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選擇遊戲,還是選擇爸爸?

選擇遊戲,還是選擇爸爸?

GIF

長睫毛、大眼睛、蓮藕一樣的胳膊、翹屁股……

我喜歡我家的小孩,我喜歡玩他。嗯,摟在懷裡肉嘟嘟的、活蹦亂跳、哇哇亂叫,想想就很帶勁。

但是他不喜歡跟我玩,他喜歡玩遊戲。

因此,很多時候,他必須在我和遊戲之間做出選擇。我彷彿聽見羅密歐在獨白:這是一個問題,是跟爸爸玩,還是玩遊戲。

怎麼玩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困擾很多孩子和父母的一個問題。

我跟不少父母交流過,為了將孩子從遊戲這個惡魔的手裡拽回來,我們不僅用了三十六計,還用上了最簡單粗暴的第三十七計:摔IPAD(摔完好心痛)。

GIF

文明人無計可施的時候,就會變成野蠻人。孩子玩不到遊戲的時候,就會特別恨父母。

因此,很多情況下,不是我們玩了遊戲,我們是給遊戲表演的小丑。在對待遊戲這個問題上,在現在這種遊戲環境中,我堅決反對孩子玩遊戲。

可能有人說,太極端了吧。

上面是從騰訊網上的截圖,這是關於遊戲心理學理論中的一篇。目前有很多心理學家在為怎樣讓人沉迷遊戲而進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並為遊戲開發商服務。他們先在小白鼠身上做實驗,然後把人當成小白鼠。為了了解小白鼠的生物特性,他們設計了種種「套路」,進而讓小白鼠按照預定的想法去行動,實驗的方法和最終得出的應用理論都很高級。

不得不說,這些心理學家很成功,就連有行為能力的很多成人都沉迷於遊戲中不能自拔,更何況還處在構建人生的少年兒童呢。

那麼,你還認為憑我一個非心理學人士,能夠跟一大幫由心理學人士設計的遊戲對抗嗎?這就是我堅決反對孩子玩遊戲的原因之一。

我反對遊戲的原因之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扣費。遊戲扣費的操作極其簡單,對於孩子來說,充值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我自認為我是個開明的家長,我曾嘗試過,讓孩子偶爾玩一下遊戲,就當做接觸新事物、嘗嘗鮮。結果那不是接觸新事物,是接觸罌粟;不是嘗鮮,是抽大煙。

之前,有不少提案要規範遊戲,或者改變遊戲的形式。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收效甚微。想要騰訊這樣以遊戲的營收為主的公司收手,無異於與虎謀皮,這是人性所決定的。

據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735.28億元,其中網路遊戲收入增長26%至人民幣287.78億元,佔比39%。

正好,《資本論》中有一段話:

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所以,跟幾百億的收入相比,其他的很多都不重要了。因此,不要妄圖幻想遊戲開發者會放棄讓人沉迷的努力。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曾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我將手機中的遊戲刪除的乾乾淨淨。於是我跟我家小孩成為好朋友,愉快的玩耍了一陣。

後來,老師布置的作業需要在手機上完成,於是將我的舊手機丟給了孩子,並且單獨為他註冊了一個微信號,以便於他完成作業。

當我感覺到他通過手機做作業的時間過長,又開始不跟我玩耍時,我就意識到肯定有問題。

可是我從他的手機上找不到遊戲的影子。後來,我終於發現了他的詭秘心思,他在玩小程序遊戲。被抓現行他還言之鑿鑿,爸爸,你玩不過我。為了打擊他的自信心,我就玩了一把,還真玩不過他。那我就更不能讓他玩了,哼!

GIF

遊戲進化了,就這麼悄無聲息的。

不需要下載的小程序,對於偷偷玩遊戲的孩子來說,無異於傳說級的法寶。

孩子、爸爸、遊戲……三方演義,糾纏不休。

看孩子痴迷遊戲的勁頭,有時候我想,要是讓他在遊戲和我之間選擇一個當爹,他可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遊戲。爹做到這個份兒上,是天下做爹的悲哀。

天下爹難管的事情,還是希望在立法上做出一些限制。爹和孩子之間的玩耍,遠比孩子跟遊戲之間的玩耍更健康,更符合人性特徵。

六一兒童節要到了,關愛孩子健康,跟孩子成為好朋友,從抵制遊戲開始。

願天下沒有難做的爹,願中國沒有讓孩子沉迷的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管理的管 的精彩文章:

TAG:管理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