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夏第一都——堯都臨汾/列國志

華夏第一都——堯都臨汾/列國志

原標題:華夏第一都——堯都臨汾/列國志


臨汾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臨汾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臨汾歷史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


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馬、襄汾一帶。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


583年(隋開皇三年),置臨汾郡,臨汾得名沿用至今。



1948年5月17日臨汾解放。


1950年1月6日成立臨汾專區。


2000年11月1日成立地級臨汾市。


臨汾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晉南威風鑼鼓、天塔獅舞、翼城花鼓、蒲州梆子

平陽木版年畫、大槐樹祭祖習俗、洪洞走親習俗、洪洞道情


翼城琴書、曲沃琴書、通背纏拳、尉村跑鼓車、曲沃碗碗腔


任庄扇鼓儺戲、晉南眉戶、麒麟采八寶、晉作傢具製作技藝


晉南威風鑼鼓


誕生和流行於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威風鑼鼓古樸典雅、純正健美,蘊藏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國鼓樂的經典,具有形態、音響、樂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學特徵。



在歷史的發展中,吸取不同時代鼓樂藝術的精華,終於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獷豪放,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鼓」。晉南威風鑼鼓是臨汾一帶由鑼、鼓、鐃、鑔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漢族傳統打擊樂藝術形式。威風鑼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地區,尤其是在臨汾市的霍州市、洪洞縣、汾西縣等地流傳最廣。由於其鼓聲如雷,鈸音清脆,鑼鳴鏜鏜,威風凜凜,所以叫做威風鑼鼓。霍州更是威風鑼鼓之鄉,霍州威風鑼鼓有著「華夏第一鼓」的美譽。


翼城花鼓



翼城歷經千年傳衍,遍及全縣各地的「翼城花鼓」以其節奏歡快、情緒熱烈、動作奔放、幽默風趣,給人們帶來無盡樂趣。翼城以「花鼓之鄉」而聞名遐邇。翼城花鼓的藝術風格可概括為:氣勢逼人似猛虎,神態逗人像頑猴,靈巧多變姿態美,鏗鏘有力快節奏。它不僅受到廣大、群眾喜愛,而且多次參加國內多種文化藝術大賽,榮獲金獎,得到藝術家們的高度評價。2006年6月,翼城花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08年12月,翼城被文化部命名為「花鼓之鄉」。

平水雕版



金元時期,平陽是北方的一大文化都市,地位僅次於大都(北京)。自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後,由於那裡盛產雕版印刷的白麻紙、墨錠、棗木而很快接受了這一先進技術,官民雕印作坊林立。中央政府在此設立經籍所,委派書籍官,專門管理官民經營的書坊工鋪,逐漸形成家置書樓、人蓄書庫的盛況。其雕版印刷之興旺,可以與燕京相比,出現了以張存惠為代表的一大批刻書家。



平水雕版主要編集經史、道教經卷、民間文藝和農醫雜書。最著名的有《平水韻》,風行全國,成為後來歷代詩人做詩押韻的依據,被稱作《詩韻》。有「平水詩韻行天下」之說:經藏《趙城金藏》、唱本《劉知遠諸宮調》為傳世最早的諸宮調;醫書《銅人針灸圖經》;大型版畫《四美圖》是中國最早的木版年畫。平陽所印書冊,常標以「平水新刊」,因此被稱為「平水版」。


丁村人



大約10萬年以前,臨汾就有「丁村人」繁衍、生息。1954年,在襄汾縣城南丁村一帶的古代汾河砂礫層中,發現了3枚十二三歲兒童的牙齒化石,2000餘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與丁村人同時生存的28種哺乳動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了1個兩歲幼兒的右頂骨化石。專家斷定,丁村人的體質形態比北京人進步,時代晚於北京猿人而早於新人,是介於北京猿人和黃種人之間的中間環節,具有與現代人相似的性質。



