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圍毆致死」的章子怡,新聞標題真的可以無下限嗎?

被「圍毆致死」的章子怡,新聞標題真的可以無下限嗎?

早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紐約太陽報》的編輯主任約翰·博加特就曾說過一句流傳至今的話: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然而狗咬人常見,人咬狗難尋,於是如何挖空心思的為狗咬人的故事,賦予引人關注的點,成為每一個新聞從業者頭疼的問題。

5月25日,由章子怡和黃曉明主演的電影《無問西東》在各大視頻平台進行線上首映,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紛紛向用戶推送彈幕強力推薦。

然而,以章子怡、黃曉明等明星作為亮點,似乎不能滿足優酷想弄一則抓人眼球的「狗咬人」新聞的願望,章子怡被「圍毆致死」「無人收屍」文案讓優酷一下脫穎而出,也成為眾人討伐的對象。

《無問西東》三大平台彈窗推薦對比

事件發生之後,迅速引起了章子怡粉絲強烈不滿,迫於輿論壓力,優酷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於5月26日在微博發表致歉信稱:「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並「不做任何辯解」,還承諾對涉事員工及相關主管從嚴處理。

現如今,標題黨早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更非優酷獨此一家的行為,為了在信息洪流的新媒體時代搶奪用戶有限的注意力,標題的標新立異不可避免。

然而這次,優酷的推送文案卻很明顯不僅沒有搔到用戶的癢處,反而踢到了鐵板。除了同行的襯托,對於明星本人和嚴肅題材電影過於低俗的調侃,也是引起反感的重要原因。

標題黨的前世今生

標題黨並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在紙媒時代,標題黨就已經有了。不過那時的標題黨,大部分還是可以稱為良性的標題黨,通過誇張、諧音、多義等手段,炮製引人注目的標題,甚至還頗為考驗編輯的才情。比如《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油條》等著名的「標題黨」標題流傳至今。

豐子愷的畫確實「不要臉」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標題黨在論壇貼吧之中進一步壯大。作為互聯網早期社交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最初的貼吧論壇只能顯示標題,想要自己的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點擊,就必須在帖子標題上下功夫。在《故事會》《讀者》《知音》三大刊「統治」時代成長起來的80後和90後,可以說深諳標題黨的精髓,各種煽情的知音體或者故弄玄虛的震驚體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等到門戶網站繁榮發展的時期,文章的點擊閱讀量更是與網站業務和編輯業績直接掛鉤,而沒有採訪權的網站編輯,在對同一事件進行轉載報道的時候,唯一可以在海量同質信息之中突圍而出的手段,就是在標題上下功夫了。繼知音體、震驚體之後,各種臉紅體、愛國體、警告體紛紛登場,語不驚人死不休、不轉不是中國人。

自媒體時代更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個人每天都被迫接收過載的信息,內容優質與否不再是能吸引普通讀者關注的決定性因素,標題的作用被無限的放大。同樣一篇報道,使用不同的標題,就可以導致一個閱讀量14次,一個6.8萬次,相差達到4800倍。

無論是什麼事件,只要標題與色情、低俗打上擦邊球,總會迅速吸引來大量的流量。即使文不對題,但只要當讀者打開那篇文章,編輯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只要攫取了注意力,有了好看的數據,沒有人去在乎內容的質量以及信息的傳遞。媒體的作用再也不再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進行客觀的報道,而是對公眾情緒的不斷消費和讀者注意力的無恥掠奪。

不斷突破下限的標題黨

低俗色情的價值觀引導

優酷《無問西東》事件子啊引起了公眾討伐之後,雖以優酷的公開道歉告終。但實際上,媒體為了奪取流量在標題上突破下限早已不是第一次。消費自殺去世的明星,低俗露骨的性暗示在各大平台比比皆是。

