資源,匈奴與漢經常發生戰事。匈奴作為一個原始氏族雖然沒有較為先進的文明和技術,但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共同享受,沒有階級的制度有著強大的內部凝聚力,再加上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的生產習慣,使得每一氏族成員都是無所畏懼的戰士。反觀有著中原文明的漢,騎兵戰鬥力落於下風,強拉征夫使得軍隊凝聚力差,再加上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漢難以有效的抵擋匈奴的強大攻勢。


在多年的戰爭中,漢朝統治者逐漸明白匈奴大舉來犯的動機,同時也為了保存實力,韜光養晦,便從劉邦以後奉行和親的政策,不但遣特使和親,並承諾每年送大量絮、繒、酒米、食物等做禮物。雖然漢朝被迫採取和親的政策有些無奈,可是在漢朝時期,匈奴的單于是十分願意娶漢族女子為妻。不僅單于喜歡漢族女子,大多數的匈奴人也都是如此,有時候在分配戰利品時,會為了得到漢族女子大打出手。



匈奴人喜歡漢族女子並不單單是因為面貌的好看,他們覺得漢族的女子更能夠體現女性的柔美,北方草原大漠乾燥的氣候,再加上強烈的陽光照射,使得這片荒漠根本孕育不出柔情靈動的女子,有的只有高大黝黑的女子。並且匈奴女子經常從事一些體力勞動,使得性情較為粗獷難以滿足對於女性溫婉可人的要求。反觀漢族的女子知書達理,重視家庭,能夠滿足匈奴男人精神層次上的需求。


匈奴人作戰十分英勇,但由於狩獵,游牧的生產方式使得他們不懂如何管理農業。而懂得農業知識,懂得耕織的漢族女子便能將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匈奴。同時漢族女子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文明教化的作用,在匈奴人的歷史中,他們僅有象形的文字對事物進行記載。在日常生活方面,他們也只吃煮熟和烤制的牛羊肉,穿著整塊的獸皮,而漢族女子能帶去一些食物的烹調方法以及紡織技術來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綜上所述,漢族女子無疑是每個匈奴男子夢寐以求的伴侶,那麼單于以戰爭為手段要求和親也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可是漢族女子真的願意被送往偏遠的匈奴嗎?面對一群未被教化的茹毛飲血的人,面對極其低下的生產生活條件,面對四處顛簸的游牧生活,面對湧上心頭的思鄉之情和令父輩鄰里蒙恥的慚愧,這些女子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然而,匈奴有一個習俗則是令所有漢族女子最難以面對的。匈奴人實行收繼婚制,用《史記·匈奴列傳》的話說,父子在一個氈房睡覺。父親死後,兒子以後母做妻子;兄弟死後,活著的兄弟便把死者的妻子都娶作本人的妻子。在非常崇尚禮節的中原文明看來,這樣的行為屬於對禮和祖先的大不敬。因此王昭君的悲慘結局令人不得不感嘆她的人生不易。按照匈奴的習俗,呼韓邪單于死後,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新即位的復株累大單于。但昭君的悲劇並未到此為止,十一年後,夫君死後,她又被命嫁給新單于,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她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作為一個被朝廷遺忘的女子,她能用自己的意志去堅持和維護來自故國的文化烙印,不得不稱之為偉大。


和親是歷史上一種處置民族關係的重要手段,常常被統治者運用,用於推延戰爭的迸發,或可表示友好和拉攏,客觀上又能促進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互動和交流,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個別人物在此背景下的喜怒哀樂,因為歷史終究是人的歷史。

作者: 大洋上的矛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視角 的精彩文章:

他憑一己之力毀掉蘇聯整個戰機工業,俄羅斯至今仍深受其害
出名了!印軍坦克最新改裝震撼全球軍隊,中美俄都沒法比

TAG:鐵血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