丁村人使用的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類型有厚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狀器和石球,比較規則定型,用途已有明顯分工。尖狀器,是丁村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石器類型,稱為「丁村尖狀器」。丁村人生活的時代是舊石器時代,那時的氣候溫暖、潮濕,汾河水大而清,兩岸有寬闊的草原,山上有茂密的森林。丁村人在同大象、犀牛、熊、鹿、羚羊等動物的鬥爭中生存著,過著狩獵和採集的集體生活。生存的需要,不斷提高著他們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們的足跡遍及整個汾河流域。

棗園稼穡


大約7000餘年前,從歷山轉輾而來的一支群體,落腳在翼城縣北撖鄉棗園村。由於這裡優越的生活生產環境,導致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革命——產生了原始的種植業,發明了半地穴窩棚式房子。他們放火燒荒,開闢田園,種植粟黍,挖制窖穴,貯存糧食。終於成為一支比較興旺的部落群體。



1991年5月,在棗園村發現了這一遺址,面積20000平方米,出土遺物以生活用陶器為主和少量生產工具,收割禾穗的石刀,脫殼去皮的石磨棒,以及在陶器上留下的穀粒遺痕。棗園稼穡是山西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折射了人類先民最早的農業生產實踐活動。


唐堯建國


約4500年前,臨汾盆地分布著一支獨立的古代居民,在中原地區確立了統領諸方國的特殊地位,即陶唐民族。據史籍記載,堯「封於唐」,「游於陶」,又稱陶唐氏,「堯治平陽,統天下四方」。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一處佔地4萬平方米,包括若干氏族葬區的墓地。從葬制、葬具、殉葬品顯示出的差別表明,當時已步入文明社會階段。陶寺遺址,還發掘出了部分先民的大型聚落遺址群,以及燒陶作坊、大城和小城遺址,出土了成套的禮樂器物,玉鉞、石磬、鼉鼓和象徵王權的彩繪蟠龍陶盤,表明這裡不僅是堯、舜、禹活動的中心,而且已經出現了中央國家政權。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概括說:「大致在4500年前,最先進的歷史舞台轉移到晉南。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區文化以及東方、東南方文化的交匯撞擊下,晉南興起了陶寺文化。它不僅達到了比紅山文化後期社會更高一階段的「方國」時代,而且確立了在當時諸方國群中的中心地位。它相當於古史上的堯舜時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確定了華夏的根基」。據《帝王世紀》載,帝堯元年為甲辰年,專家們依據不同的資料,運用不同的科學方法推定出同樣的結論:帝堯元年為公元前2357年。


叔虞封唐


商周之際,翼城一曲沃之間有一唐國,史籍記載是唐堯後裔的封國,史稱舊唐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率領諸侯,誓師牧野,一舉滅商而佔有天下。唐本是商的屬國,舊唐貴族不滿周的統治,到周成王時期,舊唐貴族參與了「武庚叛亂」,周公東征鎮壓,征服了舊唐勢力,周成王便派自己的弟弟叔虞去管理唐地。


叔虞封唐後,對舊唐遺民採取懷柔政策,沿用舊唐制度,尊重舊唐習俗,依用唐的稱號,建都於翼,叔虞也被稱為唐叔虞。叔虞死後,其子燮父遷都於晉水(平水)之旁,改國名為晉。晉國的歷史從此邁出了第一步。傳九世,到昭侯時,由於被封在曲沃的桓叔勢力強大,改晉為翼。曲沃武公兼并翼,又改稱晉,並通過賄賂周王室,被命為晉君,列為諸侯,晉國從此逐漸強盛。唐叔虞是晉國的開國始祖。