各大平台的低俗標題

而前段時間發生的滴滴打車空姐遇害案,更是具體案情尚未明確、嫌疑人尚未逮捕的情況下,各種捕風捉影的文章就在第一時間推出,吃人血饅頭的標題黨們紛紛以寫出一篇又一篇十萬加的爆款文章而彈冠相慶:

寫出突破百萬閱讀量文章《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父親失聲痛苦,這個世界怎麼了?》的微信公眾號有格,更是發文慶祝廣邀各大媒體轉發。知名微信公號二更食堂更是在相關推文之中,用赤裸色情的言語描述案件受害者,最終落得封號關停的下場。對於他們而言,受害者的苦難,只是他們走向流量頂端的踏腳石。

靠血腥暴力和低俗色情上位的自媒體內容,除了滿足大眾的好奇獵奇心態,基本看不到文字主體的內容,甚至只需要一個標題配上3張圖片,就可以登上平台的頭條,可謂真正的「開局三張圖,內容讀者編」。

只有3張圖片的「頭條文章」

然而,在搶佔流量的同時,這些所謂的十萬加,也在消費著公眾的情緒,一步步的蠶食、顛覆著現代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大數據新聞精準投放的方式,使得讀者一旦點擊了低俗色情的標題,就會迅速的被同類信息包圍,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彷彿世界上所有的新聞事件,都有著低俗色情的爆點,從而看不到真實的事件,產生狹隘偏執的思想和世界觀,不斷的生活在虛假的亢奮、失望和沮喪之中。

自去年12月起,人民網就開始跟蹤追溯新媒體時代網路新媒體的標題黨情況,更是發出了「別再以醜陋方式上頭條」的呼籲。年初內涵段子的關停、今日頭條的整改以及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內容平台開展的自查行動,都是基於政府對於網路低俗色情的傳播內容以及標題黨的重視和嚴查。

僅在2018年4月20日-4月26日,今日頭條就封禁賬號6809個,禁言賬號4240個,其中違規賬號類型則包括:標題黨、色情低俗、與事實不符等。微信公眾號更是針對標題黨於4月29日推出新的懲罰措施「封標題」,一篇被微信標註為「標題嚴重誇大誤導」的推送文章,雖然仍可以正常點開閱讀,但無論分享到朋友圈還是群聊之中,其標題均無法正常顯示,摘要也會變為「標題使用誇大、煽動、低俗等詞語造成誤導或引人不適」,可謂「標題黨的末日」。

狼來了的故事

標題黨的紅利時期已然過去

狼來了的謊言講了三遍,村民們就不再容易上當。

標題黨的欺騙上演了三次,讀者們也變得更為慎重,不再輕易受騙。

今年是微信推出七周年,而根據騰訊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打開率正在不可挽回的走低。除了內容市場競爭激烈、信息過載等原因,我們不能否認,經歷了遠超六年標題黨洗禮的讀者,已經產生了對標題黨的抗性,標題黨的流量紅利時期已然過去,真正優質有價值、尊重事實傳播正能量的內容,成為讀者、市場和國家共同的需求。無論是今日頭條的「靈犬反低俗助手」,還是微信的「封標題」懲罰措施,都是為了適應這一需求所做的改變。

自媒體不是自由媒體,網路編輯更不是在法網之外的編輯,底線不斷下降的標題黨,不僅會觸碰道德的底線,更有可能觸及法制的紅線,從標題黨變為造謠黨。而且靠著低俗標題內容博取關注,何嘗不是平台的無能。

無論任何一個內容平台,想要發展壯大,必然儘快拋棄「低俗八卦」、「標題黨」等操作模式,由標題導向轉變為內容導向,用優質的內容服務於讀者需求,才不至於如曇花一現被監管部門管制、被用戶唾棄、被市場拋棄,畢竟內涵段子和二更食堂的前車之鑒還擺在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學了畫畫之後才有的強迫症,你中了幾條?
安得猛士,以守四方——冷笑話之秦漢劉邦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