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長相被嫌棄的開國皇帝,統治範圍不過十三州,卻有大批屬國稱臣

因長相被嫌棄的開國皇帝,統治範圍不過十三州,卻有大批屬國稱臣

在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錢王祠,這裡供奉著吳越三世五代君主,以紀念他們對江浙地區的安定和發展做出的貢獻,其中尤以吳越初代君主錢鏐(liú)為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吳越錢王。

西湖旁的錢王祠

錢鏐是杭州臨安人,因出生時相貌醜陋、聲音粗野差點兒被其父溺死在自家後院水井中。好在其祖母心善不忍,強行將他留在身邊撫養,錢鏐才幸免於難,因此錢鏐又有了「婆留」的乳名,意思是阿婆留其性命,「鏐」則是他長大後「留」字諧音。至於錢家的這口井,被後世保留至今,名為「婆留井」。

錢鏐自幼喜好習武,尤擅射箭,熟讀《春秋》和《武經》。因家境貧困不支,錢鏐不得已之下,只好鋌而走險販賣私鹽,以養活家人。在此期間,他廣察民情、熟悉周邊地勢,也獲得了一批人數可觀的追隨者,這為他後來行軍作戰提供了便利。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21歲的錢鏐應徵入伍,成為董昌的偏將。

後梁太祖朱溫劇照

錢鏐跟隨董昌,接連征討黃巢起義軍和劉漢宏,贏得不少讚譽,其後更因功勛卓著出任杭州刺史。然而隨著勢力日益壯大,董昌的野心隨之膨脹,妄圖稱帝自立,錢鏐數次勸告無果後,毅然與董昌決裂。乾寧三年(公元896),錢鏐奉詔平叛,活捉董昌,後者在押解回京途中投江自盡。經此一役,錢鏐升任節度使,一時風光無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錢鏐請封吳越王,在朱溫的斡旋下,朝廷才勉強冊封其為吳王,後又改封越王。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6月16日,因錢鏐主動歸順,後梁太祖朱溫冊封其為吳越王。

吳越國全盛時期疆域

由於吳越國地域狹小,全盛時也僅轄十三州,因此根本無法與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相爭。在地小民弱且強敵鄰立的惡劣環境下,為了轄地內百姓能安居樂業,錢鏐一直積極依附中原王朝,憑此保證吳越政權的穩定和平。一開始,錢鏐忠於唐朝,戰功赫赫的他獲封吳王,統治杭州一帶。朱溫篡唐稱帝後,錢鏐又從後梁手中獲得吳越王、諸道兵馬都元帥等頭銜。後梁被南唐攻滅時,錢鏐再一次上表稱臣,因此繼續稱吳越王,還獲賜「天下兵馬都元帥」頭銜及玉冊金印。

或許有的人對錢鏐這般反覆的行為感到不恥,然而真是因為錢鏐的識時務,才讓他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裡屹立不倒,也讓吳越百姓在亂世中能有一處安居之地。在保證政權穩定的同時,錢鏐也很注重內部建設——他一面向中原朝廷稱臣納貢,一面則自為小朝廷,不僅按照中央朝廷的規格設置百官,而且還擁有天寶、寶大等年號,並與新羅、百濟、勃海等國往來,接受他們稱臣進貢,對其國王進行冊封。

錢鏐朝服像

值得一提的是,錢鏐還為江浙一帶尤其是杭州的發展安定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勤於政事,還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疾苦;他堅持「善事中國(此處指中原政權)、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雖然錢鏐在早年打了不少仗,但多為防禦性質。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相比,吳越地區受到戰亂的影響極小。不過也應注意,為了保證政權穩定,錢鏐不得不進貢大量財物給中原朝廷,這使得吳越國內賦稅嚴重,這是其弊病之一。

祠堂院內的錢鏐雕像

此外,錢鏐大力鼓勵農民擴大耕地。為興修水利,錢鏐特地設立了都水營使進行管理,還對西湖和錢塘江進行治理。因此吳越國內幾乎沒有旱澇災害,百姓生活富足安樂。錢鏐為此深受百姓愛戴,被人尊稱為「海龍王」。為紀念這位仁愛的君王,人們特意在西湖畔修建祠堂祭祀,香火綿延至今。

參考文獻:

《五代史》《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在一座小城海灘,三國激戰投下7600噸炸彈,結果成功改變全球局勢
這是古代最任性政權,野豬跑到哪兒首都就在哪兒,如今成別國祖宗

TAG:趣觀歷史 |