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36年2月,晉獻公之子重耳在十多個國家流亡19年之後,終於在秦國幫助下,被晉軍迎至曲沃即位,是為晉文公。那時,晉國國內混亂、民生凋敝、國庫空虛。文公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整頓國政。一是整頓吏治,「公屬百官,賦職任功」,提拔重用那些有才能的人,授之以職,必建高功;為節省開支,給各級官吏的俸祿做出具體規定:消除了各種苛刑,使晉國政治有了新起色。二是鼓勵發展生產,「棄責薄斂,寬農通商」,減輕農民負擔,勸民農桑、降低關稅、溝通商旅。兩年時間,國家府庫豐盈,農民豐衣足食,社會風氣改變。三是加強軍隊建設,由原來的兩個軍擴充到三個軍,趁周王室內亂,出兵勤王,護送周襄王返回王城,提高了晉國在諸侯國中的聲望。公元前632年,文公與楚國戰於城濮,依前約「退避三舍」表示禮讓,結果打敗楚軍。周王親自設宴犒賞晉軍,策命文公為方伯,成為盟主,號令諸侯,確立了晉國的霸主地位。文公執政僅8年,但他所奠定的基業,使晉國成為春秋時代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


遷都新田



公元前585年,晉景公採納卿韓厥的諫言,於2月23日遷都新田。1957年,晉國遺址在侯馬市西北郊的牛村、平望、白店、台神、北塢、呈王、馬庄等七處相繼發現。古城遺址被壓在地下1米左右深處,牆基保存1米左右,最高處達2米多。其中牛村古城南北長1340米、東西寬1100米至1400米。牆外有寬6米、深3至4米的護城河,城內有宮殿建築遺迹,殿基為正方形,高6.8米,長寬各52米。專家認為那7處古城遺址就是晉都新田不同年代的建築遺存。據史料記載,新田從晉景公遷都至晉國滅亡共經歷十三世,即景公、厲公、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靜公,共208年。在此期間,新田一直是晉國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三家分晉


公元前558年,悼公死後,晉國六卿勢力愈來愈強,晉公室的力量逐漸削弱。六卿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弱肉強食,不斷兼并弱小貴族,六家內部也多次發生內戰。到公元前490年,范、中行兩家敗北,韓、趙、魏、智四家逐漸掌握了晉國的政權。公元前454年,智聯合韓、魏圍攻趙於晉陽,3個月無法破城,遂水淹晉陽。危難之際,趙利用韓、魏、智同兵不同心,離間韓、魏,決堤放水,倒灌智營,智軍大敗。之後,盡分智氏土地。


公元前435年,哀公死,幽公立。韓、趙、魏三家合謀,只以絳、曲沃兩城為幽公俸食,餘地全部歸於三家。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與晉侯並列。韓都平陽(即臨汾),趙都中牟(即鶴壁),魏都安邑(即運城)。那一年具有劃時代意義,戰國由此起始。公元前387年,三家又遷晉靜公於端氏(即沁水)而三分曲沃、絳兩地。公元前376年,廢晉靜公為庶人,遷於屯留,而再分其地。晉自唐叔虞傳至靜公共二十九世,其祀遂絕。


平陽封侯


秦漢之際,平陽縣曾是項羽所封魏王豹的國都。公元前204年,劉邦派曹參、韓信率兵攻佔平陽,平定魏地。公元前201年,劉邦封曹參為平陽侯。曹參其子曹竄、其孫曹奇、曾孫曹疇先後襲封平陽侯。曹疇承襲平陽侯時,漢景帝把大女兒(即平陽公主)嫁給他,後來曹疇因病與平陽公主一起回到平陽居住。公元前139年,武帝在平陽侯府選中舞女衛子夫帶入宮中。公元前128年,衛子夫產下一子即太子劉據,遂立為皇后。



衛子夫的得寵使得她的兄弟姐妹隨之顯貴起來。她的弟弟衛青入宮做了侍中,後升為車騎將軍,抗擊匈奴、收復失地、戰功赫赫,被封為大將軍、大司馬。她的外甥霍去病為車騎將軍,抗擊匈奴,功過衛青,也被封為大司馬。去病將同父異母弟霍光從平陽帶入宮中侍奉武帝,武帝臨終時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要他輔佐幼主,霍光歷任兩朝輔政,「小心謹慎,未嘗有過」,掌權長達20年之久,後來幫助劉據的孫子做了皇帝,即漢宣帝。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衛氏一門因衛子夫而發跡,以軍功而得貴,威震天下60年。


劉淵建漢


西晉末年,司馬王朝的統治日趨腐朽。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在左國城(即離石)起兵反晉。劉淵系匈奴貴族,自幼聰明好學,諳熟漢文,晉武帝咸寧年間曾作為人質久居洛陽,深得西晉君臣賞識。其父死後,劉淵代父為左賢王,回到離石統帥匈奴五部。為了爭取漢族地主的支持,劉淵自稱漢皇的外甥,復漢反晉。公元308年,遷都蒲子(即隰縣),同年四月,正式稱皇帝。後採納太史令「平陽勢有紫氣,兼陶唐舊都,願陛下遷都平陽」的建議,於公元309年定都平陽。



在金殿村修築金城作為帝都。由於他以復漢反晉為旗幟,嚴整軍紀,妥當處理民族關係,使漢國勢力發展很快,北取并州,南攻西晉國都洛陽。其勢力伸展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公元310年,劉淵病逝,太子劉和繼位,後第四子劉聰稱帝。公元311年,劉聰攻陷洛陽,將晉懷帝擄至平陽,公元316年,又破長安將晉愍帝擄至平陽,二帝蒙羞被殺。公元318年,劉聰死,原劉淵部將石勒在河北勢力壯大,趁機攻進平陽,縱兵大掠,焚燒宮室。在平陽立國10年的漢國就此滅亡。

法顯西行


法顯,東晉高僧,原姓龔,平陽武陽人,公元399年(東晉隆安三年),由長安啟程西行,路經甘肅、新疆,翻越蔥嶺,穿行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艱苦跋涉6年之久,到達天竺。遍訪聖跡,尋求律藏,學習梵語,整理編譯佛經。公元409年,經印度西孟加拉邦,到達斯里蘭卡,後又渡海東歸,到達印度尼西亞,前後13年,共遊歷30多國,行程4萬餘里,帶回很多梵文佛經,於公元412年回中國時,已是86歲的老人。回中國後譯出了《摩訶僧只律》、《大泥洹經》等六部一百多萬字的佛經,還將沿途遊歷所見所聞寫成《佛國記》,記敘了沿途各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概況,成為研究古代中亞、南亞諸國歷史、文化、宗教和中國南洋海上交通最早、最詳備的寶貴資料。法顯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旅行家和卓越的翻譯家,也是中國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比唐玄奘西行求法早230年。


霍邑之戰


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率三萬大軍從清徐南下,經汾陽到達靈石,欲取長安。霍邑是南下的必經之路,地形十分險要。李淵起兵的消息傳到長安,朝廷派宋老生率兵三萬扼守霍邑。李淵到達靈石正趕上霪雨季節,山道泥濘,無法進軍。李淵一方面給起義軍李密寫信,讓其在洛陽牽制隋軍,另一方面由於南下受阻,派人聯繫援兵,繼續調運糧秣,待天晴後進攻霍邑,以「先入咸陽,號令天下」。



8月初天氣好轉,李淵率軍傍山取道,逼近霍邑,採取誘敵出戰的戰術,讓前軍兵臨霍邑城下。宋老生打開城南門和東門殺出,李淵命李建成、李世民率騎兵飛奔東南兩門,截斷宋老生入城後路,前後夾攻,宋老生戰死,隋軍大亂。李淵乘勢攻城,一舉拿下霍邑。然後取臨汾,克新絳,達龍門、蒲坂,突破黃河天險攻入長安。第2年5月,李淵自立為帝,建立唐朝。


梁興抗金


兩宋之際,金朝統治者經常騷擾中原。公元1126年10月,金軍佔領了平陽。農民梁興以太行山為根據地,在平陽一帶組織農民建立抗金武裝「忠義社」,1134年11月與金軍展開英勇激戰。第2年,金軍在平陽向義軍反撲,梁興帶領義軍一百多人與金軍殊死搏鬥,終於殺開一條血路,衝出包圍,渡過黃河,投奔岳飛帳下。



1140年5月,梁興奉命北上,重返太行山區開展敵後鬥爭。1140年夏天,先後收復沁水、翼城、趙州以及河南鞏縣、汲縣、沁陽等地,斷絕金軍糧草,牽制金軍活動,屢戰屢捷,中原大震。1141年底,宋廷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梁興仍然在太行山堅持抗金鬥爭。1148年在一次戰鬥中英勇獻身。

明代移民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明朝的一場大移民,成就了洪洞「天下故鄉、華人老家」的美譽。元代政權,建立在軍事暴力征服基礎上,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一個最野蠻、最黑暗的朝代。由於階段矛盾與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元末明初,戰亂連年不斷,加上自然災害的肆虐,使河南、山東、陝西等原黃河流域地區民不聊生,出現了「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的現象。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為鞏固封建統治的基礎,著手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面對中原地區「積骸成丘,居民鮮少」、「人力不至,久致荒蕪」、「累年租稅不入」的荒涼情形,朱元璋採納了鄭州知府蘇琦、戶部郎中劉九泉、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移民屯田、獎勵開墾,由此開始了長達50年的明代官方大移民。



由於地形原因,山西境內鮮有波及大的戰亂,大部分地區沒有發生過自然災害,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因而成為大批難民的庇護所」,使得山西人口暴增。《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記載:「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一百八十九萬一千人,河北人口一百八十九萬三千人,山西人口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四人,是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洪洞縣是平陽府人口大縣,是晉南交通要道,城北官道有賈村驛,明政府便把移民局設在洪洞縣城北賈村驛旁的廣濟寺,在這裡集中移民,編排隊伍,發放川資。廣濟寺大門前的漢植大槐樹,就成了各地移民薈萃、開拔外遷的集散之地,洪洞大槐樹也由此走進歷史的記憶,成了記錄滄桑移民歷史的物象化石。古大槐樹移民是中國古代範圍最廣、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官方移民,被稱為「世界移民之最」。


農產品地理標誌



趙康辣椒、賀家莊鮮桃、隰縣梨、洪洞蓮藕、鄉寧翅果


蒲縣馬鈴薯、蒲縣核桃、南林交蓮藕、襄陵蓮藕、大寧西瓜、


大寧紅皮小米、永和條棗、隆化小米、古縣核桃、吉縣蘋果、

官灘棗、臨汾牛肉丸子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國遺址、丁村民宅、陶寺遺址、天馬遺址、牛王廟戲台、


霍州州署大堂、千佛庵、柿子灘遺址、大悲院、洪洞玉皇廟、


柏山東嶽廟、霍州窯址、老君洞、鄉寧壽聖寺、汾城古建築群


東羊后土廟、霍州觀音廟、四聖宮、普凈寺、王曲東嶽廟、


南撖東嶽廟、喬澤廟戲台、堯陵、鐵佛寺、師家溝古建築群、


媧皇廟、小西天(千佛庵)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堆遺址、金城堡遺址、堯廟、下靳遺址、仙洞溝碧岩寺、


彭真故居、祝聖寺、霍州鼓樓、韓壁遺址、追封吉天英碑、


掛甲山摩崖造像、大墓塬墓地、克難坡、狄城遺址、郎寨塔、


安坪遺址、千佛洞(隰縣)、麻衣寺磚塔、翠微山遺址、


芝麻灘遺址、清微觀、文廟大成殿、橋北遺址、熱留關帝廟、


隰縣鼓樓、丁村遺址、陶寺遺址、丁村民宅、寺頭遺址、



趙康古城遺址、晉襄公墓、沙女遺址、南大柴遺址、大張遺址、


關帝樓、普凈寺、汾城古建築群、永和文廟大成殿、千佛洞、


真武祠、南石遺址、裕公和尚道行碑、翼城棗園新石器遺址、


葦溝北壽城遺址、河雲遺址、四牌坊、故城遺址、曲沃古城遺址、


里村西溝遺址、方城遺址、四牌樓、薛家大院、東許遺址、


望絳墓地、薛關遺址、明代監獄、永凝堡遺址、坊堆遺址、


上村遺址、侯村遺址、明代移民遺址、碧霞聖母宮、泰雲寺、


師村遺址、上張遺址、洪洞關帝廟、凈石宮、馬牧華嚴寺、


女媧陵、商山廟、腰東漢墓群。


著名人物


政治



帝堯、皋陶、叔虞、晉文公、晉襄公、趙鞅、趙襄子、郅都、敬暉、尹翁歸、


屍佼、趙盾、藺相如、平陽侯(以臨汾為封地王侯)、曹壽、平陽公主(封地)、


衛子夫、霍光、張敞、賈逵、賈充、賈南風、鄧攸、劉淵(十六國)、靳准、


敬君弘、鄭注、敬暉、毛若虛、韓文(明)、邢讓、李偉(武清伯)、張潤(明)、


席教事(清)、劉秉恬、侯少白、溫壽泉、喬義生、王蔭泰、彭真、楊一木、


王世英、謝荒田、鄭思遠、楊珏、祁果、侯林舟、解學恭、張思學、田進、


賈俊、鄭社奎、王景生、張國聲、王寧、賈高建、尹知章、任建新


軍事



衛青、霍去病、曹襄、徐晃、柴紹、范居實(五代梁)、梁興、毛文龍、尚學禮、尚可喜、楊汝達(明)、殷洪盛(洪門始祖)、成懷珠、王亦俠、師洪瑞、王二中、王小京


文學



荀子、員半千、楊篤、石君寶、徐昆、鄭光祖、房皞(金末河汾諸老)、


房褀(《河汾諸老詩集》編者) 、孔學詩(元)張翥 、董狐、王文郁、


喬復生、徐昆、董文渙、賈淵、賈植芳、王予可、喬復生、徐昆、董文渙、


賈淵、賈植芳、王予可、孟偉哉、鄭淵潔、李傑生、劉世德、李銳


教育


孫復(泰山先生,宋初三先生、泰山書院創立者)、桑拱陽(明末)、


張子高(臨汾劉村中學創始人)、高時臻、 馮綸、 王錄勛、 李鎮西


文化與藝術



師曠、劉淵、朱好古、鄭光祖、石君寶、賈鉉、儀克中、張道渥、孫固、陳風標、


董壽平、張慶奎、武兆堤、喬宏、王天有、趙子岳、樊習一、任跟心、郭澤民、


崔彩彩、許愛英、程三虎、譚晶、柴靜、王詩沂、侯豐、李陽


科技


尉志武、梁維燕、關橋、李衛東


商界


李明性、平陽亢氏、劉篤敬、洪洞杜戍董家(明-民國)、


賈躍亭(樂視網)、黃治華(阿丫團)


宗教



法顯、常倫、妙峰禪師、史志經(元初翼城人,丘處機弟子。著有《華山志》十四卷)、靳道元(元初,全真道,丘處機弟子)、姜善信(元初趙城人,全真道、靳道元弟子,丘處機再傳弟子,龍門派遠源)、劉一明、席勝魔、賈題韜


中外文化交流


法顯、樊守義(范守義?)丁敦齡(晚清中國文化海外傳播者)


斌椿(任襄陵知縣,中國近代首個赴西外交使團首席代表)


潘連茹(山西西學專齋畢業生、有記載的中國留學生首位博士生)



醫學 許國禎


慈善 李春平


道德模範 解揚(春秋時晉國解揚守信)


鄧攸(西晉鄧攸棄兒保侄)、李鴻海、孟佩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行 的精彩文章: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山西運城/列國志

TAG: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